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李丽伟 《光明中医》2011,26(3):593-594
高血压病原发者,多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忧思过度、恼怒气盛,或因过度嗜酒辣厚味而引起,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者常因内分泌紊乱、慢性肾炎、颅内病变等所引起。属中医学“眩晕”、“头痛”、“肝阳上亢”、“惊悸”等范畴。其病理变化为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肝阳上亢,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风鸱盛,痰湿上扰则眩晕不已,甚则卒中昏迷,险象迭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正常人眼晶状体中促进细胞凋亡基因Bad和抑制细胞凋亡基因Bcl xl是否有表达及表达情况。方法 正常人眼晶状体 8个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观察晶状体上皮、前囊、后囊、囊下、晶状体纤维组织中Bad、Bcl xl基因的表达。结果 Bad、Bcl xl基因在正常人眼赤道部晶状体上皮细胞及较新形成的晶状体纤维内表达 ,且相同部位两种基因的表达量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中央区晶状体上皮细胞、晶状体囊、老化的晶状体纤维内无Bad、Bcl xl基因表达。结论 正常人眼晶状体功能的维持可能是抑制细胞凋亡基因与促进细胞凋亡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34.
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们对90例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应用改良鼻饲法,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 ,作者应用异丙酚复合中小剂量芬太尼麻醉 ,并与大剂量芬太尼麻醉进行了比较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择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2 5例 ,分为快通道 (1 2例 )和对照组 (1 3例 ) ,其中房间隔缺损 8例 ,室间隔缺损 1 7例 ,男 1 5例 ,女 1 0例 ,年龄 5~ 1 4岁 ,体重 1 6~ 4 0kg。排除标准 :手术复杂不适合早期拔管者 ;肝、肺、肾功能异常 ;重症肺动脉高压 ;术中或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术后多巴胺用量大于 3μg/ (kg·min)而延长拔管时间者。 2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及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1…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以本院体检的200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BMI水平将其分为超重肥胖组80例和体质量正常组120例。全部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个体BMI,同时测量记录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的测定。统计BMI水平不同的两组女性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累积发病率,并分析BMI变化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超重肥胖组的SBP、DBP、FPG、TG及TC水平均显著高于BM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发病危险性较正常组显著增加;SBP、DBP、TG及TC水平随BMI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超重、肥胖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也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38.
39.
运动疗法在膝关节粘连性僵直康复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病例中,单凭运动疗法也无能为力,需要配合手术,而术后效果绝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疗法的适当运用。本文介绍了膝关节伸位粘连性僵直术前、术后的处理方法,并通过1例自身对比证实,运动的疗法对手术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0.
李丽伟 《健康大视野》2005,13(11):57-57
病毒性脑炎为儿科常见病,系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不同,病情轻重不一,预后差别很大。我院儿科病房于2002~2005年间共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96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