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目的探讨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对胰腺癌细胞质(ASP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EAK8-PTEN和pEAK8分别转染指数生长期的胰腺癌细胞株(ASPC-1),挑选阳性细胞克隆,扩增培养,用RT-PCR、Western印迹、流式细胞术、生长速率等方法分别检测PTEN对ASPC-1细胞VEGF蛋白、细胞周期及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ASPC-1细胞转染后,PTEN mRNA表达量是转染前的3倍;ASPC-1、ASPC-1-pEAK8、ASPC-1-pEAK8-PTEN细胞PTEN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3.2、12.6和21.6,VEGF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7.2、16.5和13.1,转染后较转染前降低.细胞周期显示,ASPC-1-pEAK8-PTEN细胞较ASPC-1、ASPC-1-pEAK8细胞G2/M、S期细胞增多,Gl期细胞减少,并出现少量凋亡细胞(P<0.01).ASPC-1-pEAK8-PTEN细胞生长曲线平缓,生长速度较另两种细胞明显降低.结论 PTEN可使ASPC-1细胞VEGF蛋白表达下降,细胞阻滞在G2/M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92.
目的制备DIG标记KAI1 RNA探针和分析KAI1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方法以线性KAI1 基因DNA质粒为模板,采用体外转录法掺入DIG-11-UTP制备RNA探针,并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应用该探针通过Northern blot对12例正常胰腺组织和30例原发性胰腺癌组织中的KAI1基因mRNA进行分析. 结果该方法标记的KAI1 RNA探针浓度为1 ng/μl时即可检测.Northern bolt分析发现25例无转移的胰腺癌中KAI1基因在2.4 kb处存在明显的杂交信号,5例发生转移的晚期胰腺癌杂交信号较弱,正常胰腺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呈阴性或弱阳性.结论本法标记的KAI1 RNA探针灵敏度高,KAI1基因低表达与胰腺癌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93.
目的 观察乏氧环境下PTEN和KAI1基因双转染人胰腺癌AsPC1细胞后对其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我们前期构建的PTEN和KAI1基因过表达载体同时转染乏氧环境培养的人胰腺癌AsPC1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TEN和KAI1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肿瘤细胞形成集落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双基因转染后,乏氧培养的AsPC1细胞的PTEN、KAI1蛋白表达量较空载体转染组细胞增加2.05倍及1.51倍;细胞增殖显著减缓(0.5比0.8,P=0.000);克隆形成数显著下降[(41.67±5.03)个比(86.00±7.81)个,P=0.017)];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0.68±0.05比1.23±0.03,P=0.003).结论 乏氧条件下PTEN、KAI1基因双转染AsPC1细胞后能够抑制其增殖、迁移能力,基因联合治疗胰腺癌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4.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讨其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4例患者的情况,对其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结果24例经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按完全恢复、部分恢复、不恢复3种方式进行分类,其中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括约肌功能障碍次之,鞍区感觉恢复最慢,性功能恢复最差。结论马尾神经综合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恢复程度与马尾神经的原始损伤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式的运用和手术中的操作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5.
目的观察米酒对兔股骨头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内压的影响。方法将64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只。实验组采用插胃管方式给兔灌米酒,3次/周,剂量10 ml/(kg·d)。对照组采用同样方式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前、灌胃1、3、6个月时间点分别在实验组、对照组中随机选取兔各8只,测量兔左后肢股骨头骨内压。空气栓塞法处死兔,取右后肢股骨头作为标本,经固定、脱钙、脱水、包埋等步骤,切成5μm厚的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计算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数量。结果灌胃前、灌胃后1个月,两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数量及骨内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灌胃后3个月、6个月,实验组成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少(P 0. 05),破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多(P 0. 05),骨内压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长期灌服米酒( 3个月)可使兔股骨头成骨细胞数量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增多,骨内压上升。  相似文献   
396.
目的 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在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趋势,为该领域后续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思路与建议。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期间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文献,并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以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1)最终纳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346篇,中国知网数据库纳入1276篇;(2)中国发文量最高的是刘万林团队,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国研究关键词以激素、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等词出现频次较高;国外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CHANGQING ZHANG团队,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国外研究关键词以“Avascular necrosis(缺血性坏死)、Femoral head(股骨头)、Steroid induced osteonecrosis(激素性骨坏死)”出现频次较高。结论 分析总结近年来的数据后发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整体研究热度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仍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国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骨、股骨头、缺血性坏...  相似文献   
397.
黄芪桂枝五物汤(HGWD)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组成,为血痹专方,主治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近年来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研究发现,该方在改善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力,降低化疗药物所产生的周围神经病变,缓解手足综合征,降低心脏毒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综述近年来有关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相关文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8.
<正>在生物医学领域,动物模型和二维细胞系模型常被应用于探索发育和疾病机制、评价药物效果及毒性、了解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但这两种模型均具有局限性。动物和人类之间的物种差异决定了动物模型可用性有限。而二维细胞系模型因缺乏结构和维度,无法完全模拟出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99.
李宏宇 《江苏中医药》2010,42(12):32-32
近年来,我们采用口服黄连解毒汤配合青敷膏外敷治疗下肢丹毒,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60例,全部为门诊患者,符合丹毒诊断标准[1],不伴有发热等全身不适。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4.3岁;病程3~10d。  相似文献   
4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