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50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超声心动图在介入心脏病学中应用进展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心脏病学是以心导管术为基础,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进行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为过去20年临床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突出特点是大量新概念与新技术、新器械不断涌现,并迅速、广泛和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使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等主要病种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介入治疗是否能成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与超声心动图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术前对临床病例的选择、术中对介入手术监护到术后的疗效评价和病情随访,超声心动图都发挥着其他影像学方法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在介入心脏病学中应用进展和前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2.
心腔内粘液瘤(Cardiac Myxomas 简称 CM)是心脏原发性良性肿瘤。以往由于缺少简易的诊断手段,临床诊断极为困难,大部分于手术或尸检发现,因而常常漏诊、误诊。 CM 又因粘冻状肿块碎片的脱落造成体、肺循环栓塞;或肿瘤堵室  相似文献   
53.
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ography,简称TEE)是近年来超声诊断领域的一项新进展,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功图(Multiplan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简称MTEE),又称全平面TEE(Omniplane TEE)是九十年代在单平面及双平面TE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惠普公司首先推出的最新的一项超声诊断技术,它克服了单平面和双平面TEE仅能观察水平切面和纵切面的局限性,探头品片可在0°—180°范旧内旋转。从而可在360°的范围内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利用经胸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研究左前降支(LAD)心肌桥患者的壁冠状动脉血流频谱特征以及硝酸甘油对血流频谱的影响;探讨应用经胸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诊断心肌桥的可行性.方法 取3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心肌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心肌桥位于LAD中段,1例位于远段, 静息及舌下喷服硝酸甘油后观察壁冠状动脉及其近、远端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特点,比较壁冠状动脉与其近、远端血流参数及诱发前后壁冠状动脉血流参数.结果 硝酸甘油诱发前后LAD中段彩色多普勒总显示率87.1%.静息状态12例患者壁冠状动脉段出现特征性的"拇指征"频谱,列为静息阳性组,诱发后出现"拇指征"频谱的10例患者列为诱发阳性组.诱发前彩色多普勒检出1例壁冠状动脉起始处舒张期花色血流,诱发后增加显示6例,其中1例出现收缩期反向蓝色血流,多普勒检查示诱发前后拇指征频谱与其近、远端比较舒张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平均流速、加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发前后"拇指征"频谱比较舒张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平均流速、加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壁冠状动脉受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发后2例测及收缩期反向波频谱.结论 经胸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是诊断心肌桥的一种新方法,应用硝酸甘油可提高心肌桥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5.
本文研究了12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其中内脏正位袢型(SLL型)11例,内脏异位右袢型(IDD型)1例,均合并有单一或多种畸形。超声表现:SLL型患者常规切面探查左房位于心脏左侧,右房位于右侧,左侧房室瓣为三尖瓣,右侧为二尖瓣,解剖性左室位于心脏右侧,解剖性右室位于心脏左侧。肺动脉开口于解剖左室,主动脉与解剖右室相连。胸骨左缘短轴切面显示为二个环状的大动脉,左前方内径较宽者为主动脉,右后方内径较窄者为肺动脉。剑下矢状切面显示肝脏和下腔静脉位于右上腹部。IDD型  相似文献   
56.
1628年William Harvey首次描述心脏扭转运动[1].心脏扭转主要指左室扭转(left ventriculartwisting):从心尖水平观察,左室心尖部收缩期呈逆时针旋转,基底部呈顺时针旋转,这2种反向交互力即产生扭转运动或称为扭转变形.  相似文献   
57.
目的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心肌显色分级(MBG分级)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情况,并对两种评价方法做出比较。方法24例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的冠心病患者,于PCI前后分别采用MBG分级以及冠状动脉内MCE观察梗死相关血管供应节段心肌显影效果、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评估及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出院前采用二维超声和组织多普勒随访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①MBG提示66.7%的患者在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改善;②冠脉内MCE显示注入造影剂即刻能够获得清晰心肌显影,患者均获得较满意左心室及心肌显影效果,MCE显示约70%节段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好转,局部心肌灌注量提高;③“罪犯”血管对应心脏节段PCI术后收缩期峰值速度较术前提高,术后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较术前增加;④相关性分析提示PCI术后MCE灌注量与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并能预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改善。结论PCI即刻多数心肌灌注得到改善,MBG分级及选择性MCE均能显示心肌灌注状态,而选择性MCE能量化局部心肌灌注状态,并能预测PCI术后近期随访心脏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因此选择性MCE优于MBG。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评价桡尺动脉的价值。方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50例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行双侧桡、尺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双侧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及腋动脉。结果:150例受检者上肢动脉变异及不同程度的走行迂曲12例,管径纤细2例。走行异常及迂曲的12例中有11例成功进行了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1例行经左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另外管径纤细2例进行了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桡尺动脉,可以为临床选择穿刺途径提供依据,提高穿刺、插管及导丝行进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9.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扭转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伟  李治安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7):1892-1896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脏扭转运动的改变进行初步分析,进一步探讨VVI技术在评价心脏扭转运动方面的价值.方法 采用VVI技术对33名正常人和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研究.选取胸骨旁左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心、两腔心切面的图像,测量收缩期左室基底部、中部及心尖部最大旋转角度、峰值旋转速度、圆周应变(CS),达峰值旋转速度时间(TPRV);舒张末期及等容舒张末期峰值解旋转速度,对比两组心脏旋转和扭转运动.结果 (1)正常组左室扭转运动:自心尖部向心底部观察,等容收缩期心底部逆时针旋转,心尖部顺时针旋转;收缩期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心尖部逆时针旋转;乳头肌水平旋转形式不固定.左室整体扭转方向为逆时针.(2)部分DCM患者心脏扭转运动形式改变:30例研究对象中4例患者左室扭转形式不同于正常人,其中2例表现为心尖和心底均呈逆时针旋转,1例表现为心尖和心底均呈顺时针旋转,1例表现为心底部呈逆时针旋转而心尖部呈顺时针旋转.(3)旋转形式未发生变化的26例DCM患者的有关旋转和扭转运动参数均明显减低,以心尖部减低更为明显.DCM组与正常组相比:左室扭转角度7.34°±3.65°比17.01°±4.81°、扭矩(0.09±0.04)°/mm比(0.23±0.06)°/nun、扭转速度(60.23±23.67)°/s比(148.24 4-56.23)°/s、解扭转率(0.37±0.19)%/m比(0.59 4-0.33)%/m;心底部旋转角度-3.60°±2.38°比-6.56°±3.18°(P=0.014)、心尖部旋转角度5.80°±3.55.比12.13.±2.05°(P=0.000)、心底部CS-8.09%±2.73%比-19.49%±5.51%(P=0.013)、心尖部CS-8.94%4-5.90%比-27.49%4±9.53%(P=0.000).(4)左室扭转角度与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489,P<0.05),DCM组心尖部TPRV较正常组明显延长,存在旋转运动不同步性(400.26 ±70.15)ms比(328.13±66.95)ms,P=0.008.结论 (1)DCM心脏扭转功能呈弥漫性损伤,扭转功能受损对心脏整体功能的减低具有明显影响.(2)部分DCM心脏扭转运动形式表现与正常人不同.(3)VVI可客观反映DCM患者的心脏扭转功能.  相似文献   
60.
王某,男,20岁,1982年10月发现双下肢远端陆续起散在大小不等的皮色结节。部分较大的结节经过约半年出现顶端软化,继之破溃结痂愈合,形成黑色萎缩性疤痕。部分未破溃的结节,约经8~12个月也渐变为上述疤痕。还有部分结节融合形成高低不平的斑块。1982年春面部、上肢也出现同样皮损。皮损无明显感觉障碍,周围浅神经中度肿大有轻度压痛。除躯干及掌跖外,全身均可见散在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结节,高出皮面,境界清楚,少数有轻压痛,多为皮色,部分为暗红色或紫红色,少数有蜡样光泽。结节之间散在萎缩性疤痕及豆大的褐色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