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VEGF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44例乳腺癌患者、1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其组织中VEGF、雌激素受体(ER)和原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因素如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113.88pg/ml,20723.99)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55.79pg/ml,3594.74),P〈0.001,而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41.30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和组织中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129.60pg/ml,28506.8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0.80pg/ml,14656.73),P〈0.01;血清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与组织中ER表达呈负相关(r=-0.45,P〈0.05),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呈正相关,且与其临床预后有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2.
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治疗实体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治疗实体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近5年的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实体肿瘤的生长,发展,转移及预后好坏均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体外及动物实验表明,抑制,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后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结论: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将成为治疗实体肿瘤的一个有希望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分析2例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乳腺癌的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乳腺癌患者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4.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通过特异结合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对细胞恶性转化增殖、脉管侵袭或肿瘤性血管形成产生重要影响[1].本文采用定量病理技术,探讨EGFR定量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对 5 6 2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情况进行总结 ,并提出我们预防和处理积液的一点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住院经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995~ 1998年 45 6例 ,平均年龄 45岁 (2 8~ 79岁 )。TNM分期 :Ⅰ期 76例 ,Ⅱ期 2 76例 ,Ⅲ期 10 4例 ,根治术 37例 ,改良根治术419例 ;而 1999~ 2 0 0 0年的 10 6例患者 ,平均年龄 47岁 (2 5~81)。TNM分期 :Ⅰ期 2 2例 ,Ⅱ期 6 5例 ,Ⅲ期 19例 ,根治术 7例 ,改良根治术 99例 ;两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 2 术中处理 所有患者均在手…  相似文献   
66.
将1996年1月获得的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移植于BALB/c-nu/nu裸小鼠胸部乳垫下,31天后在局部出现肿瘤结节,并逐渐长大,以后进行鼠间传代移植,现已15代,移植成功率100%,肿瘤保持了原先的生物学特性。经医学文献检索证实,该模型在国内属首次建立,为乳腺癌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模型。  相似文献   
67.
全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8月~1998年7月,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癌69例。其中分化型甲癌59例(PTC54例、FTC5例),髓样癌7例、未分化癌3例。37例已浸润外周组织,临床治愈55例(79.7%)。由于分化型甲癌具有高分化性及多中心性的特点,故全甲状腺切术具有彻底切除病灶,避免残癌,为早期诊断及用^131I治疗分化型甲癌转换灶及复发作好充分准备等优点,讨论了手术指征及禁忌症。作者认为,只要由有丰富经验的  相似文献   
68.
乳腺疾病病理标本的微血管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乳腺良、恶疾病中微血管的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分布 ,同时评价MVD的预后价值。1.资料与方法 :74例乳腺癌标本取自我院 1989~ 1991年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患者 ,年龄 33~ 6 4岁 ,平均 47岁 ;腋淋巴结阴性 31例 ,阳性 43例 ;肿瘤T16例 ,T2 37例 ,T32 9例 ,T4 2例 ;组织学分级Ⅰ级 10例 ,Ⅱ级 12例 ,Ⅲ级 5 2例 ;ER阳性 38例 ,阴性 36例。同时选取同期病理证实的女性良性乳腺疾病标本 31例 (其中 10例伴有中到重度非典型增生 ) ,年龄 2 6~ 6 6岁 ,平均 42岁 ;其中纤维腺瘤 2 0例 ,囊…  相似文献   
69.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治(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桥本病(HD)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我院1988年至1998年10年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HD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例,女7例,平均年龄37.6岁;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及恶性淋巴瘤分别为7.7%及2.6%; 无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结论桥本病并非少见,合并甲状腺癌具有病灶小、以乳突状癌为主、预后好的特点; 合并恶性淋巴瘤具有短期内迅速长大、出现疼痛或呼吸困难的特点,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70.
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和术后治疗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以及血清VEGF水平与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4例乳腺癌患者术前1d、术后第1、3、7、30、120d的血清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原癌基因C-erbB-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1d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第3、7d较术前和术后第1d明显升高(P〈0.001);术后30d下降,接近术前水平(P〉0.05)。44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5例术后120d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第1d(VEGF升高组,P〈0.01),有29例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第1d(VEGF降低组,P〈0.01),两组病例术前和术后1、3、7、30d的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升高组ER表达明显低于降低组(P〈0.01),而C-erbB-2表达明显高于降低组(P〈0.01),升高组中淋巴结阳性率高,且临床分期晚的患者较多。结论乳腺癌外科手术切除与术后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其治疗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治疗疗效和预后判断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