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07篇 |
免费 | 108篇 |
国内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60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164篇 |
内科学 | 153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4篇 |
特种医学 | 7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9篇 |
综合类 | 534篇 |
预防医学 | 200篇 |
眼科学 | 43篇 |
药学 | 19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96篇 |
肿瘤学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20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118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5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02年4月,卫生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按照卫生部及省卫生厅的要求,我市于2003年末制定了《牡丹江市学校餐饮业(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经过一年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我市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评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3.
134.
目的比较纳米银及其释放的银离子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Ha Ca T)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纳米银的吸附作用对炎性因子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对照)~100μg/ml]的纳米银染毒Ha Ca T细胞24 h,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测定纳米银的细胞毒性;选择0(对照)、2.5、5、10、20和40μg/ml的纳米银或其释放的银离子[0(对照)、0.05、0.1、0.2、0.4和0.8μg/ml]染毒Ha Ca T细胞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含量。在无细胞体系中,将终浓度为0(对照)、5、40和100μg/ml的纳米银与IL-6或IL-8标准品溶液混匀静置6 h后离心去除纳米银颗粒,采用ELISA测定上清液中IL-6、IL-8的含量。结果纳米银浓度低于75μg/ml时无明显细胞毒性。与对照组比较,2.5、5、20μg/ml纳米银染毒Ha Ca T细胞IL-6的分泌量和5、10、20μg/ml纳米银染毒Ha Ca T细胞IL-8的分泌量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仅0.1、0.8μg/ml银离子染毒Ha Ca T细胞IL-8的分泌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银离子染毒Ha Ca T细胞IL-6的分泌量均无明显改变。在无细胞体系中,与对照组比较,40、100μg/ml纳米银暴露后体系中IL-6的含量和100μg/ml纳米银暴露后体系中IL-8的含量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低浓度纳米银可诱导Ha Ca T细胞IL-6和IL-8的分泌量增加,其对IL-6分泌量的影响可能与纳米银颗粒密切相关,而对IL-8分泌量的影响可能与悬液中释放的银离子有关;高浓度纳米银对IL-6和IL-8具有吸附性。 相似文献
135.
目的:通过耻骨上经膀胱输尿管镜顺行引导治疗后尿道瓣膜及闭锁,为临床工作开辟一条新途径。临床资料:本组6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26岁-72岁,平均年龄40.5岁。除一位72岁老人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瓣膜一直寻求治疗外,其它五位病人均已留置膀胱造瘘管多年,基本已放弃治疗。方法:入选的患者均经膀胱输尿管镜顺行引导建立标记,以钬激光建立通道,然后以等离子体刀进行瘢痕汽化进一步扩大尿道腔,直至电切镜鞘通过狭窄段,最后留置F18-22#三腔尿管三周,拔除尿管后定期扩张。结果:6例病人经治疗后均予以定期尿道扩张,随访1-9年,均恢复正常排尿。结论:我们认为耻骨上经膀胱输尿管镜顺行引导治疗后尿道瓣膜及闭锁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标记或通道建立后应当尽量采取等离子汽化治疗,可提高病人的远期疗效。因此我们认为耻骨上经膀胱输尿管镜顺行引导治疗后尿道瓣膜及闭锁,解决了后尿道瓣膜及尿道闭锁治疗中的难题,为临床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IDDM小鼠抗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复合抗氧化微量营养素(antioxidative micronutrients,AM)拮抗IDDM小鼠氧化侵袭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一次大剂量注射2%四氧嘧啶(alloxan)的方法制备IDDM小鼠模型,联合给予硒(Se)、维生素E(VE)、钒(V)、铬(Cr),测定脾活性氧(ROS)水平以及心、脑、肾中MDA含量和GSH-Px、SOD、GSH-ST活性。结果:IDDM小鼠脾ROS水平以及心、脑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而肾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联合应用AM可降低IDDM小鼠脾ROS水平及心、脑MDA含量,并提高心GSH-Px、肾SOD及心、肾GSH-ST活性。结论:联合应用AM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IDDM时的氧化侵袭损害,对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及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7.
复合微量营养素对C57BL糖尿病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复合微量营养素(MC)对C57BL糖尿病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抗原表达的影响,探讨AM拮抗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小剂量多次注射STZ的方法(multiplelowdoseofstreptozotocin,MLDS)制备小鼠IDDM模型,经灌胃联合投予硒(Se)、维生素E(VE)、钒(V)、铬(Cr),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表达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抗原的淋巴细胞数百分比。结果IDDM小鼠外周血表达TNFα、IFNγ抗原的淋巴细胞数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而外周血、脾组织表达IL10抗原的淋巴细胞数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应用MC可显著降低IDDM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TNFα的表达(P<001),显著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IL10、脾淋巴细胞IL4的表达(P<001,P<005)。结论MC可通过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来调节IDDM时的免疫失衡,减轻胰岛自身免疫性损害,拮抗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妇科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患者109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随机分成2组,于术中在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组)55例、未使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54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保留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治疗可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其可降低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9.
140.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MTX 50mg单次肌注,治疗组除用 MTX外每日加用中药口服;定期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B超监测盆腔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对照组治愈率66.7%,治疗组治愈率93.3%(p<0.05).结论: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好,能保留病变部位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