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268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影响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下辖社区对脑卒中患者的综合康复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归纳评价,指导临床实践。结果综合康复后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NIHSS及Fugl-Meyer评分等方面均好于康复前。结论综合康复有利于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症状改善,是脑卒中患者治疗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输入Excel 2003软件,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全区共报告3 652例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61例重症病例,重病率为1.67%,8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22%;散发性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份,其中5月份发病例数最高,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8.56%;重症病例4~9月份出现发病高峰;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病例主要集中于3岁以下年龄组;重症病例主要集中于2岁以下年龄组。民治、观澜和西乡三街道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57‰、4.15‰和3.40‰。结论应在夏季针对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开展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并及时处置疫情。  相似文献   
83.
作者随机抽取一些社区医生进行脑血管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了解本区脑血管病防治基本情况,并将调查的社区医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未进行强化脑血管病相关知识培训,一组进行强化脑血管病相关知识培训,在培训后6个月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83例,HBeAg阴性67例,对比分析两组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结果 HBeAg阳性组年龄、病程均显著小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组血清ALT水平及HBVDNA定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CHB患者不同炎症分级血清HBV DNA定量范围及平均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无相关性(P>0.05),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特点存在差异,血清HBV DNA定量有助判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研究其适应症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2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近期乳房外形保持较好,手术并发症少。术后随访30~120个月,1例局部复发与转移死亡,局部复发率4%,无放疗后合并症。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保留乳房是切实可行的,术后结合正规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6.
先天性双主动脉弓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双主动脉弓畸形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外科治疗8例双主动脉弓病儿中男5例,女3例;年龄1~48个月,平均(14.93±15.52)个月;体重5.5~15 kg,平均(9.56±3.51) kg.左右弓均衡型1例,右弓优势型7例.6例为单纯双主动脉弓畸形,均在胸部左后外侧切口进行矫治.另外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肺动脉吊带,均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进行矫治.结果 7例术后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1例合并肺动脉吊带病儿因气管狭窄段长,呼吸困难严重,尽管血管畸形矫治满意,但仍不能脱离呼吸机,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双主动脉弓是一种引起小儿严重呼吸系统感染的严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压力为8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56例胎龄27~37周、羊水泡沫实验(-~+)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31例(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治疗组25例,(治疗前出现呼吸窘迫症状,胸片提示有不同程度NRDS改变)。均于生后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cmH2O的BNCPAP预防和治疗NRDS。【结果】预防组31例中有27例未出现呼吸窘迫症状,预防成功率为87.1%。4例患儿4~6h后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其中2例(胸片为Ⅰ~Ⅱ级)继续治疗8h后症状逐渐改善;2例(胸片为Ⅲ~Ⅳ级)于生后8h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存活1例,死亡1例(为27周,死于大面积硬肿和感染性休克),死亡率为3.3%。治疗组25例中有24例治疗2h后血气改善,治疗6~8h后临床症状改善,BNCPAP治疗成功率为96%。1例在8h后呼吸困难加重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最终存活。【结论】生后早期(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cmH2O的BNCPAP对于预防及治疗胎龄28周或以上早产儿NRD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8.
低氧(hypoxia)损伤是临床许多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细胞低氧损伤及其适应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低氧作为细胞生长潜在的环境致死因素,影响着细胞周期、形态结构、代谢、信号通路、增殖、分化及凋亡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低氧又还是癌细胞转移及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机体细胞为适应低氧环境以减少损伤,诱导产生的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是低氧应答时基因表达和恢复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中心调控因子;此外,nonsense mediated RNA的衰变、microRNA的诱导、染色质的核型改变和翻译调节等也是细胞对低氧的适应途径.阐明细胞低氧损伤及其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检测3种山酮类化合物对人脑肿瘤细胞(T-98、U251SP和KT)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从3种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纯化的山酮类化合物对人脑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p53和Bax报告基因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与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ustocystin H对KT细胞的增殖显示极强的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IC50仅为0.69μmol.L-1;Austocystin H可诱导KT细胞内Bax报告基因表达(P<0.0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由Austocystin H处理的KT细胞中的p53和Bax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加(P<0.05)。结论 Austocystin H具有极强的抑制人脑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0.
清开灵注射液氧气雾化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氧气雾化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5例(250眼)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126眼)和对照组62例(124眼)。两组均采用常规滴眼液,观察组另加用清开灵注射液眼部氧气雾化。治疗6d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氧气雾化联合眼液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