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目的:了解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就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和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对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我院泌尿感染科门诊的6900例患者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并采用X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900例样本中,男4803例,女2097例。年龄1~84岁。HPV阳性4377例,阳性率63.43%,HPV感染型别居于前六位分别为HPV6(23.52%),HPV11(14.65%),HPV16(8.49%),HPV52(8.43%), HPV42(7.30%), HPV51(6.28%)。HPV单一感染者有2154例,占比31.22%,多重感染者为2223例,占32.22%。<20、20~30、31~40、41~50、>50岁不同年龄段的HPV感染率分别为71.78%、64.84%、60.11%、61.51%、68.30%,男性HPV感染高峰出现在20岁以下及50岁以上,女性则出现在30岁以下及5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的男女HPV感染率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本研究中女性HPV高危型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而女...  相似文献   
232.
目的 对使用国产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试剂盒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包括机采血小板献血体检者)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方法 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样品,使用国产的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进行测定.结果 呈阳性反应者、3种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的部分可疑结果者和3种试剂检测为阴性者,使用珠海丽珠试剂公司研发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确认试剂盒(中和试验法) 初步进行确认试验.确认试验方法参照丽珠公司提供的说明书进行.结果 132例样品中阳性反应或可疑阳性反应者123例被确认为阳性者106例,其中有17例可疑结果者常规确认试验结果为"阴性".经3种试剂再测,结果仍为可疑.9例0.074≤样品A值<Cut off的样品和随机抽取的9例阴性样品常规确认试验结果仍为阴性.8例单一试剂呈阳性反应者常规确认为假阳性.结论 国产HBsAg ELISA试剂测定结果为阳性、弱阳性和可疑的样品应使用适当方法进行确认,排除假阳性,以保证结果准确.目前国产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试剂盒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233.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性泪囊炎复发原因及鼻内窥镜下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窥镜行泪囊鼻腔吻合口再造术的复发性泪囊炎患者32例(34只眼),术前行鼻腔检查及泪囊碘油造影并分析复发原因,术后随访10~12个月。结果分析术后复发原因,为泪囊鼻腔吻合口闭锁,手术骨窗过小,泪囊萎缩,泪总管阻塞,合并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32例经鼻内窥镜下治疗患者,治愈23眼,好转8眼,无效3眼,总有效率为91.2%。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口再造术操作简单,快捷,治愈率高,是治疗术后复发性泪囊炎的理想办法。  相似文献   
234.
2007-2009年湖南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湖南省2007-2009年流感监测地区的流感流行状况及毒株的型别分布,并分析其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采用传代狗肾细胞(MDCK)直接进行病毒分离,或应用RT-PCR方法先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全省哨点医院共采集24049份ILI咽拭子标本,分离到毒株1898株,分离阳性率7.89%,鉴定结果为:季节性A(H1N1)亚型517株,季节性A(H3N2)亚型821株,B型268株,新甲型H1N1292株。结论 2007-2008年湖南省流感活动呈典型的双峰分布,2009年由于新甲型H1N1的流行,在2009年9-12月间形成第三个高峰。2007年1月-2008年6月以季节性A(H3N2)亚型为优势毒株,2008年7月-2009年9月转变为以季节性A(H1N1)亚型为优势毒株,至2009年9-12月间转变为以新甲型H1N1为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探讨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大脑中动脉临时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手术夹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1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评价大脑中动脉临时阻断安全时限。术后均行CT(1~3 d)和CTA(1周内)复查,以阻断血管供血区域出现低密度改变为影像缺血事件;以术后出现阻断血管供血区域神经功能降低(术后有单个或多个肢体肌力与术前相比下降≥1级)为临床缺血事件。结果 51例共56个动脉瘤均完全夹闭。5例(9.8%)术中出现监测指标的变化,其中2例手术结束前恢复至基线水平,另3例经术中干预,直至手术结束,波形未能完全恢复至基线水平,术后出现相关性缺血事件。发生缺血事件的3例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时间均在8 min以上,而未发生缺血事件的48例均在8 min以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时间≥8 min是术后发生缺血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90;95% CI:3.937~12.982;P=0.036)。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临时阻断大脑中动脉的最长安全时限可能是8 min。  相似文献   
236.
目的通过对近现代名家医案中中年和老年失眠症的数据挖掘研究,分析中年和老年失眠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中年和老年失眠症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以筛选出的258例近现代名家医案中老年失眠症为研究对象,并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纳入258例医案,其中中年人失眠症医案有189例,老年人失眠症医案有69例。2)中年失眠症高频证候依次为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痰热内扰证、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和心脾两虚证;老年人失眠症高频证候依此为心脾两虚证、痰瘀交阻证、脾胃虚弱证、心肾不交证和肝郁气滞证。3)中年失眠症医案中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依此为肝、心、肾和胃;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依次为阴虚、痰、湿热、气虚和气滞。老年失眠医案中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依次为肾、脾、心和肝;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出现在5%以上的依次为血虚、气虚、阳虚、痰和血瘀。结论通过对中年和老年失眠症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以及与症状间的分析,探究出临床上治疗中年和老年失眠辨证规律,为临床证素辨证治疗中年和老年失眠和临床诊断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7.
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的临床评价东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511700)李文超关于急性牙髓炎的应急治疗,国内一般提倡开髓引流术。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开髓引流术有如下缺点:(1)止痛不全;(2)牙髓感染容易向根尖周扩散;(3)疗程长。因此作者对牙髓应急治疗...  相似文献   
238.
精神病人伴发肺结核X线临床分型应用的探讨(附100例X线影像分析)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解月太,关国定,李文超,李曙亮目前肺结核X线诊断临床分型仍沿用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会议所制定的分型分类法 ̄[1]。该分型法对患有精神病伴发肺结核病人是否适用,尚缺...  相似文献   
239.
跟骨压缩性骨折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创伤,由于跟骨后关节面的严重压缩、碎裂和骨折块的移位,治疗相当困难,被称为不可思议的骨折,早期治疗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虽然近年来对于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压缩塌陷性骨折多主张采用开放复位,但对是否用内固定尚有不同意见。我院自1999年起,采用切开复位单纯取髂骨植骨,不用内固定治疗跟骨压缩性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0.
妇康丸微粉与药粉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妇康丸微粉与传统的妇康丸药粉在相等的剂量,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其药理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用2.0、4.0g/kg妇康丸微粉混悬液及药粉混悬液,给"气虚"、"血虚"及"便秘"动物模型灌胃给药,比较其作用强弱.结果妇康丸微粉对"气虚"、"血虚"及"便秘"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明显强于妇康丸药粉(P<0.05~0.01).结论妇康丸微粉的作用强于药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