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分析慢性髋关节疼痛患者功能障碍的特点,阐明其功能障碍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兔咪唑安定基础麻醉下手术全麻效果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动物实验中采用咪唑安定基础麻醉对盐酸氯胺酮和速眠新Ⅱ复合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6只,分成A组(48只),盐酸氯胺酮和速眠新Ⅱ复合麻醉;B组(48只),咪唑安定基础麻醉下,行盐酸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均采用肌内注射麻醉。【结果】麻醉显效时间、首次用药维持时间、第二次维持时间、总维持时间分别为:A组,(7.2±1.5)min,(38.4±4.9)min,(32.7±5.5)min,(70.5±3.8)min;B组,(3.9±1.3)min,(52.3±6.7)min,(43.2±4.1)min,(95.4±2.3)min。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咪唑安定基础麻醉盐酸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可有效增强复合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及可控性。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军医进修学院2008-2010 三个年级医学研究生科研课题设计论证报告中的统计学方法审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三个年级整体结果和各单项指标结果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审查医学研究生科研课题统计学部分,进行质量控制,督促提高研究生科研课题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估局麻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9年3月共收治15例单纯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全部为男性,年龄35—51岁,平均41岁;病史2周-3年;左踝6例,右踝9例;在局麻下行关节镜下检查清理术。结果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术前为(51.8±6.7)分,术后为(88.6±5.2)分,术前术后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60月,平均32.6个月,2例复发。结论单纯踝关节发病的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较低,误诊率较高,局麻关节镜手术治疗可早期明确诊断,而且创伤小,是治疗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腱-骨愈合是决定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已知不利于腱-骨愈合的因素有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关节液、破骨细胞、药物、吸烟、康复训练等。本文对上述因素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注药新路径(前上路径)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经典路径(前下路径)进行比较。 方法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就诊、接受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注药治疗的108例患者,共118例髋关节纳入此前瞻性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前上路径(穿刺针方向为髋关节前方沿股骨头长轴方向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和前下路径(穿刺针方向为髋关节前方沿股骨头长轴方向从远心端向近心端)2组,每组各59例髋关节。记录所有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注药病例的穿刺进针深度、穿刺时间、穿刺次数、调针次数、穿刺即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等相关资料,并对2组的穿刺进针深度、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即刻VAS评分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2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即刻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793)。而穿刺进针深度前上路径组[(54.2±7.8)mm]<前下路径组[(58.8±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穿刺时间前上路径组[(47.3±26.6)s]较前下路径组[(57.5±19.8)s]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 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术的穿刺进针深度和穿刺时间方面,新路径(前上路径)优于经典路径(前下路径)。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未来髋关节穿刺注药前上路径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更加安全有效的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优势路径。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系统性血管炎患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2例为观察组先用激素治疗,无效后再予以免疫制剂治疗;剩余32例为对照组仅予以激素治疗,结合观察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两组的ESR、CRP、IgG、γ-球蛋白、补体C3、补体C4等指标进行有效监测,比较指标检测结果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ESR、CRP、IgG、γ-球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补体C3、补体C4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蛋白定量、细胞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系统性血管炎脑血管病变患者的ESR、CRP、IgG、γ-球蛋白指标呈高水平状态,补体C3、补体C4呈低水平状态,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脑血管病变,可获取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8.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固定方式选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之一,临床上治疗多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固定方式,如界面螺钉固定、皮质悬吊固定、横穿钉固定等,均能取得较好的固定效果,并各有其优缺点。然而重建移植物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愈合各个阶段其力学性能也存在较大的变化,为术后康复增添了变数。  相似文献   
59.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关节镜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41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3岁(28~69岁);左踝18例,右踝23例;首次发作12例,反复发作29例;病程2周~3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至少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术前58.44±9.45,术后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6.15±7.36,83.41±9.22,84.10±8.22,术后评分升高。术后踝关节肿胀、疼痛显著改善。结论:关节镜检查有助于痛风性踝关节炎的诊断、改善临床症状和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对晋江市医院急诊外科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调查分析晋江市医院急诊外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5月晋江市医院急诊外科处方1758张,对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402张,抗菌药物处方比率为23%,其中108张处方存在用药不适宜。结论:本院急诊外科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规范用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