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整形美容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沿Langer皮肤分裂线选择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属支缝扎、主干自下而上抽除、细致的缝合切口等。结果术中出血少,平均住院7d,术后皮肤瘢痕纤细,无复发。结论将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除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彻底治疗外,还可以获得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5年2月至2002年6月25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PGS发生率为4.86%,一般发生于术后6~10d,12例均经非手术治愈,15d恢复1例,16d恢复3例,18d恢复4例,21d恢复3例,27d恢复1例。结论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2年-2004年对58例胃窦癌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后随机采用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重建消化道组26例(研究组),B illrothⅡ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组32例(对照组)。术后6个月对胃存贮量、胃排空时间、胆汁反流的发生率、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体重变化及术后5年内胃癌复发率及复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胃存贮量增加、胃排空时间延长,胆汁反流、胃黏膜充血炎症的发生率降低,体重增加明显,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减低,术后复发时间延长。结论:带蒂回盲肠间置代幽门术是胃窦癌患者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后的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 ,并对其科学性进行讨论。方法 :报告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6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 49例 ,直疝 3例 ,均用Perfix充填物及Bard补片行疝修补术。结果 :5 2例全部治愈 ,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老年人腹股沟疝均可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该技术操作简便 ,损伤轻 ,复发率低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朱新兵  胡尊朋  李凤苍 《吉林医学》2013,(20):4094-4095
目的:总结紧密触压型气囊肛门管在直肠急性大出血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1例直肠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用紧密触压型气囊肛门管后止血效果资料。结果:21例患者出血症状在术后很快得到制止,无再发出血。结论:紧密触压型气囊肛门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李凤苍  王瑞民 《腹部外科》1998,11(6):266-267
总结乙状结肠扭转急诊行乙状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的经验体会。报告乙状结肠扭转13例,均行乙状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全部治愈。指出乙状结肠切除是防止乙状结肠扭转复发的根本手术,分析讨论了选择合适患者、结肠彻底灌洗、保护系膜血管、行开放式吻合及间断缝合等在结肠一期吻合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经手术治疗的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术中探查发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皆有长期服用激素史,首发症状及体征表现为突发性腹痛,全腹压痛,腹肌不紧,腹腔穿刺阳性,术中见穿孔部位在乙状结肠对系膜缘,大网膜不向病灶区包绕粘堵,手术均采用近端结肠造瘘、远端关闭的术式.结论:对有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人出现突发腹痛、腹腔有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抽出粪臭味液体可作出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初步诊断.手术宜从快从简,围手术期应补充激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18.
韦平余  李凤苍 《华夏医学》2001,14(6):866-867
198 8年 7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科对较复杂的阑尾炎采取了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一期吻合或回盲部部分切除回盲部缝合的手术方式 ,共治疗 1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34~ 5 1岁 ,平均年龄 42 .5岁 ,既往有阑尾炎发作史 4例 ,本次发病至就诊时间为 2~ 7d,平均 3.5 d,临床均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 ,体格检查 :T>38℃ 9例 ,37~ 38℃ 3例 ,<37℃ 1例右下腹部压痛 13例 ,其中可扪及肿块 5例 ;术中见阑尾坏疽断离、粪石游离组织结构分辨不清者 5例 ,阑尾周围脓…  相似文献   
19.
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术式选择(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苍  张宏中 《腹部外科》2000,13(5):309-310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直肠类癌病例。对瘤体直径小于 2 .0cm者先行局部诊断性整块切除送病理检查 ,以明确诊断 ,病理检查有肌层浸润者加作根治术 ;瘤体直径大于 2 .0cm者经病理证实为类癌即行根治术。在选择根治术式时 ,除考虑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外 ,应尽可能保存肛门的控便、排便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 6个月~ 12年。 1例术后 2年因心肌梗塞死亡 ,1例术后 1年因类癌肝转移死亡。其余 9例未发现癌转移。结论 加强对直肠类癌的认识。根据瘤体大小、肌层是否浸润 ,结合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并尽量争取保存固有的控便、排便功能 ,选择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 ,笔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52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2例中 ,男 50例 ,女 2例 ,年龄 4 6~ 78岁 ,平均 54.5岁。其中腹股沟斜疝 4 9例 ,直疝 3例。1.2 修补材料 所用材料是美国巴德公司产品(Bardmeshperfixplag)。该产品由单纤维编织的聚丙烯网 (Marlax)制成 ,每套材料包括补片和伞型塞子 ,塞子外有凹槽 ,内有八个“花瓣”呈锥型开放状 ,分大、中、小 3种型号。1.3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 ,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