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在颅内高压合并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例颅内高压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行2~3次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治疗,监测治疗前后患者颅内压数值、血肌酐及胱抑素浓度。 结果 在应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治疗后,患者颅内压数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肌酐及胱抑素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脑干出血患者于治疗第2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8例患者均未出现脑疝,平稳渡过脑水肿高峰期。 结论 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颅内高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我国乃至全球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其致残、致死率高, 已造成患者及其家庭、社会沉重的疾病负担及经济负担。肺康复是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膈肌和腹肌联合电刺激、气道廓清技术、长期家庭氧疗、无创正压通气、脉冲式吸入一氧化氮、营养支持多种方式, 能有效降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体内的乳酸堆积、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 提高骨骼肌氧化能力, 减少肺动态过度充气和吸气神经驱动, 减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从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症状, 提高运动耐量、生活质量, 降低肺血管阻力并改善疾病预后。加强肺康复在稳定期慢阻肺中的应用与普及,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CTD-ILD)和非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NCTD-ILD)患者血浆中的浓度高低,探究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间质性肺炎患者69例,分为CTD-ILD组(30例)和NCTD-ILD组(39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CTD-ILD组和NCTD-ILD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CTD-ILD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NCTD-ILD组(P<0.05),但两组间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无差异;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与D-二聚体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9、0.534,P<0.01).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与合并结缔组织病相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结合临床常用炎症指标与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建立心肺复苏术后评估指标,对1 17例在ICU治疗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的进行评估并评价各指标对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117例,在入院24 h内测定其炎症指标、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记录GCS及APACHEⅡ,分别留取患者入院时、住院12 h及住院24 h的动脉血气分析,分别计算12 h及24h的乳酸清除率.在所有病例治疗7d后,根据他们的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 117例患者中有73例死亡,44例生存.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复苏后至入ICU时间、D二聚体、FiO2、动脉血pH值、入ICU时动脉血乳酸值、GCS及APACHEⅡ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GCS及APACHEⅡ与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死亡与否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000、2.091、0.531(P<0.05或P<0.01). (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表明:GCS和APACHEⅡ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1和0.869 (P<0.01),比D二聚体更有预测价值.当GCS等于6.5分时,预测患者生存的正确率最高,为84.6%.当APACHEⅡ等于17.5分时,预测患者死亡的正确率最高,为82.1%.结论 GCS和APACHEⅡ与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可以分别预测重症心肺复苏术后患者7d内的存活及死亡概率,比起单一的监测指标有更大的优越性.希望此结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能对加强病情综合评估有用. 相似文献
57.
58.
59.
李忠丽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4,(2):104-105
静脉输液是《护理学基础》教学(以下简称基护教学)中最重要的护理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为使学生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操作流程,锻炼扎实的输液技能,我们在基护教学中增设2学时动物静脉输液练习,采用“模型练习-动物练习-真人练习”三重练习。现将动物静脉输液练习的应用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