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朱浩  刘进  徐继军  徐军 《浙江医学》2009,31(8):1179-1180
液基细胞学技术又称为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现已发展为第二代液基细胞学技术(LCT),较之传统的细胞学检测可以提高细胞收集率、阳性筛查率和准确率,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器官系统肿瘤的筛查和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采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心肌代谢显像技术评价分葱白提取物对猪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方法:将24只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模型组、曲美他嗪组和葱白提取物组,每组6只。通过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第4天,葱白提取物组用葱白提取物灌胃(5.93 mg/kg,2次/d),曲美他嗪组灌胃曲美他嗪(0.36 mg/kg,2次/d),其他两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各组于最后一次给药后1 h行18F-FDG PET/CT心肌显像检测,采用4级评分法评价相应节段心肌细胞活力。 结果:分葱白提取物与曲美他嗪均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活力而保护心肌细胞,与空白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葱白提取物组与曲美他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分葱白提取物可以改善猪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肺结核与肺癌的临床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1990~2006年问确诊的肺癌患者临床特点。结果:肺癌患者中合并肺结核的有55例,其中33例原有肺结核病史,后发现患有肺癌;11例是在确诊肺癌后发现亦有肺结核。结论:临床肺癌与肺结核常合并发生,在确诊过程中应提高警惕,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行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PTAS)后抗动脉硬化的远期效果。方法:39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均采用自膨式支架经股动脉入路行PTAS,治疗过程中均使用保护伞,术后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及普罗布考,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PTAS术后再狭窄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血管狭窄率为82.02%,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0.13%,较术前明显下降,其中24例脑梗死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38±3.16,治疗后为5.42±2.7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认知功能评分为21.79±3.05,治疗后为22.63±2.57,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未再发作。平均随访21个月,再发脑供血不足3例,TIA2例,脑梗死1例:6例均存在治疗依从性差、危险因素控制不理想情况,其余患者治疗依从性好,无卒中症状再发,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示支架部位血管通畅良好,未出现血管再狭窄。结论:PTAS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微创、有效的方法,术中使用保护伞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术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可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心肌细胞跨缝隙连结兴奋传播仿真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并行求解大量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方程以及计算每一相邻细胞对之间的跨缝隙连结兴奋传导是心脏电生理模型的运行方式,故跨缝隙连结兴奋传导的仿真是建模与仿真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我们在构造一个全心脏电生理模型时所涉及的跨缝隙连结兴奋传导仿真的有关问题,介绍了解决的方法,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估内镜综合治疗用于胰瘘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8月至2019年12月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内镜治疗的胰瘘病例,依据纳排标准,最终45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内镜治疗方式、介入次数、技术成功率、桥接成功率、胰瘘愈合率、胰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5例中,33例(73.3%)仅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其中胰管完全断裂7例(21.2%),治疗方式包括鼻胰管置入24例、胰管支架置入22例、胰管狭窄球囊或探条扩张12例、乳头括约肌切开8例、胰管结石清理3例;12例(26.7%)接受内镜联合治疗,其中胰管完全断裂5例(41.7%),治疗方式包括ERCP引流联合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9例、内镜超声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联合ERCP会师术1例、ERCP引流联合经皮引流2例。内镜下中位介入3.0(2.0,5.0)次,41例(91.1%)内镜治疗技术成功,28例(62.2%)桥接成功,中位随访59.7(43.7,111.4)个月,33例(73.3%)胰瘘愈合、6例(13.3%)胰瘘未愈合、6例(13.3%)失访。有13例(28.9%)出现术后短期(1周内)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5例、支架或引流管脱落或移位或堵塞5例、囊腔感染4例、囊肿增大2例、出血1例(部分病例存在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或内镜下治疗后好转,无原发病或手术相关的死亡。结论 内镜综合治疗用于胰瘘治疗安全、有效,ERCP是胰瘘内镜下治疗的基础,在胰管完全离断综合征等情况下,ERCP、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及内镜下清创等综合技术联合应用对胰瘘的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治疗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25个动脉瘤)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动脉瘤位置等情况采用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 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程度, 记录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随访6~48个月, 根据DSA复查结果判断动脉瘤有无复发;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 0~2分为预后良好, 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25例均为单侧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 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闭塞夹层节段)10例,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5例。术后即刻Ⅰ级栓塞19例, Ⅱ级栓塞4例, Ⅲ级栓塞2例。术中无破裂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 术后死亡3例, 死亡原因分别为术后再出血1例, 术后出现小脑梗死合并呼吸衰竭1例, 基础疾病多合并重症肺炎死亡1例。存活的2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8例, 预后不良4例。5例患者复发(均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 4例接受再次介入治疗;1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板在颧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0例颧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CT扫描,获取医学数字影像通讯数据,将其导入Mimics 10.01软件和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虚拟设计复位导板,通过3D打印技...  相似文献   
109.
高原低流量吸氧时间与血氧饱和度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吸氧是预防和治疗高原慢性缺氧损害的主要手段,为了对高原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氧疗,对低流量吸氧时间与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进行监测,找出科学的吸氧时间,预防和减少缺氧对人体造成的急、慢性损害。方法:通过对高原施工人员在缺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通过一定时间低流量(2L/m in)吸氧后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用最佳的吸氧时间来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结果:通过低流量吸氧,能明显改善机体的缺氧程度,在一定时间内机体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吸氧30分钟后血氧饱和度的升高到一定程度就停止变化。结论:低流量吸氧能显著改善高原缺氧环境下施工人员机体的缺氧状态,吸氧在30分钟内就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并发IFI的ICU重症患者137例,男性91例,女性46例,年龄17~82岁.其中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65例,光滑球念珠菌感染36例,热带念珠菌感染28例,平滑念珠菌感染5例,克柔念珠菌感染2例,青霉菌感染1例.患者在入院后3天进行痰、尿、血和能采集的其他体液、引流物及分泌物的培养,每3天采集、培养1次.结果 137例IFI患者中并发出血42例(30.66%),出现念珠菌疹53例(38.69%),并发器官功能损害49例(35.77%).肺部影像学表现以累及肺尖的炎性渗出为特征.137例患者初治均应用氟康唑,其中64例治愈,治愈率46.72%.61例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或脂质体治疗,39例治愈,治愈率63.39%;11例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治疗,6例治愈,治愈率54.55%.137例患者中28例死亡,死亡率为20.4%.结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常可引起器官水平出血、念珠菌疹、脏器功能损害、累及肺尖的炎性渗出性病变,氟康唑、两性霉素B及脂质体对其仍有较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