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33篇
内科学   27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08篇
综合类   631篇
预防医学   30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1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儿.3 10/12岁,因“突起高热1d伴呕吐1次”入院。入院时体检:体温39.3℃,体重13kg,轻度营养不良,神志清楚,烦躁。颈抵抗(+),克氏征(-),左侧巴氏征(+)。左侧口角糜烂.鼻腔有血痂。咽部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及双下肢可见数十枚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或暗红色瘀点、瘀斑。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小婴儿在先天性肛门闭锁二期手术中,在直肠腔内应用胃镜离断直肠尿道瘘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因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瘘行二期肛门成形术8例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瘘已行一期结肠造瘘术后。均为男性患儿,平均手术年龄为3.9个月,手术年龄范围为2.8~6.3个月;平均体重为7.5 kg,体重范围为5.9~9.0 kg;造瘘口位于右上腹1例,脐上中腹部3例,左上腹2例,左下腹2例。因为本研究患儿年龄较小,肠腔细小、薄弱,故应用成人的普通电子胃镜在结肠、直肠内操作。在二期肛门成形术中,均在胃镜下尝试离断直肠尿道瘘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在胃镜离断黏膜后,再行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结果8例患儿,1例经胃镜多次尝试仍未能到达直肠末端而放弃胃镜下黏膜离断术。1例因术中呼吸循环不稳定,仅在胃镜下完成交接部黏膜离断术,而未连续完成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5 d后在腹腔镜下完成肛门成形术。其余6例均完成胃镜下瘘口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离断术,并同期行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二期术后两周行尿道造影复查未见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结论运用胃镜在直肠腔内游离直肠尿道瘘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操作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是目前比较准确和全新的辅助直肠末端离断的方法,也是胃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完成肛门成形术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3.
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脏NF-κB对ICAM-1表达的调控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脏NF-κB对ICAM-1表达的调控及其在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急性胰腺炎组(AP组)、急性胰腺PDTC处理组(APP组)以及对照组(SO组).分别在术后3 h、6 h、12 h及24 h检测肝组织NF-κB活性、ICAM-1表达,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AP及APP组NF-κB活性在术后3-6 h显著高于SO组;ICAM-1表达在术后3-24 h显著高于SO组;MPO及ALT在术后6-24 h也显著高于SO组.然而,在运用了NF-κB抑制剂的APP组,NF-κB活性、ICAM-1表达、MPO以及血浆ALT均显著低于AP组.结论: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肝脏中活化的NF-κB促进了ICAM-1的表达,并由此参与了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在化疗基础上利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IL 2 )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 1994~ 2 0 0 1年收住的老年人AML 41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2 1例在联合化疗基础上加用IL 2治疗 ,对照组 2 0例单用联合化疗 ,随访观察疗效。  结果 患者对IL 2耐受性良好 ,观察组完全缓解 (CR)率、达CR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38 1%vs 35 0 % ,( 5 3 2± 2 1 3)dvs ( 5 5 8± 2 3 1)d ,P >0 0 5 ]。但缓解期和生存期长短优于对照组 [( 9 8± 4 8)月vs ( 5 3± 2 3)月 ,P <0 0 5 ;( 9 3± 2 8)月vs ( 6 1± 2 5 )月 ,P <0 0 0 1]。  结论 对老年人AML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IL 2治疗是延长缓解期和生存期的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降尿酸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搜集同一中心共138例患者入选该研究。高尿酸血症并急性脑梗死者入选92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同时入选同期血尿酸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实验组口服别嘌醇3个月治疗高尿酸血症。对这些人群进行抽血化验,记录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及hs-CRP,同时检测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并采用超声无创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进行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治疗前后各组之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别嘌醇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血尿酸[(479.7±49.0) μmol/L vs. (381.2±76.7)μmol/L]、hs-CRP[(8.1±6.7) mg/L vs. (5.1±4.6) mg/L]、收缩压[(124.7±26.3) mmHg vs. (97.4±13.5) mmHg]明显降低( P<0.05),FMD[(7.6±3.5%) vs. (11.2±3.9%)]明显升高( P<0.05),FMD升高的程度与血尿酸降低的程度呈正相关( r=0.463, 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FMD的独立影响因子( β=-0.229, P=0.035)。 结论: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降尿酸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炎症状态,降低患者血压,进一步印证了高尿酸血症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校正QT期间(QTc间期)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3月1日至9月1日住院2年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50例,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相关资料,检测患者的心电图,记录QTc值。以QTc间期延长与否分组,对患者一般资料行χ^2检验,以多元回归分析导致QTc延长的因素。结果 550例患者中,56例(10.18%)患者存在QTc间期延长;延长组与非延长组患者的性别(χ^2=5.713,P<0.05)、年龄(χ^2=6.475,P<0.05)、用药情况(χ^2=3.873,P<0.05)有显著差异;男性(β=0.213,P<0.05)、年龄(β=0.296,P<0.05)和第1代抗精神病药物对QTc间期延长(β=0.789,P<0.05)影响较明显。结论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QTc间期延长发生率较高,其延长受性别、年龄、第1代抗精神病药物影响较明显。临床应予重视,防止猝死。  相似文献   
67.
目的:讨论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针对收治的38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分析。结果通过早期发现及诊断配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low-dose heparin on sepsis. Methods Seventy-nine sep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ow groups: beparin treatment group (n=37) and routine treatment group(n =42). The 7-day and 28-day mortality, the days in ICU and the length of stay, the changes of oxygenation index, the day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he rate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were observed. The levels of APTT, PT and platelet (PLT) count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ates of DIC, ARF and MODS in beparin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rapy: rate of BIC, 15.4% vs 38. 7% (P=0.03) ; rate of ARF, 25.0% vs51.9% (P=0.04); rate of MODS, 26.3% vs50.0% (P=0.04). In heparin group, the 28-day mortality was statistically reduced (15.4% vs 32.4%, P = 0. 0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eparin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7-day mortality (7. 7% vs 12. 9% ,P =0. 08) ,the days in ICU(Z =0. 281 ,P =0. 779,rank sum test) ,the length of stay (Z = 0. 562, P = 0. 574, rank sum test), the oxygenation index (P = 0. 82), the day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126.07±166.21)h vs (179.27±221.7)h,P=0.28] and the rate of ARDS (44.0% vs 46.2% ,P= 0. 88). The differences in APTT, PT and PLT were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Low-dose beparin can decrease the mortality rate of sepsi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t is a safe promising therapy in sepsis patients without severe side effects.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并与常规住院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患儿809例,按家长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分为二组。门诊组162例,男141例,女21例,平均年龄5.1岁,腹股沟斜疝患儿103例、鞘膜积液患儿59例。住院组647例,男575例,女72例,平均年龄3.5岁,腹股沟斜疝患儿485例、鞘膜积液患儿162例。门诊组患者于门诊完善术前检查,术前6 h禁食水,手术室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或鞘突高位结扎术。住院组于入院后1~2 d完善术前检查,术前6 h禁食水,2 d后行腹腔镜手术。二组均于术后3~7 d门诊复查。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二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门诊组单侧疝、双侧疝手术时间分别为(14±4)、(26±6)min,住院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4)、(26±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3、1.538,P=0.136、0.125)。门诊组术后2 h进水,3~4 h进少量流食无呕吐、腹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后出院;住院组术后6 h进水,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1 d出院。二组患儿术后均无粘连、出血、阴囊水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个月,门诊组无复发,住院组复发1例。门诊组、住院组治疗总费用分别为(4 717±554)元和(6 169±59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0,P=0.000)。结论门诊开展小儿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可缩短患儿等待手术时间,更加合理使用手术空间,节约费用,且通过对比发现术后早期进食水并未引起呕吐、腹胀等并发症,易于护理患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临床特征。方法2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应用RT-PCR法和序列分析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并且对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检测均阳性,8例患者特异性血清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均有发热症状,外周血细胞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均有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酸转氨酶或乳酸脱氢酶的升高,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并经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