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2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09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878篇
内科学   603篇
皮肤病学   128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2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446篇
综合类   1561篇
预防医学   508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655篇
  6篇
中国医学   677篇
肿瘤学   16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较好的方法,术后甲亢控制率可达89%~97%。本文对我院自1960年1979至年手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116例进行临床分析,着重对手术适应症、手术前准备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2.
我院应用信息技术,规范医用耗材招标评价体系,完善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加强对签标结果的采购监督管理,有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减轻病人负担,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关于八角梧桐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文献上已有不少报导。但是从我们实验室及其他研究者实验材料看来,八角梧桐的降压作用都是一时性的。这种一时性的降压作用,难以解释该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根据丁济民等氏的报导,用八角梧桐治疗高血压病,是经过较长疗程之后,才获得降压效果的。因此,我们设想,这种实际疗效不是一时性降压作用的结果,可能是长期不断服药,药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部微创外科完成的52例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患者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大出血及中转开放,胸前皮肤红肿、瘀斑5例,声音嘶哑3例,吞咽疼痛2例,头晕、呕吐5例,瘢痕增生1例,术中、术后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53~ 150 min,术后第3~7天出院.结论 虽然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操作困难,但安全可行,其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技术条件的腔镜中心可选择合适的病例开展.  相似文献   
55.
何文  红雨 《中国卫生产业》2013,(26):97-97,99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巴曲酶在脑梗死患者治疗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并参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巴曲酶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采用不同临床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计学意义;②总有效率77.08%。有效率组间的比较,治疗组患者显著的好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实践的过程中,采用巴曲酶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各项临床治疗恢复效果更好,是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颅骨生长性骨折(GSF)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近16年间收治的8例GS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均有明确颅脑损伤病史,常见症状表现为头部包块、颅骨缺损及神经功能障碍等,颅骨平片表现以骨折线为长轴的梭形颅骨缺损,CT检查显示包块为蛛网膜囊肿或脑膨出,术中见硬脑膜缺损大于颅骨缺损。结论颅骨骨折和硬脑膜破裂是导致生长性骨折的决定性因素。GSF一经确诊即应行扩大开颅手术,严密修补硬脑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目的:采用"阶梯治疗方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前对98例婴幼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患儿进行全面评估,并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和血常规检查,排除禁忌证后均给予"阶梯治疗方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剂量从0.5mg·kg-1·d-1逐渐增加至4.0 mg·kg-1·d-1,分3次口服,服药前和服药后1和2h监测心率,动态观察瘤体大小、质地、颜色等变化及患儿有无相关不良反应,每个月复诊,按4级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服药后,98例患儿瘤体均出现不同程度颜色变浅或质地变软,普茶洛尔剂量增至4.0 mg·kg-1·d-1后瘤体性质变化最快。疗效评价,Ⅳ级(优)84例(85.71%),Ⅲ级(好)2例(2.04%),Ⅱ级(中)4例(4.08%),Ⅰ级(差)8例(8.16%)。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优于深层血管瘤(P<0.05)。74例血管瘤患儿痊愈时间为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心率下降5例(5/98,5.10%),嗜睡3例(3/98,3.06%),腹泻7例(7/98,7.14%),食欲不振1例(1/98,1.02%),抽搐2例(2/98,2.04%),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停药后2个月复发4例,继续服药仍然有效。结论:"阶梯治疗方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疗效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8.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适应证及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11月间,应用LinkSB ChariteⅢ型椎间盘假体对30例患者33个椎间盘进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男16例,女14例;年龄36~54岁,平均44岁。术前诊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失败6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2例。术前JOA评分4~17分,平均11分。手术节段为L3-41例,L4-518例,L5S18例,3例患者进行了相邻两个节段的椎间盘置换术(L3-4和L4-51例,L4-5和L5S12例)。结果 术后随访4个月~2年3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JOA评分20~29分,平均26分;症状改善率64%~100%,平均89%;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50%~100%,平均84%。27例患者恢复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l例患者术后仍感腰背痛,l例患者虽然术后症状较术前好转但仍感左下肢疼痛,l例患者术后16个月搬运重物时造成手术节段的椎弓根断裂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可有选择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9.
超声在狭窄颈部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声在颈部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成形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随访观察47例患者的15枚颈内动脉(ICA)支架、9枚锁骨下动脉(SCA)支架及26枚椎动脉(VA)支架术后1~12个月,观察狭窄血管处支架位置、支架内及远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支架内有无血栓及再狭窄等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支架置入术后超声示狭窄ICA、VA及SCA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内径分别由术前(2.90±0.76)mm、(2.0±0.38)mm及(4.00±1.46)mm增宽至术后的(4.20±1.78)mm、(3.4±0.51)mm、(6.15±0.98)mm;PSV分别由术前(115±15)cm/s、(181.4±32.5)cm/s、(257.67±66.41)cm/s减低至术后的(75±24)cm/s、(47.15±12.44)cm/s及(98.87±48.63)cm/s。随访中发现2例患者颈内动脉支架狭窄,1例颈内动脉支架闭塞。结论超声是评价颈部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成形术后疗效的无创、安全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0.
患者男,42岁,因"胸背部疼痛10 h"于2010年3月10日入院.发病10 min后双下肢渐失去知觉,急诊CTA示Stanford B型壁间血肿(intramural haematoma,IMH),自无名动脉至右侧髂总动脉可见IMH,未见明显破口(图1A).无腹痛、少尿及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