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140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9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2篇 |
1963年 | 6篇 |
1962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苯丁酸钠对人肝癌细胞分化及P~(21WAF1/CIP1)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丁酸钠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HepG2生长抑制、分化和细胞周期阻滞,以及对抑癌基因P21WAF1 /CIP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Bel7402,HepG2,应用MTT比色法观察苯丁酸钠对Bel7402,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以RTPCR检测Bel 7402,HepG2细胞中P21WAF1 /CIP1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印记法检测P21WAF1 /CIP1蛋白的表达。结果:苯丁酸钠 2, 4, 8mmol·L-1处理 72h后Bel 7402, HepG2 的抑制率分别为 28. 43 %,57. 61 %, 71. 32 %和 27. 42 %, 57. 11 %, 70. 31 %处理后的细胞成纤维母细胞样改变,细胞阻滞于G期,P21WAF1 /CI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强。结论:苯丁酸钠抑制 2种人肝癌细胞株的生长,诱导部分人肝癌细胞分化,使细胞阻滞于G1期,苯丁酸钠能诱导P21WAF1 /CIP1基因的表达,增加P21WAF1 /CIP1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2.
苯丁酸钠体外对人肝癌细胞分化、抑癌基因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丁酸钠(SPB)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抑制、分化和细胞周期阻滞,以及对抑癌基因P21WAF1/CIP1、P27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Bel-7402,应用溴化四唑蓝比色法观察SPB对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el-7402细胞中P21WAF1/CIP1、P27mRNA表达水平。结果SPB处理后Bel-7402的生长缓慢,处理后的细胞成纤维母细胞样改变,细胞阻滞于G1期(78.8±3.6,50.6±4.0;P<0.05),P21WAF1/CIP1基因表达水平增强(0.08±0.13,0.72±0.14;P<0.05),P27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0.09±0.11,0.61±0.12;P<0.05)。结论SPB抑制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生长,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使细胞阻滞于G1期,SPB诱导抑癌基因P21WAF1/CIP1、P27表达。 相似文献
63.
观察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以寻求临床适用的最佳方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经内镜检查证实的RE患者,均符合1999年8月烟台会议通过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试行)。年龄15~77岁,平均456岁,有轻重不等的临床症状。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Ⅰ、Ⅱ、Ⅲ3组。12 方法 3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Ⅰ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30mg,1次d,清晨口服;Ⅱ组给予西沙比利+雷尼替丁治疗,西沙比利10mg,4次d,餐前30min及晚10点服药;Ⅲ组给予西沙比利+雷尼替丁加达喜治疗,西沙比利与雷尼替丁的服法同Ⅱ组,胃…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静脉血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并以49例肝炎后肝硬化和3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肝癌组血液粘滞诸指标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组,其中肝癌Ⅲ期组(n=17,82.3%患者伴有门脉癌栓形成和/或肝内外血行转移)又比肝癌Ⅱ期组(n=28)变化明显。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高粘滞综合症,它可能有助于门脉癌栓形成和肿瘤血行转移的发生;慢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检测可为肝癌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8.
69.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表达及胶原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CCl4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表达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四氯化碳(CCl4)组15只和GbE组(CCl4 GbE)组15只。12W后,观察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逆转录PCR法测定TGFβ1mRNA表达;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及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结果:CCl4组8只大鼠肝脏内形成假小叶,GbE组中3只大鼠肝脏有假小叶形成。GbE组大鼠TGFβ1mRNA表达、肝组织中MDA及血浆PAF含量明显低于CCl4组(P<0.05)。结论:GbE能下调CCl4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表达并抑制胶原沉积。 相似文献
70.
紫杉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人SGC-7901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关系。方法:0.001-1μM的紫杉醇处理SGC-7901细胞后,用MTT法测定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bcl-2水平,半定量TRAP-银染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0.01-1μM的紫杉醇对胃癌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首先表现为G2/M期阻滞,继而出现细胞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对端粒酶活性的同步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端粒酶活性下调,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4小时酶活性开始受抑制,72小时变为阴性。在这一过程中,bcl-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紫杉醇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bcl-2参与了紫杉醇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