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评价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腔隙性脑梗死在基底节区的MRI影像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导致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根据梗死位置,将基底节区梗死MRI表现分为前部和后部。评价累及基底节区前部和后部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腔隙性脑梗死的MRI影像分布特点。结果:将78例结核性脑膜炎和20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44例仅累及基底节区的前部;在缺血性卒中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148例仅累及后部。结核性脑膜炎腔隙性脑梗死累及豆状核和内囊膝部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在结核性脑膜炎腔隙性脑梗死累及基底节区后部的34例患者中,有26例有卒中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分布取决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基底节区前部的受累,尤其是尾状核和内囊膝部以及病变的多发性常提示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性;而后部受累,多提示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2.
肺癌-食管癌重复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1岁。于1996年5月8日因反复咳嗽,咯痰1周入院。体检:左下肺呼吸音减弱,X线胸片:左肺下叶背段厚壁空洞。CT:左肺下叶背段肺癌。纤支镜: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行抗痨治疗3周后,行左肺下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左...  相似文献   
103.
背景:运动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已被众人确认,但运动具有双重性,运动不当则会给患者带来危险,导致心脏骤停、猝死。因此,充分预估冠心病运动训练中危险因素、严格掌握运动禁忌及强调运动处方的个性化,才会将运动所带来的益处发挥至最大,将其危险因素降至最低。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训练中危险因素及对其运动安全性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自身对照观察。单位:一所市级医院心内科。对象:2002-01/2003-01在铁岭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48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有关缺血性心脏病诊断和命名标…  相似文献   
104.
观察运动疗法对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恢复的影响。将入选的13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按照个体运动处方在病情相对稳定后,每天坚持步行为主的运动疗法,持续3个月。对照组常规疗法,不定期门诊随诊。3个月后的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左心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提示运动疗法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恢复的改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机制。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Mo),用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DC),FACS分析MBL与imDC的结合,并进一步分析MBL对LPS结合imDC的影响;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MBL与可溶性的TLR4胞外段蛋白(sTLR4)结合;Western blot分析NF-κB的细胞核移位。结果表明,在钙离子存在下,MBL能够直接与imDC结合,sTLR4和LPS可竞争性抑制MBL与imDC的结合。Western blot与ELISA分析结果显示,MBL能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结合sTLR4蛋白。FACS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MBL通过结合imDC竞争性抑制LPS与imDC的结合。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亦显示,MBL对LPS诱导的NF-κB细胞核移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MBL可通过结合表达在imDC的TLR4分子竞争性抑制LPS结合imDC,从而抑制LPS诱导imDC成熟,提示MBL能够通过配体结合调控DC分化成熟。本研究为阐明MBL抑制LPS诱导DC成熟的机制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107.
李海斌 《人民军医》2007,50(7):438-438
2002年3月~2004年10月,我们应用自制碘奥糊剂,对75例(97颗)乳牙根尖周炎进行根管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海斌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43-2843
分析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特征,寻找康复干预的可行性。自愿原则下对4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potom checklist-90,SCL-90)评估,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SCL-90评估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2.062~2.272,P均&;lt;O.05)。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9.
递增剂量脂多糖致伤对大鼠SIRS-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梯级剂量脂多糖(LPS)致伤对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肺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经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梯级剂量LPS(2、4、6、8mg/kg)致伤,观察呼吸频率、死亡率,检测PaO2、观察外周血WBC计数及分类大白细胞构成比、观察肺W/D值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LPS致伤,可以导致大鼠呼吸困难,PaO2降低,外周血WBC计数异常(LPS)小剂量使其升高,大剂量使其降低),外周血大白细胞构成升高,肺组织W/D值升高,肺病理改变加重;②LPS≥6mg/kg致伤,上述变化非常显著。结论 ①LPS致伤,可以诱发大鼠发生SIRS-肺损伤;②LPS 6mg/kg是导致大鼠SIRS-肺损伤失控,发生ARDS的临界剂量。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