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对比观察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4例的病例资料,按照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治疗组34例,序贯放化疗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后统计各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3个月后患者生存率,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统计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中有效3l例(91.2%),生存20例(58.8%),白细胞减少2~4级的3例,放射性食管炎2~4级的4例,与对照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头颈部血管成像病例.结果 100例头颈部CTA发现:颈内动脉狭窄48例,颈总动脉狭窄20例,椎动脉狭窄或纤细38例,颅内动脉瘤11例,动静脉畸形5例,Moyamoya病1例,颅内大血管闭塞5例,起源异常9例,正常15例.结论 6...  相似文献   
53.
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我院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1例,根据Schatzker分型法分型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手术治疗,优良率达85.7%.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腰椎间盘突出并马尾神经综合征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对 4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急性和亚急性发病的症状重 ,完全性损害恢复差 ,及时诊断及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并马尾神经综合征临床上并非少见 ,应注意对马鞍区及括约肌功能的检查 ,一旦诊断 ,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示踪纤维(FT)技术观察椎间盘纤维环的形态和完整性,评价其在椎间盘急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别对9名正常志愿组者、14例椎间盘外伤患者的脊椎行GE 1.5T Signa MR扫描,所有外伤患者均在伤后1周内进行.行常规MR矢状位T1,W1,T2WI及轴位T2WI,DTI扫描.将数据输人GEADW4.4工作站,应用Functool后处理软件生成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和FT图.观察纤维环的形态和完整性,测量正常纤维环和损伤断裂处及损伤周围纤维环的FA值和ADC值.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获得清晰的FA图、ADC图及椎间盘纤维环FT图.正常组纤维环在FA图和ADC图上呈一连续完整的环形结构,FA值和ADC值均匀,FT图显示纤维环形态完整.椎间盘损伤者纤维环呈不同程度的断裂,纤维板结构紊乱,髓核不同程度偏移及碎裂,断裂处纤维环的ADC值升高,FA值降低.断裂周围纤维环的ADC值降低,FA值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TI-FT技术能够在活体组织中无创显示椎间盘纤维环的形态和完整性,发现急性外伤后纤维环是否损伤、断裂,断裂的位置和断裂的程度,是常规MRI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6.
目的:报道椎管内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1例并探讨PBL的诊治.方法:总结1例椎管内PBL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MRI表现为椎管内及椎体多发病变,手术病理诊断为PBL,HIV阴性.经过1个疗程化疗,病情无缓解.结论:确诊PBL需要病理学检查,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7.
应用磁共振3D-TOF MRA成像观察脑膜瘤供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3D-TOF MRA成像观察分析脑膜瘤供血特征。方法 30例脑膜瘤术前行磁共振3D-TOF MRA检查,观察分析肿瘤血供、瘤周血管以及颅内外交通情况。结果额部10例,主要表现为病灶邻近脑动脉主干远端分支不同程度受压,上矢状窦均未参与供血。镰旁13例,病灶主要由皮层动脉及前动脉额顶升支供血。颅内外交通者3例,MRA示肿瘤染色明显,典型者可见颅内外交通血管网形成。上矢状窦均明显受压消失。蝶骨嵴1例MRA表现为左侧脑膜中动脉前支参与供血。桥小脑角区3例,均可见病灶邻近部位大脑后动脉远端分支受压,未见明确供血血管。结论磁共振MRA技术可无创性观察病灶血供情况,可较好显示肿瘤血供、颅内外血管交通等情况,为临床术前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大大提高了诊治效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其与神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32例急性期颈髓损伤患者,于伤后72 h内行神经功能检查和MR扫描,观察不同神经功能改变与DTI特征性参数节段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颈髓损伤的FA值、ADC值与其神经功能改变有相关性(FA值:r=-0.75,P<0.05;ADC值:r=0.69,P<0.05)。结论 DTI特征性FA值、ADC值与其神经功能改变有相关性,能客观定量地反映颈髓损伤的程度和评价颈髓传导功能的完整性,且较常规MRI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