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97~2003年,我院采用CT导引立体定向开颅手术治疗脑深部病变患者36例,与同期行常规开颅治疗的41例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 7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骨折组及非骨折组,分别测定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及骨密度并比较。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组患者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非骨折组,其差异有显著性;而两者骨密度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以作为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镜下静脉输液针注射法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将2012年4-8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纳米碳组患者术中采用腔镜下静脉输液针注射法在肿瘤周围浆膜下注射纳米碳后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常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检获情况,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纳米碳组检出淋巴结(31.7±7.6)枚/例,多于对照组(19.8±6.1)枚/例(P<0.05);纳米碳组微小淋巴结(小于5 mm)检出率为61.0%(386/633),高于对照组43.3%(171/395)(P<0.01);纳米碳组淋巴结检出时间(23.5±4.8) min,短于对照组(32.6±5.5) min(P<0.05);纳米碳组淋巴结黑染率为61.9%(392/633),黑染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3.0%(90/392),高于未黑染淋巴结的6.2%(15/241)和对照组的15.7%(62/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有纳米碳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胃癌根治术中腔镜下静脉输液针注射法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可提高淋巴结检出率,尤其是微小淋巴结的检出。  相似文献   
14.
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远端胃癌 D2根治术开展初期的一大难题。笔者结合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多年来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的经验和体会,针对该术式过程中可能出血的部位、原因及处理策略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保持良好的显露、遵循正确的层面、进行精细的解剖、合理使用能量器械以及小心提防各种血管变异,是防治术中出血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与腹腔镜辅助的胃癌根治术相比较,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全腔镜下行消化道重建,切口更小,拥有更佳的观察和操作视野,且对于病灶较大、位置较高及肥胖患者仍然适用。近期,一些学者进行了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尝试,但何种术式更佳尚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综述了目前全腹腔镜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腔内吻合方式的进展,着重于介绍其重建技巧及适应证。目前报道的全腹腔镜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行消化道重建均是采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而实现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的重建技术各有利弊。术者应根据肿瘤位置、食管管径大小及个人特长等情况选择,以期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 MRI)显示隐性骨折的敏感序列。方法选择隐性骨折患者150例,外伤后24 h内行X线检查未见明确骨折,X线检查后6 h~7 d行MRI检查。观察各扫描序列SE T1WI、FSE T2WI及STIR中骨挫伤、隐性骨折线的信号表现,并将信号强度分级。结果骨挫伤信号改变以STIR序列显示最佳,STIR与T1WI、T2W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1)。四肢关节与脊柱骨折线信号表现不同,四肢关节骨折线以T1WI序列显示最佳,脊柱骨折线以STIR序列显示最佳,T1WI与STI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IR应作为隐性骨折首选成像序列,便于先发现病变,对发现骨挫伤者应重点结合T1 WI序列观察有无隐性骨折线,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临床应用解剖角度重新认识甲状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解剖特点,为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的手术范围、入路层面等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剖依据。  方法 5具10侧标本,对甲状腺周围筋膜和筋膜间隙进行观察;1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解剖验证观察。  结果 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两层,两层之间是脂肪淋巴组织及甲状腺下静脉等;气管前间隙是气管前筋膜后层与气管之间的无血管的间隙。气管旁脂肪组织与气管前脂肪组织相延续,甲状腺血管、淋巴系统走行其中。气管旁、气管前脂肪淋巴组织前后均有一层筋膜覆盖,前后筋膜在外侧与血管鞘相融合,并开口于甲状腺血管根部,内侧与甲状腺相连,其结构与功能均类似肠系膜。气管旁脂肪组织在前方与甲状腺之间存在一间隙,后方与椎前筋膜之间存在一间隙。  结论 甲状腺有系膜且呈“U”分布于气管前及气管旁。甲状腺系膜切除能达到彻底清扫中央区淋巴组织的目的。甲状腺系膜与脏器之间的筋膜间隙是进行手术操作的外科平面。  相似文献   
18.
李国新  李丽  万先佳 《腹部外科》2006,19(4):203-203
例1:女性,56岁。病人有右上腹痛史多年。此次因右上腹脓肿切开排脓4周不愈入院。体检:营养一般,皮肤、巩膜无黄疸。右上腹肋下见炎性侵润性伤口,探查伤口掏出少量泥沙样胆结石及胆汁。经对症治疗后择期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粘连、包裹。分离后见胆囊肿大,壁肥厚,胆囊底与腹壁粘连并相通成瘘。胆囊内充满结石,胆囊管僵硬、变细,呈裂隙状未闭塞。胆总管稍增粗,通畅,未发现结石。切除胆囊及腹壁瘘,行胆总管T管引流。腹壁瘘处缝合腹膜和肌层,敞开皮下,渐愈合。取出结石呈褐色,约鸡蛋大,易碎,在相当胆囊底处已被掏刮部分缺失、毛糙。例2:男性,46…  相似文献   
19.
李国新  李丽  徐永芬 《腹部外科》2006,19(6):372-372
在进行腹部小切口手术操作时,常感打结操作受到限制,尤其是深部打结。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用于深部手术的打结器,用于腹部小切口手术及在不利于手指打结的情况下使用。自1990年~2005年我们采用此种深部打结器共进行腹部小切口手术15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本组共156例。其中,胆囊切除术60例:男性2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29.6岁;慢性胆囊炎46例,慢性胆囊炎伴急性发作14例。阑尾手术96例:平均年龄为31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2例。术前常规准备,无手术禁忌的病例作为腹部小切口手术的选择病例。2…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治疗首选,但Dukes A/B期患者尽管进行了根治术后仍有约30%患者癌肿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有研究表明淋巴结转移的出现使五年生存率降低20%~30%,但大量研究表明辅助治疗可以降低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病死率。一项全球范围的多中心的研究表明,有效的辅助治疗能使Dukes B/C患者的死亡率降低达22%,而Dukes C期的患者3年生存率则从64%提高到76%。如何早期获得淋巴结转移的确切信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肿瘤分期、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以及预后判断。然而按传统的方法,对标本的所有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来发现有无转移灶是费时、费力、不实用的。通过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快速、准确发现微转移灶,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以指导后续治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技术的发展及目前在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