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目的]明确胼胝体在健侧C7移位术后跨大脑两半球功能重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健侧C7移位模型术后和胼胝体切断术后3个月、5个月、7个月、10个月共9组。采用运动皮层内微电极电刺激技术,定量评价大鼠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在双侧初级运动皮层(MI)内的可塑性变化。[结果]健侧C7移位正中神经术后3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在双侧MI均未出现,术后5个月则仅出现于患肢同侧MI,术后7个月在双侧MI均出现,术后10个月则只出现于对侧MI。而胼胝体切断术后5、7和10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均只出现于患肢同侧MI。[结论]在健侧C7移位大鼠模型上证实术后10个月内运动皮层出现了跨大脑两半球的功能重组,胼胝体在该重组中起关键的通道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占玉  丁振灿 《山东医药》2005,45(19):87-87
患者男,28岁。因阵发性腹痛3d,于2004年3月就诊。患者最初为腹部轻微绞痛,呈阵发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门诊以急性胃炎给予胃必治治疗后,疼痛缓解,但在门诊观察过程中突然出现剧烈而持续的中上腹痛,并腹泻2次,水样便,故住院。入院后患者症状很快消失,自述前几天有咳嗽、咳痰,进食稍减少,未食用生冷食物,无近期外出旅游史。否认高凝状态、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个人和家族史。查体:T37.2℃,P75次/min,R20次/min,BPl50/70mmHg。神志清,精神稍差,自主体位,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肺呼吸动度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侧颈7移位至患侧正中神经术后初级运动皮层跨大脑两半球功能重组的时程,初步探讨该重组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正常对照组(1个组),加左侧全臂丛根性撕脱模型和右侧(健侧)颈7移位模型两组在术后3个月、5个月、7个月、10个月共8个时间组,每组5只。采用运动皮层内微电极电刺激技术,定量评价成年大鼠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在双侧初级运动皮层(初级运动皮层,MI)内的可塑性变化。结果在双侧MI电刺激:(1)正常对照组:一侧肢体的正中神经代表区只在其对侧MI出现。(2)左侧全臂丛根性撕脱模型:在术后3~10个月,患肢的正中神经代表区在双侧MI均能被诱发出来。(3)健侧颈7移位模型:术后3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在双侧MI均未出现。术后5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仅出现于患肢同侧MI。术后7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在双侧MI均出现。术后10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只出现于患肢对侧MI,代表区面积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且仍位于原前肢代表区。结论在健侧颈7移位成年大鼠模型上证实,在术后10个月初级运动皮层出现了跨大脑两半球的功能重组,并初步探讨了其可能的中枢机制。发现了成年哺乳动物周围神经解剖通路改变后发生跨大脑半球功能重组的脑电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挤压伤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的肌肉丰富部位受到长时间挤压后,出现缺血、缺氧、变性、坏死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并由此引发以急性肾脏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15.
Pilon骨折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骨折之一,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骨折粉碎程度高,软组织损伤重,手术切口容易出现皮肤和软组织坏死、感染及裂开等并发症.很多Pilon骨折患者合并腓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常需要做双切口,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该文结合参考文献及作者临床工作经验,对如何处理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闭合性Pilon骨折双切口...  相似文献   
16.
胰岛细胞抗体 (ICAs)是Ⅰ型糖尿病的特征之一 ,包括多种形式 ,主要有IA 2、GAD 6 5抗体等 ,本文旨在研究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IA 2、GAD 6 5抗体亚型及克隆性是否存在差异。设计与方法 对 485名欧洲人进行IA 2、GAD 6 5抗体亚型及克隆性测定 ,研究对象分 4组 :5 2例新近诊断的 1型糖尿病患者 (年龄 5 36岁 ,平均 2 0岁 ,女性 18例 ) ;199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年龄 30 71岁 ,平均 5 7岁 ,女性 10 1例 ,平均病程 4年 ) ;34例 1型糖尿病高危双生子 (父 /母为 1型糖尿病 ) ;2 0 0例健康对照者 (年龄 1471岁 ,平均 2 9岁 …  相似文献   
17.
背景:Marfan综合征脊柱侧弯患者一般年龄较小,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侧弯畸形进展较快,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由于许多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这又给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目的:观察CD矫正法重建Marfan综合征患者脊柱功能效果。设计:患者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9-05/2003-0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骨科收治严重脊柱侧弯的Marfan综合征患者8例。单侧弯2例,双侧弯6例,Cobb角平均为88°,4例心肺功能轻度不全,2例心肺功能中度不全。方法:患者全麻下采取俯卧位,定位后取后路正中切口,骨膜下剥离椎旁肌显露棘突椎板直至横突根部,应用CD矫正法(如CD,CD-Horison,TSRH,USS等),在脊椎的多个节段置钩或钉。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术后Cobb角、身高、植骨融合和心肺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8例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发生感染。脊柱侧弯均得到了有效矫治,身高增加5~8cm,患者术后心肺功能恢复满意,植骨均得以融合,校正后丢失的Cobb角度少于25°。结论:CD矫正法在矫正侧弯的同时可有效矫正合并有旋转畸形者,而且撑开力大,为多节段框架式固定,撑开张力较平均分布,不易发生脱钩,折棒等并发症。采用了选择性的多节段固定和去旋转力,三维纠正效果好,可满意重建躯干平衡、防止术后失偿、并发症少、融合率高、纠正丢失少、术后不需外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脊柱侧弯并发Chiari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并发Ch iari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2例脊柱侧弯并发Ch iari畸形的患者,其中有7例同时伴有脊髓空洞症,所有患者均先由神经外科行枕大孔扩大成形术或空洞分流术,二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结果]Cobb s角术前平均71,°术后平均24°,矫正率为66%。脊柱矫形术后随访1~4 a,平均2.4 a,没有发生脱钩、断钉及假关节现象;没有出现新的神经损害表现;感觉障碍及腹壁浅反射减弱的症状没有加重。[结论]对于脊柱侧弯并发Ch 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的患者,术前应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先进行枕大孔扩大成形术或空洞分流术,二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可以减少脊柱侧弯矫形时引起的神经损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一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双侧初级体感皮层可塑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6组,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1d、7d、1个月、3个月、1年共5个时间组,每组5只。采用体感皮层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记录法,定量评价一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双侧初级体感皮层(Sm1)可塑性变化的时程。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段电刺激患爪正中神经支配区,在双侧Sm1均未诱发出SEP。电刺激健侧前爪正中神经支配区,在健爪同侧Sm1未记录到SEP,只在其对侧Sm1记录到SEP;但不同时间段的SEP位点数目均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成年大鼠的初级体感皮层仍具有可塑性,一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诱发了双侧Sm1动态的功能重组。两大脑半球相对应的同位区域之间存在着维持半球间平衡和协调的特殊机制。健侧前爪体感代表区的扩大可提高健爪的感觉辨别能力,以部分代偿患肢感觉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20.
地震导致的挤压综合征一旦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mnltiple organ failure,MOF)则预后非常差,死亡率极高[1].对挤压综合征及时和有效的救治是目前急救医学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