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对医患纠纷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76岁。因门静脉高压症于2006-11-10收住消化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经普外科会诊,转入本科,经充分术前准备,于2006-11-14在全麻下行脾切除、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顺利,手术后给补液、抗炎、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支持治疗,腹带固定刀口,做好各项术后护理,注意观察各引流管液的量、染色、性状,术后腹腔引流液较多,每24h1500~2000ml,持续1周以上,术后第10天8:00患者突然刀口裂开,立即去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刀口张力缝合术,手术后加强医疗及护理,患者及家属对刀口裂开理解,并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L3)椎弓根螺钉最佳钉道位置。方法:选取50例(男30例,女20例)正常成人的腰椎CT扫描数据,通过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建立仿真椎体模型,获取L3椎弓根轴线及最小截面的中心点M。通过"人字嵴"确定进钉点N1并与中心点M点连线模拟钉道T1,"交点法"确定进钉点N2并与中心点M连线模拟螺钉钉道T2,分析模型中钉道位置及角度。8例腰椎骨折患者术前参考仿真钉道设计手术方案,并行螺钉置入,术后观察螺钉位置情况。结果:MIMICS上测量L3椎弓根横径(9.57±0.98)mm,矢径(14.89±0.78)mm。T1钉道与椎体水平面夹角1.5°±1.0°,矢状位夹角12.0°±1.5°;T2钉道与椎体水平面夹角3.0°±1.0°,矢状位夹角10°±1.5°。8例患者应用MIMICS设计钉道方案行腰椎后路固定术,术后影像学显示螺钉位置良好。结论:MIMICS能够精确测量椎弓根各项参数,根据其测量数据设计钉道方案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内镜对大肠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82例经内镜检查诊断为大肠腺癌的临床资料及其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内镜征象的病理基础。结果病理回报腺癌118例,黏液腺癌20例,印戒细胞癌15例,鳞癌17例,类癌6例,息肉6例。内镜对大肠腺癌诊断符合率为100%;镜下腺癌的主要征象对病理的诊断敏感性86.8%。结论内镜下腺癌的典型性征象对大肠腺癌的诊断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痛静脉注射对化疗患者血管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72例需要静脉应用化疗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都用常规方法给予静脉滴注化疗药物,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静脉输液方法进行化疗。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0天,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分别对两组患者四肢血管显露、血管弹性、化疗性静脉炎、皮肤颜色、局部疼痛、肿胀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第10天时,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穿刺部位血管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化疗至第10天时,穿刺部位血管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痛静脉静脉输液法对减轻化疗患者的血管损害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CTPA)结合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对肺栓塞(PE)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经CTPA及DEPI扫描确诊的PE患者25例,均行抗凝及溶栓治疗,治疗后复查CTPA及DEPI,对比治疗前后肺灌注图像及CTPA上肺血管内栓子分支的数目及类型。结果 25例患者经治疗后16例治愈,9例好转;与治疗前相比,治愈者在CTPA上表现为栓子消失,在DEPI上表现为肺组织灌注良好,无缺损及稀疏;好转者则在CTPA上表现为栓子数目减少或栓塞类型由完全栓塞变为部分栓塞,在DEPI上表现为原肺组织灌注缺损或稀疏区域减少;治疗前后肺组织灌注量CT值(HU)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结合DEPI可作为评价PE治疗效果的良好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因反复胸闷,心前区疼痛来本院就诊.既往:吸烟史20年,糖尿病史10年.患者4年前曾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自服用速效救心丸无效而急诊入院治疗.体格检查:血压150/80mmHg,心前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未见异常;空腹血糖7.3mmol/l;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30mm,左室舒张末内径46mm,射血分数63%;ECT提示下壁灌注减低;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未见异常,左室造影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枕颈部疾病由于靠近延髓,与椎动脉关系密切,手术难度及风险都很大,在枕颈交界处的病变中常常合并有骨性结构及血管的变异情况,因此术前应对局部的解剖结构有详细的了解及判断,从而减少并发症及副损伤。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层薄、图像分辨率高、各项同性等技术优势,加上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特别是64层以上螺旋CT的出现,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椎动脉造影,观察、测量椎动脉枕部走行、直径,及周围毗邻关系的测量研究;了解局部解剖关系及变异,特别是创伤患者可明确提供骨折情况,及与椎动脉解剖关系,为颈枕部手术提供解剖形态依据,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AI )对肺结节的检出及定性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20—2021年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肺结节病例库中的355例患者[女性205例、男性150例, 年龄(55.1±12.2)岁]的肺部CT图像并导入AI系统。将AI与3名初级职称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2名中级职称医师按照双盲原则对CT图像进行审核, 并以2名中级职称医师的一致性意见作为真结节诊断的参考标准, 比较AI与初级职称医师对肺结节检出的灵敏度。105例患者于术前CT引导下行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肺组织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AI与副主任医师对肺结节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355例患者的CT图像中共检出真结节1 072个, 其中AI共检出真结节1 063个, 漏诊9个, 其灵敏度为99.16%(1 063/1 072);初级职称医师共检出真结节1 009个, 漏诊63个, 其灵敏度为94.12%(1 009/1 072)。在肺结节检出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由责任护士负责从入院到出院至术后随访的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满意度、患肢功能恢复、心理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信必可都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AECOPD患者130例按用药情况分为莫西沙星组42例,信必可都保组41例和联合组47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清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莫西沙星组和信必可都保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PaO2、IgG、IgA、IgM升高,PaCO2、COX-2、PGE2降低(P<0.05),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莫西沙星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AECOPD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