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7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地市级三级公立医院特点的绩效考核指标及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提升策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和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为导向,结合案例医院总体工作计划、财务预算和管理现状,根据平衡计分卡理论,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绩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且对治疗组进行心理剧治疗。对完成研究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测试,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结果: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治疗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均存在主效应(F=28.057~59.419,P〈0.01),对BPRS无主效应(F=1.445,P〉0.05);时间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和BPRS均存在主效应(F=260.298~1178.336,P〈0.01);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对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和BPRS均存在交互作用(F=5.435~146.604,P〈0.05)。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剧治疗、治疗前社会功能分数、总治疗时间、治疗后BPRS分数和性别对社会功能各因子分数增加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值=0.205~0.784、-0.141~-0.461,P〈0.05);治疗前BPRS分数、性别和心理剧治疗对BPRS分数减少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值=-0.269、0.244、0.685,P〈0.01)。③经协方差分析控制治疗前社会功能、BPRS分数、总治疗时间和性别的影响后,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及社会技能增加值高于对照组(P〈0.01);排除治疗前BPRS分数和性别的影响后,治疗组的BPRS减少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剧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受虐待小学生冲动性人格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BIS-11),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冲动性人格和受虐待情况.结果 受虐待者的无计划冲动性、动机冲动性和冲动性总分均高于未受虐待者[冲动性总分(40.39±10.68)分vs(30.34±10.26)分,t =5.96,P <0.01],男生的动机冲动性明显高于女生[(28.98±14.42)分vs(24.46±11.52)分,t =2.28,P <0.05].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和虐待总分与无计划冲动性、动机冲动性和冲动性总分呈正相关(r =0.337~0.514,P <0.01),忽视与冲动性人格所有因子和总分呈正相关(r =0.187~0.419,P <0.05或P <0.01),性虐待仅与动机冲动性呈正相关(r =0.192,P <0.05).情感虐待对无计划冲动性、动机冲动性和冲动性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185~0.395,t =1.975~5.589, P <0.05或P <0.01),忽视对无计划冲动性、注意冲动性和冲动性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272~0.294,t =3.037~3.756,P <0.01),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对动机冲动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213,t =3.025,P <0.01;Beta值=0.157,t =2.441,P <0.05).结论 小学生的冲动性人格与受虐待经历有关,儿童虐待对冲动性人格的形成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4.
李娇  鲁勇 《中国美容医学》2021,(4):58-60,158
目的:探讨口内外联合入路修复单侧微小型唇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例单侧微小型唇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口内外联合入路法进行微小型唇裂的修复,口内通过口腔前庭沟处切口进行口轮匝肌的重建修复,口外唇红部通过Z形切口纠正唇部畸形,上唇皮肤凹陷及鼻部畸形视情况进一步治疗.结果:4例患...  相似文献   
75.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极低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颅内出血(ICH)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了建库至2020年9月18日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发表的文献,并手动检索相关参考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较高质量文献,最后采用RevMan5.3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累计ICH人数790例,无ICH人数1 871例,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VLBWI和ELBWI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宫内窘迫或窒息(OR=2.52,95%CI:1.98~3.21)、应用机械通气(OR=3.35,95%CI:2.56~4.38)、机械通气时间>3 d(OR=10.29,95%CI:3.69~28.66)、凝血机制障碍(OR=3.42,95%CI:1.80~6.4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OR=3.79,95%CI:1.92~7.50),胎龄<29周(OR=2.45...  相似文献   
76.
针刺对痛觉迟钝大鼠痛阈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痛觉迟钝大鼠“后三里”腧穴对其痛阈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热水甩尾测痛方法筛选出痛觉迟钝大鼠,手针针刺其“后三里”腧穴,分别测定针刺前后的痛阈。结果:痛觉迟钝大鼠的“后三里”腧穴针刺前(10.46±0.60),针刺后(7.44±0.40),针刺前后痛阈差值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t=9.8850,P=0.0001)。结论:针刺“后三里”腧穴对痛觉迟钝大鼠的痛阈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精细化饮食管理方案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营养价值。方法选取本院92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管理方案,研究组实施精细化饮食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水平、饮食依从性评分、饮食相关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研究组的BMI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Hb、ALB、WBC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饮食相关症状评分显著降低,饮食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饮食管理方案能够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 探讨人格、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儿童期受虐待与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 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徐州市 3 所高校的 2 420 名大学生,使用焦 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进行评估。采用 Pearson 相关和多重线性 回归分析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的焦虑、抑郁与人格、社会支持、生活事件、虐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儿 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焦虑、抑郁形成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共发放问卷 2 4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 374 份, 有效回收率为 98.1%。结果 2 374 名大学生中,有 929 名(39.1%)在儿童期遭受过虐待。儿童期受 虐待大学生的 BDI 评分、SAS 评分与 PRCA 总分、ASLEC 评分、神经质评分呈正相关(r=0.366~0.632, P< 0.001),与 SSRS 总分、外向性评分、开放性评分、友善性评分和谨慎性评分呈负相关(r=-0.440~ -0.128,P< 0.001)。NEO-FFI-R 各分量表评分、SSRS 总分、ASLEC 评分、PRCA 总分两两之间存在相关 性(r=-0.515~-0.065、0.220~0.456;P< 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受虐待对大学生人格、生活 事件、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有直接影响(P< 0.05);人格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有直接影响 (P< 0.01);社会支持对生活事件有直接影响(P< 0.01),对焦虑、抑郁无直接影响;生活事件对焦虑、抑 郁有直接影响(P< 0.05)。模型的拟合指数中,卡方 / 自由度为 3.361,简约调整适配度指数为 0.648、简 约调整比较适配指数为 0.712、简约调整规准适配指数为 0.696;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 0.049,适配度 指数为 0.952,调整后适配度指数为 0.930;规准适配指数为 0.925、相对适配指数为 0.900、增量拟合指数 为 0.946、非规准适配指数为 0.928、比较适配指数为 0.946,模型适配度良好。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大学 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儿童期虐待和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之 间发挥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初次矫治手术中阴茎脱套分离(脱套)、切断尿道板(断板)、阴茎海绵体背侧白膜折叠(背折)和筋膜皮肤覆盖操作对阴茎长度的影响。方法以209例青春期前初次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0~97个月,平均31.7个月。于术前(n=209)、脱套后(n=152)、断板后(n=139)、背折后(n=170)、筋膜皮肤覆盖后(n=209),测量阴茎牵拉长度并比较操作前后长度差异。根据术中处理,将患者分为断板组及保板组、背折组及未折组,同时将保板组进一步分为背折亚组及未折亚组;比较组间阴茎长度差异,分析上述处理对阴茎长度的影响。对脱套、断板、背折及筋膜皮肤覆盖处理前后阴茎长度差值与成形尿道长度、阴茎静息背侧长度、阴茎静息腹侧长度、术前阴茎长度及脱套后阴茎弯曲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阴茎长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矫治术中脱套、断板后阴茎长度较前增加(P<0.05),背折、筋膜皮肤覆盖后缩短(P<0.05),所有操作完成后阴茎长度较术前增加(P<0.05)。断板组术后阴茎长度较术前增加(P<0.05),而保板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断板组术后阴茎增加长度大于保板组(P<0.05)。背折组术后阴茎长度较术前增加(P<0.05),未折组手术前后阴茎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茎增加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板组中,背折亚组与未折亚组组内手术前后阴茎长度比较,以及组间手术前后阴茎长度、术后阴茎增加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套、背折及筋膜皮肤覆盖后阴茎增加长度与成形尿道长度、阴茎静息背侧长度、阴茎静息腹侧长度、术前阴茎长度及脱套后阴茎弯曲度无相关(P>0.05);成形尿道长度及术前阴茎长度是断板后阴茎增加长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尿道下裂初次矫治手术中各主要操作均会改变阴茎长度,断板增加的阴茎长度不会被背折导致的短缩完全抵消,单纯背折处理对术后阴茎长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