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改进双蒂腓肠肌皮瓣下滑术式,细化其修复跟腱复合组织缺损适应证,减少供区创伤。方法0侧成人下肢标本,模拟只切断比目鱼肌近端附着点、保留跟腱远端完整性的双蒂腓肠肌V-Y推进皮瓣,测定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皮瓣下滑的距离。结果在膝关节屈曲0°、30°、60°、90°时,上述方法后双蒂腓肠肌皮瓣下滑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3.83±5.31)mm、(25.00±2.83)mm、(32.67±4.41)mm、(39.50±4.85)mm。结论双蒂腓肠肌V-Y下滑术式中只切断比目鱼肌近端附着点后重建,保留跟腱远端完整性的这一改进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适用于40mm以内的成人跟腱复合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22.
踝关节损伤的终末期修复重建主要是融合和置换。踝置换的远期效果不肯定,踝融合是解决的主要手段。复杂情况下的踝融合如果使用常规内固定方法,则其成功率低,同时不能解决缺损、畸形、感染等问题。使用Ilizarov技术则可以一并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3.
我院自2003年至2006年共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00例,术后患者多恢复良好,经1~3 a的随访,笔者对直接参与与处理的14例复杂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措施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能给临床骨科医生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24.
根据张克劬 2 16例观察桡神经浅支缺如 ,其支配范围由前臂外侧皮神经代偿的占 2 .8± 1.1% ( 6侧 ) ;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在桡骨茎突上方 1.0~ 7.8cm间有交通支的占 5 .1± 1.5 % ( 11侧 )。作者在解剖两例成年男性新鲜上肢标本过程中 ,发现其桡神经及肌皮神经走行变异 ,现报道如下 :例 1,左上肢桡神经浅支缺如 ,其支配区域由前臂外侧皮神经所代替。桡神经出肱肌和肱桡肌间隙后 ,在肘窝仅发出一细小分支到肱桡肌后即穿旋后肌到前臂背侧 ;而前臂外侧皮神经出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后下行于肱桡肌深面 ,在前臂中部从肱桡肌深面浅出、居皮…  相似文献   
125.
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为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背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察其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结果:足背外侧皮神经于外踝后方续于腓肠神经,起始处直径(2.65±0.57)mm,主干于外踝前下方(1.5±0.9)cm处发出分1~2条分支。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平均每侧4.8支,最为恒定的分支穿深筋膜时分别位于外踝后方平外踝最凸点,直径(0.75±0.16)mm;第5跖趾关节外侧近端(1.5±0.3)cm,直径(0.47±0.07)mm。结论: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可以用来修复足前端或足底外侧创面。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研究应用一期修薄的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26例应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在皮瓣切取的同时行一期修薄术.结果 25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有3 cm×2 cm大小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20例经12 ~ 45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及质地良好,两点分辨觉达到9~ 12 mm,平均10.6 mm,能满足穿鞋及行走的要求,不需二期皮瓣修薄.结论 一期修薄的游离穿支皮瓣,能满足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特殊要求,手术一次完成,既节省费用,又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7.
复杂骨折、骨感染、畸形矫正和慢性创面等骨科疑难杂症是临床骨科面临的难题, Ilizarov外固定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杀手锏"之一。Ilizarov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 以实现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为目标, 兼容多学科知识和技术, 在中国骨科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国学者在近五十年的学习和应用中,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四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技术体系, 在技术和理论创新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知史鉴今。笔者回顾中国对Ilizarov技术应用和研究历程, 总结中国学者的主要创新和学术贡献, 为该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