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34篇
  免费   2785篇
  国内免费   604篇
耳鼻咽喉   156篇
儿科学   604篇
妇产科学   768篇
基础医学   1116篇
口腔科学   597篇
临床医学   3646篇
内科学   3261篇
皮肤病学   193篇
神经病学   705篇
特种医学   10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852篇
综合类   5139篇
预防医学   2095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2141篇
  16篇
中国医学   994篇
肿瘤学   121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524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1433篇
  2015年   1345篇
  2014年   1787篇
  2013年   1863篇
  2012年   1233篇
  2011年   1254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715篇
  2008年   1509篇
  2007年   1647篇
  2006年   2020篇
  2005年   2193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01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徐晓霞 《重庆医学》2015,(24):3445-3447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由蛋白、水和化合物所构成的包裹在细胞外的复杂网状结构,其在发育、组织动态平衡,以及伤后恢复中起关键作用。但在损伤修复中,由于 ECM 的调控存在物种差异,即 ECM 在一些动物体内对细胞和可溶性成分动态响应可有效修复受损组织,而在另一些动物体内却引起非细胞瘢痕组织纤维化,这种现象与巨噬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基于 ECM 在损伤修复中的关键作用,探索 ECM 成分在组织再生治疗中的作用和策略,为组织修复和治疗提供了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82.
潘建红 《重庆医学》2015,(30):4292-4294
目前,高血压仍然是一个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左室肥厚(lef 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4],可显著增加心源性猝死(SCD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高血压的预后。  相似文献   
983.
胡水清 《重庆医学》2015,(16):2282-2284
肠易激综合征(IBS )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期资料显示在世界范围内,4%~30%人群患有此病[1‐2],属于心理‐生理‐社会多因素共同介导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 ),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主要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通常,以空肠液细菌培养菌落数大于1×105 CFU/mL作为诊断 SIBO 的金标准[3],这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测。近年来随着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 HBT )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等非侵入性方法在SIBO诊断中的应用,大量研究显示IBS患者中SIBO发生率较高[4‐9],且根治SIBO后IBS的症状部分缓解,提示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SIBO在IBS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4.
王红 《重庆医学》2015,(31):4437-4440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是 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它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是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胃癌、Burkitt 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的病因之一。树突状细胞(DC )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 AP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tritic cell ,imDC )具有强大的抗原摄取能力,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启动者,在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机体局部imDC的数量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鼻咽部非角化癌中,imDC主要分布于癌巢内;得出结论癌巢内imDC的数量与鼻咽部非角化癌 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 T 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985.
李瑛捷 《重庆医学》2015,(23):3280-3283
脂代谢紊乱不仅和糖代谢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发生相关,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1]。脂代谢异常表现在循环血脂水平升高、脂类在非脂肪组织如肝脏、肌肉等过量储存,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脂类在骨骼肌、心肌等非脂肪组织中异常沉积,不仅会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间接影响组织糖摄取的关键因子,从而导致机体胰岛素抵抗,还直接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2]。在糖尿病前期及已确诊糖尿病患者中,早期干预脂质代谢有助于改善早期胰岛素分泌受损[3]。因此抗脂肪异位
  沉积或许会带来治疗效益,但到目前为止,改善组织中脂肪异位沉积的药物非常少见。最近 Hagberg 等[4]证明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VEGF-B)与脂代谢密切联系,以 VEGF-B 为靶点可以缓解胰岛素抵抗和降低高血糖状态,对治疗糖尿病、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就 VEGF-B 与脂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6.
邓卫平 《重庆医学》2015,(2):271-273,283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研究发现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危险因素。肥胖使子宫内膜组织过度暴露于脂肪组织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和因子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包括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抵抗素(resistin)、白介素‐6(interleukin‐6)、内脂素(visfatin)等,其中瘦素、脂联素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最为突出。因此,本文将瘦素、脂联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87.
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谵妄是 ICU 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研究表明,镇静治疗是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  相似文献   
988.
陈浪 《重庆医学》2015,(26):3709-3711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急慢性缺氧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约占老年认知障碍病因的20%,仅次于处于首位的阿尔茨海默病[1],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所以对其机制的研究显得比较迫切。最早关于认知受损机制的观点是由 Tomlinson 等提出,认为认知障碍是由于积累性的灰质和白质受到破坏[2],这已经成为目前业内共识,但准确机制尚不清楚。最新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强调血管性疾病不仅会造成血管性痴呆,还会辅助其他致病因素导致患者痴呆[3-4],揭示了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存在着功能与致病性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需要重新评估脑血管疾病在痴呆性认知障碍中所起的作用[5-6]。近年伴随各项技术的发展,对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机制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与难点,同时也有许多创新性观点,本综述重点阐述了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机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89.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具有不同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通过化疗能使大部分AML 患者缓解,完全缓解(CR)率达50%~80%[1],但仍有约65%的患者最终在3~5年内复发,提示目前的治疗方案尚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病变细胞,而这些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即微小残留病灶(MRD),是最终复发的根源[2-3]。目前用于 MRD的检测方法有经典的细胞形态学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RQ-PCR)、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F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MFC、PCR 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手段,二者的出现打破了单纯依靠细胞形态学来定义 CR 的局限性。MFC可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白血病细胞检测 MRD,能够提供独立预后信息和及时、可靠的临床一手资料,指导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到降低复发率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0.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普米克令舒吸入佐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6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n=30)与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观察组,n=33)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无无效病例,但观察组治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肺部罗音、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普米克令舒佐治,效果确切,应用方便,可改善预后,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