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44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7篇
  2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2 毫秒
51.
江苏汉族青少年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江苏地区青少年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分布情况,建立正常青少年VDR基因多态性分布谱.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139名江苏地区汉族健康青少年VDR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39名青少年中,VDR基因AA、Aa和aa基因型分别为8(5.76%)名、55(39.57%)名和76(54.67%)名,BB、Bb和bb基因型分别为7(5.04%)、34(24.46%)和98(70.50%).结论 江苏地区汉族健康青少年VDR基因型分布男女性别之间趋于一致,与文献报道的国人、日本人没有显著性差异,与韩国人、欧洲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单胸弯及单腰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女性患者的躯体生长发育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339例 AIS女性患者和 3914位同龄健康女孩, 实 足年龄 10~17岁。单胸弯 AIS女孩(端椎位于 T1~T12之间)220例, 单腰弯 AIS女孩(端椎位于 T12~L5之 间)119例;Cobb角为 32°±10°(15°~63°)。测量所有 AIS组和对照组女孩的身高、体重及臂长, 计算体重 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下肢长度, 并根据 Bjure校正公式计算 AIS女性患者的校正身高及校正 坐高。结果 单胸弯与单腰弯 AIS患者的身高及坐高在各年龄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 AIS 女性患者的校正身高及坐高均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女孩。同时两组 AIS患者的臂长及下肢长度也显著 长于正常青少年。在 15岁年龄段, 单胸弯 AIS患者的体重显著低于正常青少年, 而单腰弯 AIS患儿的 体重在各年龄段均与正常青少年相似。结论 与同年龄段正常青少年相比, 单胸弯和单腰弯 AIS患者 可能具有共同的异常生长模式;此外, 与正常女孩及单腰弯 AIS女孩相比, 单胸弯 AIS患者体内脂肪含 量偏低的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和正常同年龄组青少年胸椎的形态学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胸椎轻度侧凸(MS)组患者10例(Cobb角15°~39°),胸椎中度侧凸(SS)组患者10例(Cobb角40°~75°).另选健康青少年10名作为对照(非侧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3~14岁.用1.5 T磁共振扫描仪(Sonata,Siemens,Erlanger,德国)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全脊柱矢状面扫描,在图像工作站(Easy Vision,Philips Medical Systems,Best,荷兰)上重建脊柱矢状面图像,测量每个胸椎椎体前壁高度,后壁高度,棘突间高度,在横截面测量椎体横径长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椎体前后高度、宽度从T1到T12逐渐增加,并呈线性分布,脊柱侧凸组椎体高度普遍>正常同年龄非侧凸组患者.脊柱侧凸组患者椎体高度横径比值以及脊椎前后高度比值均>无侧凸组.胸椎侧凸顶椎区T6~T9椎体前方高度、椎体高度横径比值以及脊椎前后高度比值,脊柱侧凸组明显>非侧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胸椎侧凸女性患者胸椎顶椎区存在显著的脊柱生长模式异常,与正常胸椎相比AIS的胸椎更高、并显得更为瘦长.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病死率、易感因素,指导VAP的临床防治。方法:对近3年内我院SICU65例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AP发生率为66.2%,病死率为67.4%,长时间机械通气及高APACHE Ⅱ分、低GCS分和不恰当初始抗菌治疗等是VAP的易感因素。结论:在SICU病房,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5.
作者对1989.7~1994.7采用绳肌远端延长术治疗的132例膝关节痉挛性屈曲畸形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畸形复发率18%。复发与随访时间呈正相关。统计学处理表明:年龄的大小、痉挛的轻重可影响复发率;术前行走能力,膝屈曲度数及延长方式与复发率无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肪乳剂(1iposomalprostaglandinEl,Lipo-P(厄,)在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PG-)中对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锦州市中心医院32例冠心病需行CAB(9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6例。实验组:男9例,女7例;年龄54.4418.1岁;CPB开始前至CPB结束持续经中心静脉泵人Lipo-PGE,Els.ong/(kg·min)];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54.8±20.4岁;除不使用I.ipc-PGE。外,其他操作均与实验组相同。分别于CPB前,升主动脉开放后1h、2h、6h和24h抽取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凶子a(TNFa)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l(sICAM-1)的浓度,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两组血浆II,6、TNF-a和sICAM-1浓度均逐渐升高,后两者于升主动脉开放后6h达峰值。实验组升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血浆1L-6(升主动脉开放后24h:16.1±2.2μg/Lvs.19.2±4.5肛g/L,P〈0.05)、TNF-a(升主动脉开放后24h:1.8±0.4μg/LVS.2.2±0.5μg/L.P〈0.05)和sicAM-1(升主动脉开放后24h:233.6±36.6μg/L.VS.294.2±55.7μg/L,P〈O.05)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Lipo-PGE。可减轻CPB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聚集,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7.
脊柱前路手术髂前嵴取骨并发症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脊柱前路手术髂前嵴取骨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9月取髂骨行脊柱植骨融合术的154例患者,取骨部位均为髂前嵴,统计供骨区并发症,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28例(18.2%)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14例(9.1%)出现轻度并发症,12例(7.8%)出现中度并发症,2例(1.3%)出现重度并发症。127例(82.5%)患者接受了问卷调查,其中17例(13.4%)患者诉取骨处疼痛,疼痛自我感觉评分为1-6分(平均2分),其中3例(2.4%)患者需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减轻疼痛;7例(5.5%)患者诉取骨处有麻木感;无患者诉取骨处的疼痛及麻木感影响其日常活动;122例(96.1%)患者对供骨区切口外观满意。结论:髂前嵴取骨并发症中供骨区疼痛及麻木发生率较高,尤其是疼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通过对运动区胶质瘤患者实施术中唤醒配合中央沟定位胶质瘤切除术,初步探讨该技术对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6例运动区附近胶质瘤患者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无头皮夹快速开颅、术中唤醒,通过皮质诱发电位进行中央沟定位,在保护脑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最后在唤醒状态或全麻下快速关颅.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例患者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5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加重或改善.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20例,大部分切除7例.无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无痛苦回忆.结论 唤醒状态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中央沟定位切除运动区胶质瘤,能够在保护患者脑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9.
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植物类变应原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儿植物类变应原致敏情况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德国阿罗格公司提供的国际标准化变应原试剂16种,利用皮肤点刺试验,对2006年10月-2008年9月收治的346例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儿进行检测.结果 346例患儿中植物类变应原皮试阳性4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9.71±2.97)岁,4~7岁13例,~14岁35例;春季发病2例,夏季发病22例,秋季发病17例,冬季发病7例;单纯哮喘18例,单纯变应性鼻炎16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14例.被植物类变应原敛敏者以松属和杂草类变应原居多,被单纯一种植物类变应原致敏者居多.植物类变应原阳性反应患儿大部分合并螨虫变应原阳性反应;植物类变应原阳性率大年龄患儿高于小年龄患儿,且与季节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以夏秋季更明显.结论 上海地区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儿中,13.87%患儿植物类变应原皮试呈阳性反应;植物类变应原间同时呈阳性反应者较少,合并螨虫阳性者居多;植物类变应原皮试阳性率与年龄、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60.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高年级研究生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知晓利用文献查找途径的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医学专业研究生在文献查找途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