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是解剖学和力学薄弱的地方,一旦受外力则容易发生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6,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常造成功能障碍和痛苦.  相似文献   
82.
下肢软组织缺损过去多用游离皮瓣修复,但自1991年以来,以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代表的带蒂皮瓣因其简单实用又有兴起的趋势[1-2].但带蒂皮瓣单用多只能修复中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大面积缺损仍需游离皮瓣修复[3].膝关节上承大腿、下接小腿,两部的各种带蒂皮瓣都可为之所用.  相似文献   
8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用这两句形容Ilizarov外固定技术的几度沧桑,转而风起云涌是再贴切不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显微外科、AO内固定接连登场,走向快速辉煌和传播,接着新关节、新脊柱、运动医学从西方迅速传入播散,骨科的五大亚专科齐头并进。四十余年的发展,各种学组你方唱罢我登场,非常热闹。唯有Ilizarov外固定技术多年深宫,1994年成立中华医学会外固定学组后也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在拇指严重缺失再造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采用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对9例拇指严重缺失患者的(其中Ⅴ度6例,Ⅵ度3例)手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重建虎口,同时完成拇指再造。结果9例再造拇指及皮瓣全部成活,均获3~18个月随访,再造拇指功能及皮瓣外形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质地良好,切取安全、简便,不需吻合血管,成活率高,利用它修复严重拇指缺失再造中的手部皮肤缺损并重建虎口.可较好地恢复拇指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18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16 ~48岁,平均35.6岁.根据手指皮肤缺损形状和面积设计皮瓣,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3.5 cm~4.0 cm×8.0 cm;皮瓣血管蒂分别与受区指动脉及浅静脉做端端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发生动脉危象,经探查重新吻合血管后成活.所有患者术后获6 ~ 30个月(平均10.5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试用标准评定患指功能:优l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具有皮瓣切取方便、血管解剖恒定、供区隐蔽且损伤小、术后患指外形和功能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穿支皮瓣修复跟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并比较游离和带蒂穿支皮瓣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9例跟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35.4岁(18 ~51岁).合并损伤:跟腱断裂或缺损3例,跟骨结节骨折、缺失4例,跟骨骨髓炎1例.缺损面积为4cm×1 cm~17cm×9cm,均采用穿支皮瓣覆盖创面,皮瓣面积为5cm×2cm~18cm×10 cm,其中游离穿支皮瓣5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3例,横支穿支皮瓣1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1例),带蒂穿支皮瓣4例(腓动脉穿支皮瓣3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例).同时修补合并的跟腱断裂,术中复位内固定跟骨骨折. 结果 9例患者术后获6 ~ 39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9例患者皮瓣完全存活,其中1例穿支皮瓣患者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经探查存活;1例带蒂穿支皮瓣患者远端回流障碍,经持续按摩后存活.9例患者术后小腿肌力均达到5级.游离穿支皮瓣较带蒂穿支皮瓣厚,患者穿鞋时有后跟摩擦.1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走路有轻度跛行,其余患者步态正常.结论 对于小面积跟周软组织缺损者,应优先采用带蒂穿支皮瓣覆盖;对于缺损面积大、尤其是缺损宽度大的患者,应采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并注意治疗并发的跟腱和跟骨损伤,以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87.
背景:动物研究显示,自体髓核细胞移植能有效修复椎间盘退变。然而髓核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差,这就限制了其作为种子细胞在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 目的:构建包含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腺相关病毒2载体,观察其转染人髓核细胞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表达。 方法:构建pSNAV2.0-pRSV-hTERT质粒并鉴定,采用AAVMaxTM包装系统进行重组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的构建,以 PCR 及酶切方法验证构建的质粒,构建成功后扩增,并纯化。利用腺相关病毒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载体转染第1代人髓核细胞,测定最佳感染复数。参照此感染复数值,确定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对人髓核细胞转染的相关感染复数;对照组采用不含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腺相关病毒2进行转染。转染后1,2,4周分别采用RT-PCR对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并获得了滴度达2×1011 v·g/mL的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测得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对人髓核细胞的最佳感染复数为5×104 v·g/cel。在以1×104,5×104,1×105 v·g/cel 转染人髓核后,均可检测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的高量表达。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方法,发现以转染后2周时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mRNA表达量相对最高(P 〈0.05),4周时仍可见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的稳定表达。而对照组无论在何时间点均未能检测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表达。提示利用腺相关病毒2可以成功构建包含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能有效转染人髓核细胞并稳定表达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此结果可能为增强髓核细胞性能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8.
目的为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跟腱及皮肤缺损和术前判断肌皮瓣能修复的范围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30侧下肢尸体标本,模拟手术时腓肠肌皮瓣的切取,观察肌皮瓣在不同膝关节屈曲时能向下滑动的距离。1993年8月~2005年4月收治12例小腿远端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患者,小腿远端及跟腱同时缺损面积6 cm×4 cm~10 cm×6 cm,均采用双蒂腓肠肌皮瓣V-Y推进下移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结果不切断腓肠肌起点,膝关节伸直0°时肌皮瓣滑动距离为(1.4±0.4)cm,屈膝90°为(3.3±0.4)cm;“Z”字切断腓肠肌起点,膝关节伸直0°时滑动距离为(3.7±0.5)cm,屈膝30°为(4.9±0.7)cm,屈膝60°为(6.7±0.7)cm,屈膝90°为(9.2±0.9)cm。临床应用治疗的12例患者均获得4个月~12年随访,皮瓣全部成活,行走功能恢复,踝关节活动度为背伸11.0°±1.4°,跖屈35.0°±4.6°。结论双蒂腓肠肌皮瓣适合于修复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  相似文献   
89.
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解剖研究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足背中间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外径。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6月-2005年10月设计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创面共4例5个皮瓣。结果足背中间皮神经续于腓浅神经,行于踝间线时位于其中点外侧1.3±0.6cm,直径2.05±0.56mm。神经主干于踝间线远端2.8±1.3cm处发出分支,分布于2、3、4跖背及足趾皮肤。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平均每侧5.1支。最为恒定的营养血管近端来自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的皮支,远端来自跖背动脉,分别位于踝间线近端4.3±0.4cm,直径0.82±0.13mm;第3趾蹼尖近端1.6±0.3cm,直径0.42±0.07mm;第4趾蹼尖近端1.5±0.3cm,直径0.49±0.09mm。临床应用4例5个皮瓣,术后均完全成活,随访4-10个月。外形美观,质地良好。结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血供可靠,是一种理想的修复足部创面的皮瓣供区。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edial approach for repairing popliteal artery injuries. Methods: From 2002 to 2008, 11 cases ofpopliteal artery injuries had been repaired via the medial approach. Of these cases, 8 had limb fractures, 1 had knee dislocation, and 2 had visceral injuries. Ten popliteal arteries were anastomosed directly while one was repaired with a great saphenous vein graft.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ranged from 3 to 4 hours (averaging 3.6 hours). All the injured limbs survived. At the follow up, 8 legs recovered the full function, 2 had minor contracture, and 1 serious Volkmann's contracture without amputation. Conclusion: The medial approach for repair of the popliteal artery is effective, applicable, and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management of multi-inj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