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为探索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Resin,SAR)协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离体细粒棘球绦蚴原头节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原头节悬液(每mL含有2 000个原头节),分为4组:I组(仅原头节悬液)、Ⅱ组:仅SAR组( 0.01 gSAR)、III组(单纯HIFU照射)、IV组(HIFU照射+ 0.01gSAR)、Ⅴ组(HIFU照射+ 0.1 gSAR)。以声功率为100 w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30 s,辐照后悬液涂片进行台盼兰及经冰冻切片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原头节形态学改变,并用半定量方法检测原头节内细胞的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当超声剂量一定时,原头节的形态改变与SAR剂量有正效应关系,SAR量越大,其破坏程度越高。正常原头节透亮、外形完整,各实验组原头节深染或结构崩解。单纯HIFU照射组在作用60 s时,原头节死亡率为80.1%;HIFU结合不同量SAR两组原头节在HIFU作用10 s时,其死亡率分别为87.82%和89.1%。加入SAR后再经过HIFU照射各组原头节内细胞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明显低于单纯超声组(P<0.05),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物产。结论SAR能增加HIFU辐照对原头节的急性杀伤作用,使原头节内细胞的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低降低,从而影响其活力。  相似文献   
152.
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兔肝脏的剂量及二维超声实时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兔肝脏的剂量和二维超声实时监控的可行性.方法:HIFU发射功率、工作频率、辐照深度恒定,以HIFU定点损伤40例兔肝脏,二维超声实时观察损伤靶区的回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测量回声变化的范围,解剖测量损伤靶区凝固性坏死区的大小,留取凝固性坏死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HIFU体外辐照兔肝脏可在靶区形成凝固性坏死,能效因子为9.22±1.57J/mm3,靶区的回声增强,凝固性坏死体积、最大剖面面积与二维超声测量的回声增强区体积、面积呈线性关系.结论:HIFU损伤组织的剂量需大量的实验研究,二维超声可实时监控凝固性坏死的出现,并可预测凝固性坏死体积大小.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比较不同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方式损伤离体灌注猪肝靶区临近含较大血管时的损伤情况,为临床应用
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离体猪肝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的体外循环灌注模型,在B超引导下选择直径为4 mm血管,于血管方向离管
壁3 mm位置给予相同剂量PHIFU辐照。实验组选择脉冲波,对照组用连续波,辐照结束后观察声通道血管及靶区损伤情况,
并取血管与靶区处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PHIFU相同剂量辐照声通道内含4 mm大血管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声通道血管均
未见损伤,两组凝固性坏死体积比较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坏死体积大于对照组。声通道血管进行HE染色、血管弹力纤维
和胶原纤维染色显示没有损伤,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差别(P>0.05)。结论当靶区临近含有较大血管时,脉冲辐照能够提高
HIFU治疗效率,有效的形成损伤,且不会损伤血管。
  相似文献   
154.
目的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及化疗药物(吉西他滨)作用于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评估HIFU及化疗对异位移
植瘤的疗效。方法构建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设定为HIFU组,化疗组,HIFU联合化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每周测量
肿瘤长径、短径、共观察5周,绘制肿瘤曲线,计算抑瘤率,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治疗组肿瘤体积差异显著(P<0.01),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差异最显著为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P<
0.001)。HIFU联合化疗组抑瘤率最明显,与单化疗及单HIFU组差异显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在联合组水平最低,对
照组水平最高。结论HIFU治疗胰腺癌异位移植瘤疗效确切,能明显延缓肿瘤进展,HIFU联合化疗为最佳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5.
变;HE染色和血管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染色结果显示,声通道血管均未见损伤.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差别.结论 HIFU联合SonoVue辐照肝脏组织不会对声通道血管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动物体内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采自感染包虫病羊肝内棘球蚴的原头节接种小鼠腹腔,建立小鼠棘球蚴病模型。用HIFU照射小鼠腹腔棘球蚴,以肉眼、光镜及电镜观察HIFU杀伤棘球蚴的破坏作用,对照组予以普通超声照射。结果HIFU对棘球蚴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随着HIFU照射时间延长,肉眼观察见棘球蚴囊塌陷变瘪。光镜观察见囊壁撕裂、生发层细胞脱落、细胞层变薄甚至消失,角皮层变薄,但层状结构未中断。扫描电镜显示生发层细胞脱落明显,角皮层板状结构疏松;透射电镜显示生发层细胞脱落、细胞间隙增宽,角皮层未见明显破坏;对照组棘球蚴囊壁结构完整。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破坏小鼠体内棘球蚴,使棘球蚴的生发层损伤,但角皮层仍然完整。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HIFU的生物学焦域形态及变化规律及其在HIFU治疗剂量研究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离体牛肝、肾、肌肉组织及活体猪肝、肾、腿的生物学焦域形态及变化规律.结果本研究发现,生物学焦域形态可为椭圆形,长轴与短轴比为2~31,它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声学焦域;通过点、线、面、体的组合,可以达到对不同大小、形状的组织进行完全性覆盖的目的.HIFU的生物学焦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组织结构、功能与辐照深度的影响尤为明显.结论生物学焦域是以声学焦域的形态、大小为基础,是声强、辐照时间、辐照深度、组织结构及功能状态(血液灌注速率、生理性位移等)的函数.这为体外"切除”肿瘤提供了基本单元,也是HIFU治疗剂量学的理论基础.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164-168  相似文献   
158.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上开发的定量测量肠系膜毛 细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所测参数与文献报道相符,从 而使微循环观察研究更为客观、精确和可靠。在微循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具有较 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探讨相同辐照剂量的连续高强度聚焦超声(CHIFU)与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差异,以及占空比对PHIFU生物学效应影响.方法 选取12块新鲜离体牛肝组织,采用定点点打方式辐照,设置辐照功率为300W,辐照深度为20mm,脉冲组(PHIFU组)按占空比分为1~5组,占空比及相应辐照时间分别为5%、120 s,10%、60 s,20%、30 s,50%、12 s和75%、8 s;对照组(CHIFU组)辐照时间设为6 s.辐照过程中通过MRI监测各辐照焦点温度,辐照后切开牛肝组织、观察靶区形态,测算坏死体积.结果 辐照过程中对照组、脉冲3~5组最高温度分别为(95.60±11.50)℃、(89.60±12.60)℃、(89.90±12.10)℃和(94.10±9.70)℃,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靶区组织为灰白色凝固性坏死;脉冲1、2组最高温度分别为(53.30±3.90)℃和(56.70±4.10)℃(P>0.05),靶区组织呈空洞状损伤.结论 CHIFU与高占空比PHIFU易形成热效应、造成靶区组织凝固性坏死,低占空比PHIFU主要通过非热效应造成靶区组织空洞状损伤,PHIFU辐照中占空比的大小对组织坏死体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0.
目的为探索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Resin,SAR)协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离体细粒棘球绦蚴原头节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原头节悬液(每mL含有2 000个原头节),分为4组:I组(仅原头节悬液)、Ⅱ组:仅SAR组(0.01gSAR)、III组(单纯HIFU照射)、IV组(HIFU照射+0.01gSAR)、Ⅴ组(HIFU照射+0.1gSAR)。以声功率为100w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30s,辐照后悬液涂片进行台盼兰及经冰冻切片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原头节形态学改变,并用半定量方法检测原头节内细胞的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当超声剂量一定时,原头节的形态改变与SAR剂量有正效应关系,SAR量越大,其破坏程度越高。正常原头节透亮、外形完整,各实验组原头节深染或结构崩解。单纯HIFU照射组在作用60s时,原头节死亡率为80.1%;HIFU结合不同量SAR两组原头节在HIFU作用10s时,其死亡率分别为87.82%和89.1%。加入SAR后再经过HIFU照射各组原头节内细胞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明显低于单纯超声组(P<0.05),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物产。结论 SAR能增加HIFU辐照对原头节的急性杀伤作用,使原头节内细胞的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低降低,从而影响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