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冉冉  高静芳  侯群 《上海精神医学》2009,21(6):355-357,362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分成喹硫平组与阿普唑仑组,并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评价,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价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与阿普唑仑对老年期痴呆患者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均有效。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7.5%,阿普唑仑组有效率为66.7%,无统计学差异(χ^2=1.73,P=0.995)。喹硫平治疗8周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其中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3个因子的得分比阿普唑仑组明显下降。喹硫平的不良反应较阿普唑仑轻,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头晕和口干。结论喹硫平和阿普唑仑均可用于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喹硫平的优势在于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幻觉症状疗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肺功能的影响及其对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的预防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各护理6个月,院外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各项疗效指标。
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的FEV1%、FEV1/FVC、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和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test,6 MWT)距离等指标均有改善(P < 0.05);循证组的FEV1%、FEV1/FVC和6 MWT距离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降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self-efficacy scale,MASES)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循证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MASES和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和循证组在出院后12个月内的AECOPD发生率分别为67.44%(29/43)和46.51%(20/43),经log-rank检验,循证组发生AECOPD风险的低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和循证组在出院后12个月内分别有2例和1例死亡病例。
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提高肺功能和治疗依从性,降低AECOPD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3.
患者女,26岁.右足底部肿物4年余.4年前无意发现右足底部有一包块,无触痛及其他不适,期间发现肿物逐渐长大.遂于2009年9月7日来我院就诊.外科检查:右足底及内踝处见一类圆形包块,外凸,质软,活动度差,向足底延伸,可见足底扁平肥厚,无压痛及红肿,活动及感觉未述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4.
患者女,26岁.右足底部肿物4年余.4年前无意发现右足底部有一包块,无触痛及其他不适,期间发现肿物逐渐长大.遂于2009年9月7日来我院就诊.外科检查:右足底及内踝处见一类圆形包块,外凸,质软,活动度差,向足底延伸,可见足底扁平肥厚,无压痛及红肿,活动及感觉未述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济宁市中医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  相似文献   
46.
急诊左侧结肠切除是指各种左侧结肠急性梗阻、血运障碍等外科疾患 ,在未能有效肠道准备下 ,急行左侧结肠切除 ,达到解除痛苦 ,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急诊左侧结肠切除的重建方式多样 ,各有其适应证 ,包括近年来术中灌洗结肠 ,Ⅰ期切除吻合 ,也受到患者一般情况及肠壁局部炎症水肿的限制使用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重建方式 ,于 1995~ 2 0 0 3年应用 3 7例 ,收到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3 7例 ,其中男 15例 ,女 2 2例 ,年龄 3 1~82岁。左侧结肠癌 3 5例 ,其中直乙交界处癌 12例 ,乙状结肠癌 18例 ,降结肠脾曲交界癌 3例…  相似文献   
47.
48.
<正>我院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自制肝断面血流阻断器(HSVB)行血流控制实施肝切除术42例,并与同期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肝切除术40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中CD44V6(细胞粘附分子44变异体6)的表达及其与乳腺良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90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45例,阴性45例)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D44V6的表达,分析CD44V6的表达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1.1%,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15%;伴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8.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3.3%;不同病理分型乳腺癌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和生存期乳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不同。结论:CD44V6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判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中CD44V6(细胞粘附分子44变异体6)的表达及其与乳腺良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90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45例,阴性45例)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D44V6的表达,分析CD44V6的表达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1.1%,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15%;伴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8.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3.3%;不同病理分型乳腺癌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和生存期乳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不同。结论:CD44V6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判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