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即错构瘤的临床特点、影像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51岁女性患者肝、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进行探讨.结果 腹部CT平扫示肝右叶一巨大低密度占位,增强扫描动静脉期自周缘向中心渐进性填充.两肾体积明显增大,呈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蜂巢状混杂密度,可见斑块状、条索状的脂肪密度,增强扫描正常皮髓结构消失,蜂巢壁明显强化,其内见未强化区,双肾动静脉明显受压、移位.结论 肝、肾错构瘤与肝、肾其它良性、恶性病变相比,影像表现较典型,但确诊多数只能通过病理组织学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对尿毒症患者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采用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方法 治疗30例尿毒症患者(HD+HP组),并与单纯HD治疗尿毒症患者31例(HD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骨痛、皮肤瘙痒、血压、食欲、睡眠等临床症状及尿素氮(BUN)、肌酐(SXr)、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两种方法 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结果 HD组、HD+HP组治疗后骨痛的缓解率分别为67.7%(21/31)、96.7%(29/30),皮肤瘙痒的缓解率分别为71.0%(22/31)、96.7%(29/30),HD+HP在缓解维持性透析患者的骨痛与皮肤瘙痒中显著优于单纯HD(P均<0.01);HD组治疗前后iPTH分别为(65.5±34.4)pmol/L和(57.1±21.4)pmol/L,HD+HP组治疗前后iPTH分别为(73.5±44.4)pmol/L和(19.1±17.4)pmol/L,单纯HD未能很好地清除iPTH(P>0.05),而HD+HP则可(P<0.05).结论 对于iPTH水平较高的维持性HD患者,可通过增加HP,达到更好地清除这些患者血中大、中、小分子毒素物质,从而降低肾性骨病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3.
下肢静脉病变的临床及血管造影表现(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病变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顺行性和逆行性下肢静脉造影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 1 0 0例。结果 :1 0 0例中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50例 (50 % ) ,单纯大隐静脉曲张 1 3例 (1 3%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 4例 (4%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闭塞 2 0例 (2 0 % ) ,其它 1 3例 (1 3% )中 ,静脉瘤 5例 (5% ) ,动静脉瘘3例 (3% ) ,静脉炎 2例 (2 % ) ,盆腔肿瘤压迫髂静脉 3例 (3% )。结论 :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通过造影可以了解下肢深浅静脉病变的范围、形态和程度 ,还可以了解瓣膜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间断开放引流对伤口引流量、输血需求及感染机会的影响.方法 选择TKA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D组和IOD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两组术后8 h伤口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含量,输血量,切口愈合情况(血肿形成、裂开、感染)进行比较,拔管时剪下切口引流管顶端的1 cm送检验科行细菌培养,并采用HSS评分系统行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个月及3个月).结果 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CSD组术后8 h伤口引流量、总引流量分别为(389.7±12.6)ml、(603.7±19.4)ml;IOD组分别为(226.8±19.4)ml、(413.5±16.4)ml(P<0.05).术后24 h血红蛋白含量CSD组(80.7±6.3)g/L,IOD组为(107.5±4.9)g/L(P=0.000).术后第1、3个月随访时.HSS评分CSD组为(83.5±4.8)、(86.8±4.7);IOD组为(82.6±6.3)、(87.7±5.2).两组患者均未输血治疗,无切口感染.拔出胶管引流顶端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间断开放引流管的方法,既能减少切口引流量,又不会增加伤口感染率及输血需求、同时不会对切口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不良影响,说明该方法效果好、简便易行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早期微小食管癌局部管壁病理生理运动效应征象。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3例手术病理证实早期微小食管癌,采用常规气钡双重造影,立位大小口吞钡相结合,多方位摄片法。结果:病变呈平坦型1例,微凹陷型4例,微隆起型6例,乳头型2例。13例患者做气钡双重造影均在病变局部见到"局限偏心性收缩波",只是不同病例类型此征象产生的程度、强度和长度不同。结论:局限性偏心性收缩波是早期微小食管癌极有价值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遵医嘱控制血糖水平;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时监测血糖等护理干预。并观察治疗和护理前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及护理3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和24h尿蛋白定量(24Upro)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中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延缓中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对豚鼠心肌细胞钾通道的影响。方法 :用内面向外膜片钳单通道记录法。结果 :Tet10 μmol·L-1时对钾通道影响不大 (P >0 .0 5 ) ,2 0 ,30 μmol·L-1使开放概率分别由药前的 0 .775± 0 .35 6降至 0 .2 31± 0 .2 73和 0 .2 2 1± 0 .2 30 ;变化幅度 (% )为 - 6 9.13± 2 9.6和 - 74 .93± 2 3.6 3(P <0 .0 5 )。结论 :一定浓度下Tet对心肌细胞钾通道具有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应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及妇科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液灌肠联合妇科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3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5例,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及妇科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率高,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0.
输尿管囊肿的临床及X线表现(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天性输尿管口狭窄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 ,使输尿管下端形成一个囊肿或囊样扩张。此病发病率低。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输尿管囊肿 12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输尿管囊肿的临床及X线表现 ,目的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1 资料与方法男 7例 ,女 5例 ;年龄最大 5 1岁 ,最小 4岁 ,平均 3 0岁。 12例中 ,腰痛、腰部胀满不适 7例 ,尿频、尿痛、尿急、尿线中断 3例 ,排尿困难及尿失禁 1例 ,尿常规检测RBC +~ + + +者 4例。病程 1周~ 4年。 12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及腹部平片检查 ,膀胱造影 5例 ,逆行肾盂造影 2例。全部病例均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