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体内最活跃、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DC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DC细胞介导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72.
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附128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较为少见,报告1951年1月~1996年3月收治的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128例,占同期1756例膀胱肿瘤的73%。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鳞癌、腺癌及其与移行细胞混合癌占844%。分析发现,此类肿瘤的临床表现以血尿和膀胱刺激症为主,T3期以上者占704%,治疗上以膀胱全切及部分切除术为主,1、3及5年生存率为786%、473%及298%,预后与肿瘤分期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73.
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处理(附28例报告)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报告输尿管囊肿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以血尿、腰痛、膀胱刺激症状及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50%合并患侧上尿路及囊内结石。所有病例均于术前明确诊断,其中膀胱镜诊断准确率100.0%,IVU诊断率840%,B超诊断率632%。治疗以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开或去顶术为主(23例),其余为开放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78个月,效果良好,行经尿道手术治疗的患者未见返流发生。结果显示,输尿管囊肿的经尿道手术治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近远期效果。 方法 通过双侧股动脉插管对 5 6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顺铂加阿霉素 ) ,2次化疗间隔 3~ 4周。化疗 2周后复查膀胱镜和B超。化疗后根据临床分期采用保留膀胱或膀胱全切手术。 结果 动脉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和临床分期降低 4 2例 ,肿瘤体积和分期不变或增加 14例。化疗后 5 6例患者根据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2 1例 ,膀胱部分切除术 5例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2 8例 ,2例分别行单纯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随访 4 0例肿瘤切除患者 ,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85 .0 % ,70 .0 % ,5 7.5 %和 5 0 .0 %。 结论 术前动脉化疗可使多数浸润性膀胱癌降期 ,使部分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 ,部分高分期 (T4)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可有效降低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新型α1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 (naftopidil)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 ,对2 2 4例BPH患者进行了为期 6周的观察。治疗组服用萘哌地尔 2 5mg ,每日 1次 ;对照组服用盐酸坦索罗辛 0 .2mg ,每日 1次。 结果 服药 6周后 ,治疗组与对照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最大尿流率 (Qmax)、平均尿流率 (Qave)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治疗组IPSS较治疗前平均降低 11.0 3分 (P <0 .0 0 1) ,QOL平均降低 1.4 6分 (P <0 .0 0 1) ,Qmax较治疗前平均增加3.4 0ml/s(P <0 .0 0 1) ,Qave平均增加 1.13ml/s(P <0 .0 0 1) ;对照组IPSS较治疗前平均降低 9.5 6分 (P <0 .0 0 1) ,QOL平均降低 1.2 2分 (P <0 .0 0 1) ,Qmax较治疗前平均增加 2 .32ml/s(P <0 .0 0 1) ,Qave平均增加 0 .6 7ml/s(P <0 .0 1)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剩余尿量治疗组平均减少 4 .3ml(P <0 .0 5 ) ,而对照组则增加 5 .1m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 3例 (2 .6 8% ) ,对照组为 10例 (8.93%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萘哌地尔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徒手"12+X"法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对74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18G自动穿刺活检针行双侧外周带12点法系统穿刺,其中直肠指诊(DRE)触及结节24例,超声提示异常回声14例,前列腺核磁提示异常信号3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ng/ml者14例,PSA 4~10ng/ml 25例,PSA>10ng/ml者35例。同时对每个可疑病灶进行1~2针靶向穿刺。回顾性分析穿刺的阳性率和并发症。结果:成功对74例患者进行徒手"12+X"法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活检术。年龄43~81岁,中位年龄72岁;PSA 1.9~500ng/ml,中位PSA17.8ng/ml。经病理诊断,前列腺癌23例,阳性率31.1%,穿刺阴性病例中3例TUR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前列腺癌;2例首次穿刺阴性,6个月后重复穿刺时发现前列腺癌。低危前列腺癌(Gleason≤6分)、中危前列腺癌(Gleason=7分)和高危前列腺癌(Gleason≥8分)分别为13.1%、30.4%和56.5%。其余51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合并前列腺炎症。术后短暂和轻度的肉眼血尿6例(8.1%),均在1~3d后缓解,5例(6.8%)轻度发热,2例(2.7%)会阴部轻度不适。无脓毒症、急性尿潴留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徒手"12+X"法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活检安全可行,阳性率稳定,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010年1月~2013年5月施行肾部分切除术61例,采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的病理类型、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出的eGFR、右肾小球滤过率(rGFR)及术后3~6个月的eGFR,分析术前及术后肾功能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术前肾功能Ⅰ级68%,Ⅱ级25%,Ⅲ级7%。21%患者术后肾功能恶化至中度肾功能损伤(Ⅲ级及以上),与患者年龄(OR=0.985,P=0.039)、术前肾功能水平即eGFR(OR=1.328,P=0.002)、肾动脉阻断时间(OR=0.913,P=0.037)、肿瘤直径(OR=0.996,P=0.011)相关。结论:患者增加的年龄、术前肾功能水平、肾动脉阻断时间以及肿瘤直径是术后出现肾功能恶化至中度肾功能损伤(Ⅲ级及以上)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摘要】 目的 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很高的复发和进展风险。明确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IAC)经尿道电切术后辅助措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该类患者38例,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术后规律膀胱灌注治疗(卡介苗或表柔吡星/吡柔吡星),根据是否接受IAC分为IAC组及对照组。IAC组在电切术后2周内接受第1疗程IAC,再间隔3~4周行第2疗程IAC,化疗方案:顺铂60 mg/m2,吡柔比星25 mg/m2。术后随访指标包括无复发生存时间、随访期间进展率及切除膀胱率等。 结果 IAC组12例,对照组26例,平均随访时间 (30.1±12.4)个月。IAC组与对照组在主要观察指标上的比较如下:无复发生存时间 (20.3±14.1)个月比 (8.9±7.2)个月,(P=0.002),1年无复发生存率66.7%比26.9%,(P=0.02),2年无复发生存率33.3%比7.7%,(P=0.07),随访期间进展率33.3%比46.2%,(P=0.46),切除膀胱率25.0%比46.2%,(P=0.21)。结论 对于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经尿道电切术后辅助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有助于延缓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79.
收到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相关论文 2 74篇 ,其中大会发言 1篇 ,分组发言 4 0篇 ,论文交流 2 33篇。论文中绝大多数为临床研究 ,共有 2 50篇 ,其中以各种手术及微创治疗的研究为主。广东、甘肃、辽宁、浙江、上海等地代表分别报告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的经验 ,广东代表报告用汽化电切环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10 0 0例的体会 ,认为该方法具有出血少、视野清晰、切除彻底、合并症少等优点 ,配合骶麻 ,可进行门诊和急诊手术。上海代表报告钬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 68例 ,钬激光有较理想的切割作用 ,且能有效击碎膀胱结石。北京代表报告消融治…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舍尼通(R)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采用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通过Stamey试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及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筛选出1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前4周合用舍尼通(R)和左氧氟沙星,后4周单用舍尼通(R),服用剂量为舍尼通2次/d,1片/次,左氧氟沙星2次/d,0.1g/次;对照组方法同上,仅将舍尼通(R)换为安慰剂.所有患者均行入组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随访并行NIH-CPSI评分、EPS等检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结果治疗后4周和8周,试验组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3.34±2.45,4.33±3.13,排尿评分降低分别为2.22±1.79,2.77±2.04;对照组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2.28±2.42,3.30±3.29,排尿评分降低分别为1.24±1.67,1.83±2.25.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对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第4周和第8周疼痛和排尿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舍尼通(R)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能更有效地缓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