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76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59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4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1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胆瘘的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手术和肝叶切除至胆瘘15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T管拔除后胆瘘3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瘘2例,肝叶切除术后胆瘘4例,术中胆总管损伤伴胆瘘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伴胆瘘2例。除1例转院治疗外,其余经处理后均治愈出院。
结论:提高操作技术,高度重视熟知胆道系统的解剖及病理变异,术中严谨操作是防止胆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猪肝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最适宜共培养体系,为生物人工肝的构建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
方法:抽取中华实验猪(n=3)髂前上棘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传代培养至第3代;采用原位两步胶原酶法分离猪肝细胞后与MSCS按1∶1,2∶1,5∶1和10∶1的比例混合培养,观察各组共培养肝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水平。
结果:所获肝细胞纯度>99%,存活率>95%。共培养组肝细胞迅速黏附于MSCS表面,在三维空间呈球形聚集生长;肝细胞与MSCS间出现细胞连接,超微结构与正常肝细胞接近。肝细胞/MSCS 以2∶1共培养组的肝细胞清蛋白分泌水平、尿素合成能力和细胞色素P450为各组中之最佳,自第1天培养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在第2天达到高峰,而且下降趋势较缓慢。
结论:猪肝细胞/MSCS 按2∶1组成的最适共培养体系可最大程度地维持肝细胞功能,为构建功能性生物人工肝提供高效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小鼠肝局部HIRI的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每组动物8只。检测两组间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BiP,活化caspases-4,活化caspases-3,细胞凋亡、血清谷丙转氨酶和组织学的改变。
结果:在再灌注6 h后实验组肝组织BiP,活化caspases-4,活化caspases-3蛋白的表达增高,出现大量凋亡细胞,伴明显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增高和肝组织学损害。
结论: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肝IRI。

  相似文献   
994.
患者男,71岁。患者因尿毒症需间断透析。1个月前于外院接受右股静脉穿刺后出现搏动性包块,逐渐增大,入院时大小约14 cm×10 cm,伴疼痛,包块皮肤表面已出现张力性溃疡,右侧腘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糖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门静脉高压症(PH) CEAP诊断系统。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1例PH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参照美国静脉论坛关于下肢慢性静脉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分类系统中的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EAP)和布-加综合征的许氏临床病理分型,提出PH 的CEAP诊断系统。
结果:根据影像学(多普勒超声、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或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和临床以及病理学资料,将PH 的CEAP诊断系统归纳为:临床表现(C)分为轻型和重型;病因(E)则有先天性、原发性和后天性;解剖(A)定位于肝脏、腔静脉、肝静脉和门静脉系;病理生理(P)变化包括肝脏的纤维化或硬化、血管的阻塞和血栓形成以及肝内侧支形成、肿瘤(Pt)等。
结论:CEAP诊断系统的建立对各种原因引起的PH的正确诊断、分型和个体化的治疗对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61例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率85.2%(52/61),随访时间为3~42个月,中位时间2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例,带瘤生存2例。复发和死亡病例均为进展期胃癌。复发率I期为0(0/19),II期20%(2/10),III期25%(5/20),IV期100%(3/3)。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4%、85.6%、71.0%,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7%、81.2%、67.8%。结论早期胃癌腹腔镜切除手术预后良好,可以推荐。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预后并不差于开腹手术,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97.
小肠损伤10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峰平  朱月清 《腹部外科》2008,21(4):239-240
目的探讨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2月-2007年3月收治的小肠损伤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02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确诊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仔细询问病史、全面的检查是早期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胆管损伤是其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内多数报道腹腔镜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2%~0.7%,平均约为0.5%,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医疗纠纷,产生不良影响。尽量避免发生此类并发症,才是LC手术成熟的境界,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8年7月间2080例LC手术,发生胆管损伤2例,发生率0.1%,就此作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病理性乳头溢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606例经乳管镜检查并行手术切除的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乳管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尚不完全符合,但两种方法一致性较高(Κ=0.828)。乳管镜诊断的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88.6%,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0%。结论:乳管镜在乳头溢液检测中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与病理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诊断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6月—2010年6月10年间收治的36例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治疗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肠梗阻缓解改限期手术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9例患者肠腔积粪不多,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经全结肠灌洗后一期肠切除吻合术;11例患者肠腔积粪较多、患者一般情况较差,肿瘤切除术后行肠造瘘术,其中7例为永久性造瘘,4例在术后0.5~1年进行了造瘘口回纳术。术后患者恢复好,均治愈出院。结论: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在患者一般情况许可时,行一期切除吻合是最佳选择。在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梗阻肠袢不适宜作一期切除吻合时,作暂时性结肠造瘘也不失为一合适的选择。全结肠灌洗术后一期切除吻合选择合适的病例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