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再生修复Robo1及SrGAP1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30只。模型组、电针组采取横断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后电针组取环跳、足三里行电针治疗,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治疗后大鼠的大体状态、腓肠肌湿质量(WWG)恢复率、坐骨神经形态学变化及大鼠第4~6腰椎(L_4~L_6)脊髓中Robo1、SrGA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组大体状态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足趾仍蜷曲,行走时仍为跛行状态;电针组大鼠足趾明显张开,大体可正常行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WWG恢复率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WWG恢复率升高(P0.05)。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变化,光镜下模型组坐骨神经损伤处明显肿胀增粗,与周围血管、肌肉组织发生粘连,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电针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处无明显肿胀或缩窄现象,排列较完整,与空白组最为接近。大鼠L_4~L_6脊髓中Robo1、SrGAP1蛋白表达模型组、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增高(P0.05),大鼠L_4~L_6脊髓中Robo1、SrGAP1蛋白表达电针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可调整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相应脊髓(L_4~L_6)段中Robo1、SrGAP1蛋白表达水平,激活Slit2-Robo1-SrGAP1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电针治疗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再生修复和功能康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3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开放组(30例)与腹腔镜组(33例)。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腹腔镜组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的CRP、IL-6水平均升高,BUN、Cr水平均降低,且腹腔镜组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两组的CEA、CA50水平均降低,且腹腔镜组低于开放组(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能减轻对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肿瘤因子水平,利于患者肾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4.
颅脑损伤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减少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我们对89例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 我院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脑外伤住院患者89例,男性57例,女性32例。年龄25~73岁。对疑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血、痰、粪便、尿、咽拭子培养,疑有颅内感染者取脑脊液培养。每份标本连送三次以上。  相似文献   
85.
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126例,结果治愈98例,有效17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96.8%。表明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是治疗肩周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并中药熏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42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选择性、有限性关节镜清理术,术后中药熏洗等.结果:40例平均随访10个月,按膝关节综合评分表进行评分,优15例,良1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加中药熏洗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7.
角度牵引下不同时间与重量对颈椎病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角度牵引下应用不同的牵引时间及牵引重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选择9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随机分小重量组,中重量组,大重量组,治疗后进行三组的疗效及疼痛积分比较.结果 大重量组与中、小重量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疼痛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量组与小重量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疼痛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重量组优于中、小重量组.结论 角度牵引下大重量,短时间牵引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较传统的牵引时间及重量更有利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在瓣膜置换术中应用尼可地尔对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瓣膜置换术的RHD合并PH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前口服尼可地尔,对照组患者不给药。对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体循环血液动力学指标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循环阻力(PVR)等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硝普纳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3.673,P<0.05),而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多巴胺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围手术期尿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前(T_0)为参照,在尼可地尔给药20 min(T_1)、给药40 min(T_2)、转流前(T_3),观察组患者MPAP和PVR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未见显著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液动力学指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HD合并PH患者瓣膜置换术中应用尼可地尔,可达到稳定患者转流期间的血液循环、降低其肺动脉压力和肺循环阻力的目的,有助于保障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结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椎管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资料。3例表现为双下肢麻木乏力,病变位于胸椎;1例为单侧臀部疼痛,病变位于腰椎。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3例同时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病变均全切除,术后病理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症状消失,脊柱稳定性可靠。结论椎管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少见,脊髓与神经根慢性受压而出现症状和体征,MRI具一定特征表现。充分暴露病变,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结合钉棒内固定技术,既能全切病变,也可有效确保脊柱稳定性,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