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力学载荷是维持椎间盘细胞及基质的生物代谢的重要因素.椎间盘是人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组织,椎间盘与周围组织的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的交换主要通过弥散与对流,组织间隙压力平衡的变化与渗透压的改变,为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酶类的运转提供泵效应[1].椎间盘内压力变化与机体昼夜的活动有关,直立位与负重状态下对椎间盘产生较高压力载荷,而卧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小[2].椎间盘在高压力载荷状态下产生形变,内部静水压升高,水分被缓慢挤出.  相似文献   
62.
患者男,38岁.于2002年9月出现食欲减退,全身无力,1周后高热(体温39.4~40℃)寒战,按疟疾、伤寒、结核治疗1月余,效果不佳.体检:T39.1℃,R24次/min,P 90次/min,BP 13.2/9.3 kPa(100/70 mmHg)消瘦,眼睑无下垂,巩膜无黄染,项无强直,无颈静脉怒张.心肺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63.
影响马尾综合征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量:马尾神经综合征(CES)手术减压后可最大限度的减少神经症状的残留,但仍有很多因素影响其疗效。目的:探讨影响马尾综合征疗效的重要因素,提高该病的治愈率。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研究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二科完成,对象为1990/2000收治的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方法:对24例马尾综合征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因、发病部位、病情轻重、起病急缓、手术时机等5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6例残留症状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分析。结果:效果良好无残留症状者18例,留有不同程度的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拇背伸力减弱6例。残留症状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选回归模型的因素仅有原发病史和CES史2项。结论:减压手术时间和发病急缓是影响该病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
王杰  徐嘉伟  李浩鹏 《中国骨伤》2019,32(10):892-897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对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时发现、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早期发热的患者120例;按照患者伤口渗出液细菌学培养的结果将其分为感染组(53例)和未感染组(67例),感染组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48~63(52.28±6.36)岁;未感染组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46~62(51.63±5.82)岁。并根据感染组患者术后感染类型将其分为深部手术部位感染组(30例)和浅表手术部位感染组(23例),深部手术部位感染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0~63(53.16±5.62)岁;浅表手术部位感染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48~61(52.15±5.68)岁。比较组间患者及组内患者手术前后WBC计数、CRP、PCT及ESR血清感染指标。收集纳入的120例患者血清感染学指标数据并根据血清感染指标诊断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以1-特异性为横坐标,灵敏度为纵坐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WBC计数、CRP、PCT以及ESR感染指标进行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评估。结果:术前: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的WBC计数、CRP、PCT、ESR血清感染指标水平相近(P>0.05);术后:感染组患者的WBC计数、CRP、PCT、ESR感染指标较未感染组高(P<0.05)。在术后感染的患者中,WBC计数、CRP、PCT以及ESR血清感染指标水平在不同术后感染类型的患者中存在差异(P<0.05)。未感染组患者的WBC计数、CRP、PCT以及ESR血清感染指标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WBC计数感染指标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AUC)为0.637(P<0.05);CRP感染指标的AUC为0.792(P<0.05);PCT感染指标的AUC为0.774(P<0.05);ESR感染指标的AUC为0.783(P<0.05)。结论:WBC计数、CRP、PCT、ESR血清感染指标可用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除此之外,上述4种感染指标变化的综合分析可用于不同术后感染类型的鉴别。WBC计数指标对于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较低,CRP、PCT以及ESR指标对于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较好。总体上来说,CRP、PCT以及ESR血清感染指标对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尽早发现术后早期感染以利于随后的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65.
众所周知,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它是消化管中膨大的部分,具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对食物、尤其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功能。 胃通过机械运动和分泌胃液来消化食物。它分泌的胃液包括胃酸、胃蛋白酶,使得胃液的PH值维持在0.9~1.5,酸度很高。所以有时吃东西不对劲了,就会吐酸水,这就说明胃液是酸的。酸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肉和骨头经不住它的腐蚀,这样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因为胃壁是平滑肌,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胃酸既然能使蛋白质变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PVP治疗的78例单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单侧组33例,男6例,女27例,年龄56~100岁,平均(74.2±9.6)岁;双侧组45例,男6例,女39例,年龄57~94岁,平均(75.0±8.3)岁。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压缩程度、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术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及后凸Cobb角恢复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组内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56.9±29.7) min较双侧入路组(71.1±25.7) min短,骨水泥平均注入量(2.6±1.0) mL较双侧入路组(4.1±1.1) 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入路组骨水泥渗漏率18.2%(6/33)略高于双侧入路组15.6%(7/4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压缩程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及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短、穿刺损伤小。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14例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片、CT及MRI诊断特点进行了分析,用磨钻行椎板打磨后路整块切除术,术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4例患者术后2周疗效评价,优5例,良6例,差3例,有效率78.6%。结论:磨钻打磨、后路椎板整块切除术是治疗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由于上颈椎解剖结构特殊,位于枕颈连接部位,正好处于脑干与颈髓的交界处,又是椎动脉进入颅内的部位,手术中如稍有不慎可引起椎动脉,脊髓和小脑损伤,导致高位截瘫或危及生命,而且上颈椎先天性畸形、创伤、肿瘤和感染等易引起上颈椎不稳,出现上颈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症状和体征,往往需要行手术治疗,以解除压迫,稳定颈椎,因此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风险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介绍上颈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后脊髓损伤大鼠Semaphorin 3A表达的变化,探索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受到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雌性健康SD大鼠,8周龄,体质量(210.00±9.88)g,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只)和模型组(B组,20只).A组仅切开T10全椎板及T9、T11部分椎板,对脊髓未作其他处理;B组切开T10全椎板...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老年脊柱结核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46例老年脊柱结核并发脓肿、死骨形成及脊柱后凸畸形,平均Cobb角48.6°的患者,术前做内科处理和应用四联(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化疗4周,采用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化疗持续9个月,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和血沉、肝功检查。结果:随访10~34月,平均23.2月。45例伤口期愈合,植骨融合满意,后凸畸形矫正,平均Cobb角13.3°,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术后4周窦道形成复发,再次病灶清除治愈,1例术后两月发生脑梗,余均未发生严重并症。结论:经积极合理的术前准备,老年脊柱结核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