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为了探讨计算机辅助的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测量的方法及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精确安置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构建髋关节假体三维模型,分别计算解剖学定义的杯外展角于30°~70°,前倾角于0°~40°,均10°为间隔,共25种组合下各自的影像学定义,并对髋臼假体位相的定义进行分析。结果:三种不同定义的髋臼假体位相参数值有明显差异,所构建模型可准确地将一种定义转化为另一种定义。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的方法是准确客观的,从而使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杯的安置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2.
感染性骨缺损是临床上比较难处理且较常见的病例.传统的方法采用分期手术,先控制感染、消灭创面,再待感染控制后治疗骨折,方法较复杂且疗效不满意.笔者自2002年~2007年间,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并行Ⅰ期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后方关节囊修补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加强修补后方软组织预防行后外侧切口首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临床疗效和机理。[方法]回顾分析212例首次THA术中缝合后方关节囊与外旋短肌至臀中肌腱性部分的病例术中假体旋转活动度及术后早期脱位率,并与前期行关节囊完全切除的486例作对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a(平均3.7a),修补关节囊组仅2髋(0.9%)发生术后早期脱位;对照组发生脱位27髋(5.6%)。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8.51,P〈0.005)。术中观察显示修补关节囊能够限制髋关节过度内旋20%~50%,阻止股骨头假体在髋臼内衬内的初始滑动。[结论]在假体安放正确基础上,加强修补后方关节囊能够有效预防行后外侧切口首次THA术后早期脱位,机理为关节囊修补后能限制髋关节过度内旋、阻止股骨头假体在髋臼内衬内的初始滑动,并提供了形成致密的假关节囊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34.
髋关节囊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囊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选择成人尸体髋关节行CT成像得到髋关节每层横截面图像,提取边界坐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Un igraph ics NX 2.0和Solid-W orks 2006 SP 0.0构建出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及人工髋关节假体,并模拟全髋置换术进行装配,将坐股韧带按其术中重建位置进行构建。骨骼与金属模型采用三维十节点四面体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关节囊六面体连接单元划分,模拟坐位腿交叉动作载荷获取假体撞击过程的角活动度和相应的von M ises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所构建的多体连接、大界面划移、大变形的坐股韧带重建有限元模型,客观反映坐股韧带真实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行为,增加坐股韧带重建的模型其关节面的最大主应力值大于仅有金属的模型。结论构建的坐股韧带重建三维有限元模型,为髋关节稳定力学机制及韧带损伤、重建的力学基础研究提供精确模型。关节囊韧带重建具有稳定髋关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满足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条件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杯角度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优化组合。方法:建立人工全髋关节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模型,将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内旋≥30。、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日常生活活动范围一般标准,而将屈曲≥120、屈曲90。内旋〉145。、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严格标准,头颈直径比为2—2.92,假体颈前倾角为0一30,髋臼杯前倾角为0一70,外展角为10。~60。,颈干角设定为135。,计算满足上述两组活动范围,髋臼杯外展角每变化5。,相应的髋臼杯前倾角安装角度,在以臼杯外展角为横坐标,臼杯前倾角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上描点、连线画图进行描述,采用SAS6.12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髋臼杯角度安全范围随着头颈直径比增大而增大,头颈比大于2.37时,臼杯角安全范围增大明显,严格标准活动度下的安全范围比一般标准条件下的小。颈干角135。,髋关节一般标准和严格标准活动度下,髋臼杯前倾角(y)与股骨假体前倾角(X)的关系分别为:Y1:一0.816X1+39.76(R。=0.993),Y2=-0.873X2+47.04(R^2=0.999)。结论:头颈直径比较大的假体髋臼杯角安全范围明显增大,建议选择头颈比直径大于2.37的假体。髋关节活动范围要求越高,髋臼杯角度安全范围就越小,但可以通过选择较大头颈直径比的假体来纠正。杯颈前倾角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6.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及早期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对60例72足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14足,同种异体骨植骨7足,人工骨植骨8足。结果随访8~34个月,平均16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38足,良24足,可7足,差3足,优良率为86·1%。出现早期并发症8足,其中切口边缘坏死3足,感染1足,腓肠神经损伤1足,异体骨植骨切口渗液3足,发生率11·1%。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能得到较好的疗效,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注意手术操作,使用自体骨、人工骨植骨,可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髋关节囊韧带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髋关节脱位仍是仅次于假体松动的主要并发症.手术中软组织破坏过多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这正日益被外科医生所认识.对于THA术中关节囊韧带是否需要保留、修补和重建或是切除至今仍存在争议.笔者就近年来髋关节囊韧带解剖学、生物力学特性及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属高能量损伤,多伴有骨盆前环骨折,常导致骨盆垂直、旋转不稳定,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柄-骨固定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生物力学意义.方法 选用股骨标本和股骨柄假体,分别行薄层CT扫描,保存断层扫描图像.将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人Mimics软件,进行灰度阈值调整、区域分割后,重建两者的三维模型,并模拟髋关节置换术进行装配.股骨体内腔与股骨柄之间定义为面-面接触关系,在Free form软件中对各模型铺面处理后以IGES格式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采用十结点solid 185单元进行网格划分,选择人体45%步态相模拟人体攀爬楼梯工况,分析相应的yon Mises应力分布情况以及界面接触压力、磨擦应力和相对滑动位移.结果 所构建的面-面接触连接、界面划移的非骨水泥型髋假体-骨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客观反映假体-骨界面的真实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行为,还原性良好,可以满足有限元分析的需要.结论 构建的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骨固定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为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骨固定界面骨改建、骨整合的力学基础研究提供精确模型.  相似文献   
40.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的手术经验及探讨近期疗效。方法连续无选择病例采用MIS-THA50例(微创组),同期采用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50例(传统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输血情况,切口长度、并发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假体位置及术后功能康复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5 cm、10.5 d,明显短于传统组的15.2cm、11.8 d(P<0.05);微创组术后早期疼痛明显轻于传统组,手术显性失血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假体位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有2例发生切口近端皮肤擦伤,1例皮下血肿;传统组有1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脱位。微创组在术后6周和3个月需要助行器者所占比率明显减少(P<0.05);改良的Harris评分在微创组于术后6周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第3个月以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手术安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加快术后康复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