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9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价个体化的反馈教学方法在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3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个体化的反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双向评估成绩,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 全部60名学生均完成了外科学总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训练.在第一次教学评估中,两组学生的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1.2±11.6)分和(84.4±9.0)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7);在外科学总论结业考核中,实验组学生的实践操作考试成绩为(87.1±3.6)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3.9±5.5)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73.1±7.7)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0.1±11.5)分,双向评估成绩实验组学生高于对照组,但是这两项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的反馈教学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2.
活体肾移植血管重建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活体肾移植血管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11月共行活体肾移植69例,供者手术均采用十一肋间小切口开放手术.58例单支肾动脉除2例外均采用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重建血管,用4 mm打孔器作髂外动脉开口;6例副肾动脉分别采用原位(肾下极副肾动脉)或离体腹壁下动脉(肾上极副肾动脉)重建血管;3例双支肾动脉根据两支动脉口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重建血管;2例3支肾动脉采用受者离体髂内动脉重建血管.结扎多支肾静脉中较小的肾静脉只吻合其较大的主干,当两支肾静脉口径相近时,则将其整形为一个开口后吻合.结果 所有血管吻合均一次完成,开放血流时吻合口均通畅;所有供者和受者术后均恢复顺利,受者未发生血管重建相关并发症;随访1个月~3年,供受者均存活, 受者除1例血肌酐250~300 μmol/L外,68例血肌酐维持在70~150 μmol/L.结论 该活体肾移植血管重建方式安全、实用、操作方便,多支供肾动脉及多支供肾静脉均能较好重建,移植肾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3.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技术难点及对策。方法2006年9月~2008年5月,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91例。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方法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同。施行右肺上叶切除21例,右肺中叶切除12例,右肺下叶切除20例,左肺上叶切除18例,左肺下叶切除20例。结果中转开胸2例。全胸腔镜下完成的89例手术时间(185.8±52.9)min(60~300min);术中出血量50~650ml,平均213.2ml;胸腔引流时间(6.9±2.9)d;术后住院(9.4±3.2)d。乳糜胸1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随访原发肺癌中2例分别于术后15、3个月发生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是需要把握适应证并熟练掌握处理血管和清扫淋巴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内镜甲状腺手术CO2充气对机体病理生理的影响,探讨CO2充气内镜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动物颈部灌注CO2气体压力及其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实验,检测动物在术前、术中30、60 min和手术结束各时段心率(HR)、呼吸频率(BR)、PH、PaO2、PaCO2和BE.依据CO2气体灌注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基础,分析经前胸壁入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31例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6mmHg CO2(1 mmHg=0.133 kPa)充气压力建立操作空间,实验动物的BR、HR、PH、PaO2、PaCO2和BE在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应用12 mmHg CO2充气压力建立操作空间,实验动物的BR、HR、PH、PaO2、PaCO2和BE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甲状腺部分切除加例,甲状腺次全切11例.平均手术时间113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 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83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术后无喉上、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无高碳酸血症出现.所有病例随访1~10个月均无不适.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掌握其并发症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完善相应的围手术期处置,临床上将CO2气体灌注压力控制在4~6 mmHg,进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微创、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后重度肺部感染并发消化道穿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为男性,43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后2个月,因咳嗽、发热1周入院.入院检查,移植肾质地及大小均正常,右侧肺部呼吸音较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WBC为20.4×109/L,中性粒细胞为0.84,血肌酐(Cr)为149 μmol/L,尿素氮(BUN)为10.8 mmol/L,尿酸为515 μmol/L;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感染,呈毛玻璃样改变.入院后第3天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低于0.90,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诊断为肺卡氏肺囊虫和细菌混合感染,给予磺胺甲噁唑(SMZ)、更昔洛韦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并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NIP)治疗,同时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并采用呼吸机无创通气支持(PSV模式).  相似文献   
106.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原位肝移植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后果常常是致命的,其抢救方案有多种,包括溶栓、取栓后再吻合、介入血管成形和再移植等.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在无其他血管移植物可用的紧急情况下,利用受者的自身桡动脉作血管移植物,重建肝动脉血供,成功地挽救了移植肝及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7.
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大气道疾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气道良、恶性疾病的效果,探讨其在大气道内疾病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 2002年9月至2007年11月共为44例大气道疾病患者施行硬质气管镜手术,其中原发性气管肿瘤23例,气管肿瘤术后复发2例,其他病变压迫气管11例,外伤后瘢痕形成4例,异物3例,术后肉芽肿形成1例.窄蒂的良性肿瘤行内镜下完全切除;可切除的肿瘤在硬质气管镜下清除肿瘤后开胸行气管部分切除吻合;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或外压性病变,进行气道疏通或放置支架.结果 病变位于气管19例,隆突4例,左主支气管11例,右主支气管10例.良性病变17例,恶性病变27例.共进行54次手术,其中肿瘤根治性切除17次,气道疏通18次,瘢痕清除8次,异物取出3次,支架放置或取出8次.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轻微并发症3例.术后良性病变患者随访16例,失访1例,除3例气管外伤后瘢痕形成外,其余13例随访4~44个月,平均23.0个月,均无复发;恶性病变患者随访23例,失访4例,随访时间5~58个月,平均27.1个月,7例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随访均超过1年,仍无瘤生存,无复发;其他患者随访1个月以上,效果满意.结论 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大气道内病变安全、可靠,效果确实,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8.
患者男,18岁,因间断咳嗽伴右胸部隐痛,发现右肺上叶巨大肿物9个月,于2006年2月20日收住院。此前,患者先后就诊于国内多家大型医院,但均未能明确诊断,曾行经皮肿物穿刺活检,结果显示:少许血管、结缔组织、骨骼肌和血块,畸胎瘤可能性大。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右肺上叶支气管外压性改变,余未见异常。胸部CT表现:右上胸腔巨大肿块影,直径约18cm,密度不均,肿块部分边缘清晰,其余部分与侧胸壁、胸膜顶及纵隔粘连,界限不清,侵及并阻塞右肺动脉主干,纵隔内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及气管。肿块内部可见成堆的不规则斑块状钙化。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 探讨当归、莪术与延胡索相互配伍对其活血、利气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动脉条试验,分别给予当归、莪术、延胡索及其配伍样品的乙醇提取物,观察离体胸主动脉条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结果 当归和延胡索对NE引起的动脉条收缩有解痉作用,莪术仅在大剂量下有作用,当归与莪术配伍和当归与延胡索配伍拮抗NE收缩动脉作用下降,延胡索与莪术配伍拮抗NE作用弱于延胡索, 3者配伍有显著抑制NE的作用,作用强度大于各供试样品,阿魏酸与延胡索乙素是抑制NE收缩动脉的活性物质。结论 3者俩俩配伍并不使其抑制NE作用增强, 3者配伍可产生最佳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