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魏璇  金国宏  李德刚  张国栋  李晓强 《山东医药》2012,52(16):15-18,103,10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成像(DTT)在星形细胞瘤、脑膜瘤与转移瘤肿瘤实质区的应用价值,通过对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分数(FA)的测量分析,观察脑白质与纤维束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其中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12例、良性脑膜瘤10例、转移瘤10例,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与对应区正常脑组织的平均ADC值和FA值,分析其ADC值和FA值的差异并观察3种脑肿瘤对白质纤维束的影响。结果星形细胞瘤、脑膜瘤或转移瘤患者组内肿瘤实质区与对侧正常脑组织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脑膜瘤、转移瘤患者肿瘤实质区的FA值分别为0.07±0.03、0.14±0.05、0.16±0.07,P<0.05。星形细胞瘤及转移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高(P<0.05);脑膜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与对侧正常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和转移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TT图中星形细胞瘤和转移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受压、偏移或变形移位;脑膜瘤纤维束呈现为稀疏,移位。结论测量肿瘤实质区ADC值及FA值可用于鉴别脑内和脑外的肿瘤,如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的鉴别或转移瘤与脑膜瘤的鉴别,其中ADC值有显著的鉴别意义;DTT可清晰显示正常白质纤维束和肿瘤的解剖关系,有利于术前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MRS及DWI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7例临床确诊的DKA患者,于发病早期(初始治疗后0~12 h)和恢复以后(治疗开始72 h后或更长时间)行脑部MR检查.分别测量发病早期和恢复以后的右侧基底节区和半卵圆中心的ADC值,比较发病早期和恢复以后ADC值;在右侧基底节区、双侧枕叶灰质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检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比较以上3个ROI发病早期和恢复以后的NAA/Cr和Cho/Cr及发病早期的NAA/Cr.结果 DKA早期与恢复以后右侧基底节区和半卵圆中心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0.77,P均>0.05);DKA发病早期NAA/Cr降低,经治疗恢复以后NAA/Cr升高;右侧基底节区、双侧枕叶灰质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NA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2.88、-2.41,P均<0.05).发病早期右侧基底节区、枕叶灰质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NA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0,P<0.01).发病早期和恢复以后Cho/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基底节区:t=1.03,P >0.05;双侧枕叶灰质:t=-0.12,P>0.05;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t=0.86,P>0.05).结论 DKA发病早期脑部神经元活性或功能减低,恢复以后神经元活性或功能自所恢复.DKA发病期间存在代谢性脑损伤.MRS可用于评价DKA患者发病期间脑损伤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旋磨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R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在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及合作单位收治的5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并采用支架植入治疗。按PTCRA的治疗时机进行分组,术前用PTCRA进行钙化病变预处理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将PTCRA作为补救措施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管直径为(4.31±1.03)mm,大于对照组的(3.36±0.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2,P<0.001)。观察组术后血管狭窄率为(1.37±0.45)%,小于对照组的(2.59±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68,P<0.001)。观察组术后LVEF为(59.24±6.08)%,高于对照组的(55.3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0,P=0.019)。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  相似文献   
34.
王磊  李德刚  李晓祥 《安徽医药》2017,21(5):821-824
目的 利用热熔挤出法制备难溶性的药物苯氧乙酸吡嗪酯类化合物FC固体分散体,提高FC的溶出度.方法 选用亲水性的PVPK30、PEG6000、Poloxamer188作为载体辅料,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FC固体分散体.通过比较药物FC在不同载体挤出物中的差示扫描量热图和累积溶出曲线图,来判断热熔挤出技术对提高难溶性药物FC溶出度方面的作用.结果 利用热熔挤出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够显著的提高FC的溶出度.结论 用热熔挤出法制备的FC固体分散体,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应用磁共振3D-TOF MRA成像观察脑膜瘤供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3D-TOF MRA成像观察分析脑膜瘤供血特征。方法 30例脑膜瘤术前行磁共振3D-TOF MRA检查,观察分析肿瘤血供、瘤周血管以及颅内外交通情况。结果额部10例,主要表现为病灶邻近脑动脉主干远端分支不同程度受压,上矢状窦均未参与供血。镰旁13例,病灶主要由皮层动脉及前动脉额顶升支供血。颅内外交通者3例,MRA示肿瘤染色明显,典型者可见颅内外交通血管网形成。上矢状窦均明显受压消失。蝶骨嵴1例MRA表现为左侧脑膜中动脉前支参与供血。桥小脑角区3例,均可见病灶邻近部位大脑后动脉远端分支受压,未见明确供血血管。结论磁共振MRA技术可无创性观察病灶血供情况,可较好显示肿瘤血供、颅内外血管交通等情况,为临床术前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大大提高了诊治效率。  相似文献   
36.
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我院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1例,根据Schatzker分型法分型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手术治疗,优良率达85.7%.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腰椎间盘突出并马尾神经综合征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对 4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急性和亚急性发病的症状重 ,完全性损害恢复差 ,及时诊断及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并马尾神经综合征临床上并非少见 ,应注意对马鞍区及括约肌功能的检查 ,一旦诊断 ,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示踪纤维(FT)技术观察椎间盘纤维环的形态和完整性,评价其在椎间盘急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别对9名正常志愿组者、14例椎间盘外伤患者的脊椎行GE 1.5T Signa MR扫描,所有外伤患者均在伤后1周内进行.行常规MR矢状位T1,W1,T2WI及轴位T2WI,DTI扫描.将数据输人GEADW4.4工作站,应用Functool后处理软件生成各向异性分数(FA)图、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和FT图.观察纤维环的形态和完整性,测量正常纤维环和损伤断裂处及损伤周围纤维环的FA值和ADC值.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获得清晰的FA图、ADC图及椎间盘纤维环FT图.正常组纤维环在FA图和ADC图上呈一连续完整的环形结构,FA值和ADC值均匀,FT图显示纤维环形态完整.椎间盘损伤者纤维环呈不同程度的断裂,纤维板结构紊乱,髓核不同程度偏移及碎裂,断裂处纤维环的ADC值升高,FA值降低.断裂周围纤维环的ADC值降低,FA值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TI-FT技术能够在活体组织中无创显示椎间盘纤维环的形态和完整性,发现急性外伤后纤维环是否损伤、断裂,断裂的位置和断裂的程度,是常规MRI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SI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压力和MRI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直立性头痛,MRI增强扫描有广泛的硬脑膜异常强化。结论:典型的临床表现和颅脑MRI强化特征有助于SIH综合征诊断。  相似文献   
40.
目的:报道椎管内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1例并探讨PBL的诊治.方法:总结1例椎管内PBL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MRI表现为椎管内及椎体多发病变,手术病理诊断为PBL,HIV阴性.经过1个疗程化疗,病情无缓解.结论:确诊PBL需要病理学检查,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