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摘要]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器官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且其具有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以及术后易复发等特点,因此对其病因、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的研究及阐明,将有力地促进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细胞中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占RNA总量的98%。lncRNA具有与mRNA相似的结构,经过转录后加工,也具有polyA 尾巴和启动子结构,但是由于序列中缺少开放阅读框,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蛋白质编码。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RNA在多个层面上参与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的调控,并与人类的重大疾病尤其是肿瘤密切相关。相关的研究表明,lncRNA参与靶基因的表达调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lncRNA在膀胱癌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2.
93.
94.
爱活尿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爱活尿通(Eviprostat)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开放、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对100例BPH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观察。患者服用爱活尿通每次2片,每天3次,共12周。主要疗效指标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 ax),膀胱残余尿量(Ru)和前列腺体积(V);次要指标为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平均尿流率(Qave)。结果:服药12周后,IPS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降低5.67分(P<0.001),QOL评分平均降低1.44分(P<0.001),Qm ax较治疗前平均增加1.70 m l/s(P<0.001),Qave平均增加1.15 m l/s(P<0.001),膀胱残余尿量(Ru)平均减少5.07 m l(P=0.046),PSA平均下降0.129μg/L(P<0.017)。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结论:爱活尿通可明显改善BPH患者的排尿症状、增加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PH的药物。  相似文献   
95.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六届二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9月 1 8~2 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举行 ,这是新世纪泌尿外科的首次盛会 ,来自全国 3 1个省、市及港、台地区和美国、新加坡的 1 2 9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内外 40余家医药企业在会议期间展示自己的产品及举行卫星会。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六届二次会议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六届三次编辑委员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 2 71 9篇 ,内容涵盖了泌尿外科各领域 ,其中泌尿系及男生殖系肿瘤近 70 0篇 ,腔内泌尿外科 40 0余篇 ,良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新型非竞争性 5α 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 (epristerid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方法 ,对 2 0 0 6例BPH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的观察。口服爱普列特每日 2次 ,每次 5mg。 结果 给药后 4个月 ,国际前列腺症状 (IPS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降低 6 .12分 (2 8.8% ) ,P <0 .0 0 0 1;最大尿流率较治疗前平均增加 3.48ml/s(33.4% ) ,P <0 .0 0 0 1,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 4.91ml(11.6 % ) ,P <0 .0 0 0 1;剩余尿量平均减少 19.1ml(38.4% ) ,P <0 .0 0 0 1,差别均有极显著性意义。治疗总有效率 83.4%。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6 .6 3% ,多为轻中度。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生率 2 .49%。 结论 爱普列特可明显改善BPH患者的排尿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增加尿流率、减少剩余尿量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PH的新药。  相似文献   
97.
为了比较膀胱内灌注卡介苗 (BCG)与丝裂霉素C对表浅性膀胱癌的治疗作用和毒副反应 ,作者分析了两种药物用于治疗组织学证实的Ta期和T1期膀胱癌 (不含原位癌 )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数据 ,并考虑了BCG维持治疗、不同患者肿瘤危险性等可能影响因素。以OddsRatio (OR)及其 95 %可信区间作基本效果评估 ,并对有关毒副反应的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在总共 11个符合条件的临床研究中 ,共有 14 2 1例患者接受了BCG治疗 ,132 8例患者接受了丝裂霉素C治疗。总中位随访时间2 6个月内 ,BCG组有 38.6 %的患者肿瘤复发 ,丝裂霉素C组有 4 6 .4 %的…  相似文献   
98.
存活素(survivin)为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成员,可以调控细胞死亡与有丝分裂。早期研究表明,从尿中检测存活素可以准确发现膀胱癌。作者采用Bio Dot微过滤检测系统对1 1 7例膀胱癌患者及92例对照患者在膀胱镜检查前进行了自然排尿标本的存活素测定,同时测定NMP2 2 ,并在膀胱镜检过程中取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尿中高存活素水平与膀胱癌的存在(P <0 .0 0 1 )及肿瘤的高分级(P =0 .0 37)密切相关,但与肿瘤的浸润性分期无明显关系。尿存活素测定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6 4 %、93%、92 %和6 7% ,优于…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B)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40例因前列腺癌行MAB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治疗时间7~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睾酮及血钙、血磷、24 h尿钙、尿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并进行疼痛评分,比较MAB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5例(12.5%)腰椎骨量减少,8例(20.0%)腰椎骨质疏松;13例(32.5%)左股骨颈骨量减少,15例(37.5%)左股骨颈骨质疏松。MAB治疗前患者血清PSA为(52.9±69.9)μg/L,睾酮为(18.9±6.5)nmol/L,治疗后PSA为(1.5±1.6)μg/L,睾酮为(1.9±1.3)nmol/L,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血钙为(2.5±0.2)mmol/L,血磷为(1.2±0.2)mmol/L,尿钙为(3.1±1.4)mmol/L,尿磷为(11.5±8.1)mmol/L,治疗后血钙为(2.5±0.1)mmol/L,血磷为(1.2±0.1)mmol/L,尿钙为(2.8±1.2)mmol/L,尿磷为(9.9±4.0)mmol/L,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血常规、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1.1±0.1)g/cm2和(0.8±0.2)g/cm2,疼痛评分为(0.6±0.2)分,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1.1±0.2)g/cm2和(0.8±0.1)g/cm2,疼痛评分为(0.7±0.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12个月MAB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骨密度无明显影响,安全有效,但治疗前应注意监测患者骨密度。  相似文献   
100.
作者在治疗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时仔细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对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个体特点及生存率进行了分析。自 1984年至 1997年 ,共对 45 2例手术前诊断为N0 M0 期的浸润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 ,同时行盆腔淋巴结切除 ,其中83例 (18% )术后组织学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阳性。 83例患者平均阳性淋巴结数为 2个 (1~ 18个 ) ,2 6例只有 1个阳性淋巴结 ;全组术后平均生存期为 2 0个月 (3~ 140个月 ) ,3年生存率为 39% ,5年生存率为 2 9%。经分析发现 ,其中 5 7例阳性淋巴结少于 5个的患者平均生存2 7个月 ,而 2 6例阳性淋巴结 5个以上的患者平均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