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李敬华  王宏昌  吕小红  张荣华 《陕西中医》2011,32(11):1497-1498
目的:观察补益气血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的骨髓抑制现象。方法:将105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益血汤(黄芪、党参、当归、补骨脂、鸡血藤、淫羊藿等),同时服用利血生。对照组单纯口服利血生。观察两组患者血中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提升白细胞、血小板含量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两组无显著意义。结论:益血汤与西医疗法结合对于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有预防作用,能保证化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22.
本文首先探讨了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支撑、信息人才培养、信息法规环境、信息资源产品六个方面阐述了科研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以及建设重点。并对中医药科研信息化建设的前景以及对中医药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分析霍山黄芽茶叶的香气成分.方法:采用CTC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GC/MS)对霍山黄芽茶叶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GC-MS进行鉴定,并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在霍山黄芽茶叶香气成分共检测出了103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中的30个,占总香气成分的44.85%.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为2,6-双(1,1-二甲基乙基)-4-(1-丙酰基)苯酚(9.56%)和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5.07%).结论:主要香气成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4.
疼痛作为人类最敏感的疾病,是中医学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古代,方剂是治疗疼痛最常用的方法。选取《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六部古代医方书中主治出现疼痛的方剂1556首,运用复杂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汉唐止痛方剂的核心药物,药物配伍规律以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汉唐时期止痛类方剂核心用药主要为温经活血、通络止痛为主。  相似文献   
125.
脾胃升降理论的传承、创新、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脾胃升降理论的渊源、传承与创新、应用进行了综述。中医脾胃升降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发展于隋唐及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李东垣为“补土学派”的创始人,创“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叶天士主张“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创胃阴学说;董建华创“通降理论”。认为中医脾胃病理论发展的核心是脾胃升降理论的发展,脾胃升降理论对中医脾胃病研究思路具有指导意义。今后有待拓展脾胃升降理论临床研究范围,对其相关的中药制剂研发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6.
中医古籍主要收录在历代综合性书目及中医专科书目中,介绍了中医古籍在七分法、四分法、十二分法中的归类,以及中医专科书目《医藏目录》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医籍分类,分析了中医古籍的分类体系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从分类角度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中查找医籍文献。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GGTase-Ⅰ),研究其在舌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登录Genebank确定人GGTase-Ⅰ基因序列,针对GGTase-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分别将RNA干扰组(GGTase-ⅠsiRNA1、GGTase-ⅠsiRNA2、GGTase-ⅠsiRNA3)、阴性对照组(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转染至舌癌细胞Cal-27,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转染后GGTase-Ⅰ、RhoA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的一组siRNA作为实验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GST-pull down实验检测GTP-RhoA蛋白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干扰后细胞的GGTase-ⅠmR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RhoA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MMP-2、MMP-9、GTP-RhoA的表达下降,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抑制GGTase-Ⅰ表达,可降低舌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对GGTase-Ⅰ的深入研究可能为舌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28.
【摘要】目的 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整理平台上所有与胃食管反流病 (GERD)相关医案,总结中医对GERD的辨证治疗规律。方法 根据GERD的诊断标准以及临床症状,人工检索并筛选出古今医案云平台中相关医案,将筛选后的处方统一录入Excel数据库,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辅助平台,利用软件集成的频数分析、支持度分析、聚类分析法、社团分析法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医案中医辨治规律。结果 通过对407个医案的分析发现,中医疾病中,胃痛45次、胃脘痛32次、胃痞14次;中医症状中,反酸64次、烧心62次、苔薄白60次;中医证候中,肝胃不和出现21次;中医治法中,和胃37次、降逆28次、健脾12次、清热12次。GERD当以疏肝化郁、健脾清热为本,和胃降逆为标。以“咳嗽”为例,通过云平台中的社团分析,可得中医诊断为“咳嗽”与“泛酸”之间有交叉症状。GERD所得关于脉象的症状有“脉细、脉沉、脉弦”,关于舌象的有“舌淡、苔白、苔薄”,关于消化系统的有“腹胀、呃逆、嗳气”。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畏寒、咳痰”等症状。结论 GERD病位主要在胃、肝、脾,辩证多以肝郁脾虚,胃气上逆为主。因此临床上治疗GERD时可以疏肝化郁、健脾清热为本,和胃降逆为辅。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2013—1至2014—3在我院儿科收治的92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和治疗组46例,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解癌平喘化痰、吸氧度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8个月2.5ml,2次/日;8月-2岁5ml,2次/日。结果:治疗组喘息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提前(P〈0.01)。结论:口服氨溴特罗溶液可迅速缓解急性喘息症状,减轻病情,缩短痛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和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采取NB-UVB照射治疗,以PASI评价疗效,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光疗前后患者及正常人PBMC中CD40和CD40L进行检测.结果: 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有效率为90%;光疗前患者PBMC中CD40和CD40L阳性细胞数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光疗后患者PBMC中CD40和CD40L阳性细胞数较光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下调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和CD40L表达可能是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