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影响BIS监测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机械通气患者BIS值的相关因素。方法:42例机械通气患者,BIS模块连续监测镇静深度48小时,记录患者镇静前后、每隔16小时的呼吸循环指标,BIS值、SAS评分,建立混合线形统计模型,评价BIS监测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PaO2、SPO2、FiO2等均对BIS值无影响,仅有PaCO2和SAS评分与BIS相关(P〈0.05)。结论:BIS模块监测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BIS值的变化与患者PaCO2及SAS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22.
张川  李孝锦  郑碧霞  曾薇 《华西医学》2009,(5):1133-1135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镇静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将53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BIS和主观评分进行镇静监测48h,设定SAS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评估临床指标如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给药率和肢体制动率的组间差异,评价BIS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均达镇静目标,BIS监测较常规镇静监测组机械通气时间(17.33±15.77dvs.39.83±56.33d)和ICU住院日(21.60±20.45dvs.41.67±55.81d)缩短,肢体制动率下降(40.70%vs.76.90%)(P〈0.05),但给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可以缩短ICU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GICU住院日,减少肢体制动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与主观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其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将重症监护病房(ICU)需要机械通气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定镇静目标为镇静一躁动评分(SAS)3~4分,分别用BIS(研究组,42例)和SAS(对照组,41例)监测患者的镇静深度,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前及镇静后每隔16 h的呼吸、循环指标和BIS、SAS、Ramsay 3种镇静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各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83例患者均达镇静目标,两组间呼吸、循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镇静后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较镇静前显著下降,脉搏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S值与主观评分间相关性良好,其中BIS与S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5),与Ramsay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50,P<0.05),SAS与Ramsay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08,P<0.05).结论 用BIS监测评估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简单方便、同步有效,是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的良好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