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47篇
内科学   269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867篇
预防医学   292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283篇
中国医学   361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焦永红  段安丽  王京辉  卢炜  魏文斌  刘宁朴  吴晓  张方华 《眼科》2004,13(4):224-226,i001
目的 :针对应用 36 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出现黄斑转位的患者 ,分析发生视网膜旋转、黄斑转位的原因 ,并探讨旋转性斜视和复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例因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眼 ,行松弛性 36 0°视网膜切开术后视网膜复位 ,但发生黄斑转位。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双眼视功能、主客观偏斜和眼位情况、视网膜旋转度数及黄斑移位程度。结果 :病例 1随诊 2 1个月 ,术后 15个月取出硅油 ,视力从眼前光感提高到 0 0 1;病例 2随诊 3个月 ,硅油存留 ,视力从眼前光感提高到 0 0 3。 2例患者均有垂直和水平斜视 ,黄斑旋转 4 0°~ 5 0° ,黄斑移位约 1 5DD(discdi ameter,视盘直径 ) ,均有主观视物偏斜症状。结论 :36 0°视网膜切开术可能造成视网膜旋转、黄斑转位 ,出现旋转性斜视和复视。  相似文献   
62.
血浆儿茶酚胺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一种好发于男性中青年的眼底黄斑部病变。目前对CSC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统一。笔者于2002年5月至2003年2月,对本院门诊确诊的CSC患者进行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检测,了解其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变化,及其与CSC患者视力改变的关系,以探讨CSC的可能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3.
骨伤患者标准健康教育是指采用相对程序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向病人介绍骨折的治疗与康复的有关知识 ,以满足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等知识的需求 ,提高自护和自助能力 ,促进早日康复。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于 1 997年开始在部分病区开展整体护理 ,试行了标准健康教育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以 2 0 0 0~ 2 0 0 1年住院的四肢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其中研究组 2 68例选自一个实施标准健康教育的病区 ,对照组 3 3 5例选自普通病区 ,两组在性别、年龄、受伤部位及受伤程度等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  相似文献   
64.
2004-2006年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变化特点。方法根据2004—2006年流感监测结果对吉林省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并鉴定流感病毒,用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人群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结果监测哨点医院2004—2006年临床诊断的流感样病例数基本持平,冬季可见1个波峰;全省发生暴发疫情0起;两个监测年从1350标本中分离病毒71株,其中甲1型39株(54.93%),甲3型7株(9.86%),乙型(yamagata株系)流感病毒24株(33.80%),乙型(victorian株系)流感病毒1株(1.41%),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测定以抗A3抗体最高,抗乙型(victorian株系)抗体最低。结论2004—2006年吉林省流感流行以低水平散发为主。提示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除了及时发现甲型变异株的出现,还应密切关注乙型(victorian株系)的流行动态。  相似文献   
65.
临床上对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治疗和预防主要是通过手术方法,有约1/3的病例由于视网膜表面细胞的再次增生最终失败,现提出联合药物手段控制PVR发展,由于PVR本质上是细胞的增生和收缩引起的病变,抑制细胞增生就成为药物治疗的关键,综述相关文献对实验室和临床上进行研究和应用的药物进行分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对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接受动脉导管早期结扎术者与仅接受消炎痛(indomethacin)治疗者的临床记录回顾性分析来寻找和确定更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方向。方法:我们把1996年7月至2003年12月治疗过的40例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分为接受消炎痛的治疗者与未给予消炎痛而直接接受外科结扎者,对其结果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中的生存者与死亡者进行比较,二者在患者的体重,孕龄,伴随的心脏畸形,动脉导管的大小,消炎痛治疗并发症,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住院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进行比较,仅在并发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消炎痛治疗者有7例出现并发症(36.8%),而外科手术者的5例死亡也与患儿的术前状态密切相关。结论:对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而言,因受消炎痛用药条件的限制、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失败率,早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巴戟天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B)增殖及其活性的影响,探讨巴戟天补肾壮骨作用的实质.方法:取新生SD大鼠头盖骨提取成骨细胞,进行生长曲线分析,测定巴戟天对细胞增殖及分泌ALP、BGP、TGF-β1的影响.结果:巴戟天能显著刺激OB增殖;巴戟天与密钙息均可促进分化中的OB分泌ALP和骨钙素,促进OB表达TGF-β1.结论:巴戟天具有与密钙息相同的作用,即促进OB分泌ALP和骨钙素,促进OB表达TGF-β1mRNA,从而大量分泌Ⅰ型胶原,以利钙盐沉积.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某石化企业有害因素作业危害现状及其危害程度 ,为职业卫生监督和职业卫生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石化企业所属 12家厂企 17种毒物、4种粉尘的 5 3 3个监测点。按有害因素毒性、类别、超标点进行了作业分级。结果  2 5 5 1个毒物样品危害程度为 0级的占 97 5 7% ,Ⅲ级的占 0 63 % ,Ⅳ级的占 0 16%。 2 19个粉尘样品危害程度 0级的占 81 2 8% ,Ⅲ级的占 2 74% ,Ⅳ级的为 0。结论 该石化企业有害因素危害程度不算严重 ,绝大部分点属安全作业 ,少数不安全作业点也必须重点控制 ,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方法和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真菌 性角膜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冀中能源邢 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412例(412眼)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体征、病原学诊断方式、 结果及治疗效果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12月份是真菌性角膜 炎高发期,占全年患者总数的61.2%(252/412)。患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59.5%(245/412),植物性 外伤为首要病因者185例(44.9%),其次为非植物性外伤86例(20.9%)。男女比例为1.82∶1。年龄 14~81(45.6±14.3)岁,41~60岁患者占53.9%(222/41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88.8%(366/412),高 于氢氧化钾湿片法[77.2%(318/412)],2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1.14,P<0.001)。 前几位的致病菌依次是镰刀菌属167例(40.5%),链格孢菌属75例(18.2%),曲霉菌属62例(15.0%), 青霉菌属28例(6.9%)。真菌性角膜炎所致典型临床体征中以菌丝苔被最为常见(366例,88.8%), 其次为伪足(224例,54.4%)、前房积脓(111例,26.9%)。镰刀菌属、链格孢菌属、曲霉菌属及青 霉菌属所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情分级和预后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40.676,P< 0.001; Hc=40.109,P<0.001),显示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的病情分级重于链格孢菌属和青霉菌属,预后水平 也差于链格孢菌属和青霉菌属。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氢氧化钾湿片法和真菌 培养都是有效的诊断方法,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较链格孢菌和青霉菌引起的真 菌性角膜炎病情相对较重,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