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15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64篇 |
出版年
2014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DNA倍体分类与癌组织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DNA倍体分类的某些生物学特性的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00例恶性肿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了DNA含量分析,并对癌组织不同倍体类型与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把癌组织DNA倍体类型分为;二倍体(D)、近二倍体(ND)、四倍体(T)、非整倍体(AN)和多异倍体(M)。后四种倍体类型统称为DNA异倍体(H)。癌组织DNA类型不同,其增殖活性明显不同。从D→ND→T→AN→M,其SPF和PI逐渐升高;在DNA异倍体肿瘤患者中,其癌旁组织DNA异倍体检出率也逐渐升高;另外DNA异倍体患者癌旁组织异倍体检出率显著高于二倍体者(P<0.05)。结论:癌组织DNA倍体类型从D→ND→T→AN→M,其SPF、PI和癌旁组织DNA异倍体的检出率均逐渐升高。这表明从D→ND→T→AN→M,肿瘤细胞恶性度愈来愈高。这为癌组织DNA倍体分类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恶性肿瘤DNA倍体分类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DNA倍体分类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进行DNA含量分析,并对不同倍体类型与各种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把瘤组织类型分为二倍体(D)、近二倍体(ND)、四倍体(T)、非整倍体(AN)、多异倍体(M),后4种倍体统称为DNA异倍体(H)。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增加和转移的出现,D检出率越来越低,M检出率越来越高;肿瘤倍体从D→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为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P53(v)表达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应用FCM检测88例癌症患者外周血细胞中P53(v)的表达. 结果显示, 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P53(v)表达为(7.76±7.1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表达(0.66±0.5)%(P<0.01).35.2%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P53(v)表达≥10%;随年龄增高, 患者血细胞P53(v)表达有增高趋势. 结论: 在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中也能检测出P53(v)表达, 可作为监测和筛选肿瘤高危人群的一个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比较老年组和成年组食管癌患者术中、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趋势。方法:44例ASAⅠ ~Ⅱ级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2例年龄65岁以上的为老年组;22例年龄60岁以下的为成年组。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d1、术后d2、术后d5共5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术前老年组与成年组之间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各自的麻醉前值相比较,术毕、术后d1、术后d2,两组患者外周血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d5成年组的CD4/CD8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并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全麻开胸术后,食管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细胞免疫抑制现象,老年组T细胞亚群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慢于成年组患者。 相似文献
107.
108.
乳腺癌患者的DNA倍体、S期细胞比率、激素受体和淋巴结转移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DNA倍体、S期细胞比率(SPF)、激素受体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同步检测12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DNA倍体、S期细胞比率、雌激素受体(ER)和淋巴结转移(LNM)等4项指标。结果ER(—)患者的异倍体率、SPF和LNM(+)率均显著高于ER(+)患者(分别为93.3%、30.7±7.2%、80.0%和64.0%、15.2±6.2%、52.0%,P<0.05或P<0.01)。异倍体患者SPF、ER(-)率也显著高于二倍体患者(分别为23.1%±10.1%、31.0%和13.4%±5.3%、8.7%,P<0.05或P<0.01)。根据患者对4项指标反应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好坏程度不同的5级,“1”级各项指标均为预后较好指标,而“5”级各项指标均为预后不好指标。这样从“1”级到“5”级患者肿瘤恶性度越来越高,预后越来越差,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7.2%、68.7%、35.7%和23.1%。结论DNA倍体、细胞增殖特性、激素受体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是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9.
作者对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细胞DNA含量进行了同步检测。结果表明,AFP(+)患者的DNA异倍体率、DNA指数、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AFP(-)患者(P<0.05或P<0.01)。AFP(+)率和DNA异倍体率与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十分密切。根据AFP和DNA倍体表现不同,把患者分为三类,从Ⅰ类(二项指标皆阴者)至Ⅱ类(仅一项指标阳性)到三类(二项指标皆阳性),患者肿瘤恶性度越来越高,预后越来越差。因此,AFP和DNA含量同步检测,可作为一种肿瘤定量指标,对判定肿瘤恶性程度,预测肝癌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肿瘤DNA含量与p53,p21,p16,Rb基因异常表达的肿瘤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背景p53,Rb,p16和p21蛋白是肿瘤相关基因产物,其异常表达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肿瘤的形成和发展,DNA倍体异常也是肿瘤细胞周期频发事件,而肿瘤细胞DNA倍体与P53,Rb,P16和P21蛋白异常表达关系间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肿瘤组织DNA倍体与多种癌相关基因蛋白p53,Rb,p16和p21异常表达的意义.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实验对象30例女性癌症患者,其中卵巢癌10例,乳腺癌20例,平均年龄55岁.干预对30例卵巢癌和乳腺癌瘤体中心灶进行3点取样,应用FCM检测DNA倍体及p53,Rb,p16和p21异常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肿瘤组织DNA倍体及p53,Rb,p16和p21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瘤灶多点取样法可检测出90%(27/30)的异倍体;不同倍性的肿瘤普遍存在程度不同地p53,Rb,p21和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96.7%(29/30)的肿瘤存在至少一种以上癌相关基因(p53,Rb,p16,p21)异常表达.结论DNA异倍体与多种癌相关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均是肿瘤恶性指标,FCM同步检测这些指标,为快速了解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把握患者l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了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