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0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冬季是冠心病,心绞痛和心梗死的高发季节。寒冷刺激易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兴奋的交感神经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此外,寒冷的季节里还易发生感冒和支气管等疾患,这一切都对冠心病人十分不利,常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因,因此,冠心病人在冬季的自身呵护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离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C 反应蛋白 (CRP)直接刺激的反应性及亲水性他汀 (普伐他汀 )与亲脂性他汀 (氟伐他汀 ,辛伐他汀 )药物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离体培养ACS(n =15 )病人、稳定型心绞痛 (SAP)病人 (n =13)与健康人 (n =1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CRP(2 0mg·L-1)刺激细胞 2 4h后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 6的表达 (ELISA)。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分别按照不同浓度 (1× 10 -6,2 5× 10 -6,5× 10 -6,7 5× 10 -6,1× 10 -5mol·L-1)预先孵育细胞 2h后继以CRP刺激 2 4h ,ELISA分析培养液上清中的IL 6水平。结果 CRP(2 0mg·L-1)明显激活ACS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 6的表达。健康组、SAP组和与ACS组IL 6表达分别为(987± 10 2 )ng·L-1,(991± 134)ng·L-1,(312 9± 333)ng·L-1,均较其基础状态 (未受CRP刺激 )明显增高 (P <0 0 5 ) ;受CRP刺激状态下 ,ACS组IL 6表达是健康组的数倍(P <0 0 5 )。ACS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不同剂量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药物干预下 ,IL 6表达下降水平有所不同。结论 一定浓度的CRP能直接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 6表达增加 ,提示CRP能直接激活炎症反应 ,在ACS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他汀类药?  相似文献   
23.
肺血栓栓塞症 (简称肺栓塞 )主要影响呼吸、心血管系统造成肺通气、血流动力学障碍和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肺栓塞时血管活性物质 5 羟色胺 (serotonin)、血栓素A2 (TXA2 )、内皮素 (ET)升高 ,使用其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减轻肺血管收缩。本文拟研究肺栓塞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变化及氯沙坦(LOS)对肺血栓栓塞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成年杂种犬 ,3 %戊巴比妥钠 3 0mg/kg麻醉 ,心电监测。经右股静脉和股动脉穿刺置入心导管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和注入血栓。动脉采血 4~ 5ml/kg ,加入 3 7℃水浴中的烧杯内静置约 1h凝…  相似文献   
24.
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1例病人,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15~51(平均35)岁.风湿性心脏病史2~27年.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心房纤颤2例.全组均无风湿活动的临床依据.采用日本Toray公司Inoue球囊和Schntider-Shiley AG聚乙烯同轴双囊导管及配套器械.经皮穿刺右侧股动静脉,完成右心导管检查和左室造影后,插入长导丝至右房上部,选择左房下1/3与脊柱右  相似文献   
25.
严重肺动脉瓣反流是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远期最常见的合并症,晚期可导致进行性右心室扩张、三尖瓣反流、右心室功能障碍和死亡。后天性分支肺动脉狭窄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分支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肺动脉压增高、患侧肺缺血及反复肺炎,同时加重肺动脉扩张和肺动脉瓣反流,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生存质量及预期寿命。在解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支架置入术已成为上述两种病症的首选治疗措施,但对于同时存在肺动脉瓣反流和分支肺动脉狭窄的患者,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分支肺动脉支架置入术一站式治疗未见报道。两种术式同期实施操作难度较大,本例是这一技术方式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6.
心腔内单极电图旁道定位和消融靶点的图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冠状窦和二尖瓣环单极记录标测左侧显性旁道和确定消融靶点指导射频消融治疗20例预激综合征。同步记录多部位冠状窦单极电图均清楚显示房波(UP)和室波(UR),其旁道定位点表现为 UP 降支和 UR 起始几乎融合构成特征性的复合波——PQS 波,而远离旁道的单极电图显示 UP 和 UR 分离构成 P—QS 或 P—rS 波。二尖瓣环单极记录时其图形变化类同冠状窦。比较冠状窦标测点和二尖瓣环单极电图的图形特征能迅速、直观地确定消融靶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17β-雌二醇(E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UVEC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NFα(40 μg/L)组、TNFα(40 μg/L)加E2(1 μmol/L)和E2(10 μmol/L)组,各组细胞经维持液培养48 h使细胞生长同步,加入相应药物培养24 h后收获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cl-2蛋白表达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发生百分率.结果 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01),bcl-2蛋白表达少,DNA直方图上可见高大的凋亡峰,而雌激素干预后凋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E2可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TNFα诱导的人内皮细胞细胞凋亡的发生率,维持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可能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8.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对缺血心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 :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在心肌梗死 (MI)的缺血心肌微环境中转化为心肌细胞并改善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结扎兔左前降支制作急性MI模型 ,骨穿抽取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MSCs ,其中一组于培养基中加入 5 氮胞苷 (5 aza) 10 μmol/L。术后 2周进行MI瘢痕内移植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的MSCs,对照组注射培养基。MI术前、术后 3d及移植后 4周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 ,移植后 4周从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左室压力变化 ,随后处死动物取左室标本作冰冻切片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植入细胞。结果 :细胞移植组左室切片中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即植入细胞 ,对照组未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超声心动图检测证实移植后 4周细胞移植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舒张末期直径均小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及P <0 .0 5 ) ,小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均大于对照组 (均P <0 .0 1)。导管测压显示细胞移植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压低于对照组、左室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1)。加 5 aza细胞移植组与不加 5 aza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心肌内注射MSCs可依赖组织微环境转化为心肌细胞修复梗死心肌 ,显著改善心功能 ,可用于MI的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缺血预处理引起家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变化的影响,试图揭示其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