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很多,如牵引石膏治疗,切开复位加压钢板治疗,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及闭合复位传统髓内针固定治疗等。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经皮钛制弹性髓内针(Titanium Elastic Nail,TEN)固定治疗,是近年来国际流行的一种治疗5岁以上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复位满意,固定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本文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前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2.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至2007年间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10例,其中平均年龄12.1岁.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石膏周定四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8年(1~3.5年),术后3个月时均获得了骨性愈合.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坏死.肘关节功能为优良.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43.
张恒云  朱振华 《中国医药》2007,2(4):255-256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临床最常见的儿童下肢畸形。早年认为该病是先天性疾病并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近年国内外研究及大量病例观察,本病除先天因素外,后天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动态的发育异常。早期治疗可终止其病理演变过程,使髋关节恢复正常形态及功能。1992年北美州,矫形外科学会上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脱位三型。国外统计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发病率为4‰-11‰;而髋臼发育不良易脱位者高达8‰-21.8‰。我国目前尚无全面普查资料。1974年北京地区发病率为3.8‰。由于患儿出生时体征较隐匿,早期不易发现。待到患儿学步时出现跛行步态才开始就诊,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即使积极治疗,也往往留下残疾。为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发病率,减少致残率,广泛开展孕产期预防和新生儿筛查及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44.
1998年10月~2008年3月,我们自拟利湿化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7~70岁,平均(41±3.2)岁;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12例,肾、输尿管均有结石 8例;结石直径0.5~1.0cm20例,1.0~1.2cm10例;合并肾积水16例,高血压病4例.  相似文献   
245.
李星  朱振华  吴仲敏  董亮  叶斌  蔡荷飞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455-1458,1473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36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PPARγ激活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2组小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 mg/kg诱导肺纤维化模型.24 h后,PPARγ激活组小鼠口服灌胃100...  相似文献   
246.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后内皮素1 (ET-1)和脑利钠肽(BNP)变化及意义.方法 69例川崎病患儿,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者13例,无冠状动脉病变(NCAL)者56例,分别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测定血浆内皮素1和脑利钠肽水平,并与30例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结果 CAL组急性期ET-1、BNP分别为(90.46±2.60) ng/L、(479.15±.22.84) ng/L,其恢复期ET-1、BNP分别为(89.15±2.19) ng/L、(464.46±21.43) ng/L,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CAL组急性期ET-1、BNP浓度值分别为(66.57±2.91)ng/L、(402.71±25.52) ng/L,恢复期ET-1、BNP浓度值分别为(51.91±6.12)ng/L、(50.30±9.73) ng/L,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ET-1、BNP水平均高于NCAL组及对照组(P<0.01).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ET-1与BNP浓度呈正相关(r=0.84,0.94,P<0.01).结论 血浆ET-1和BNP检测可作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风险监测指标,是川崎病诊治过程中一个有临床价值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47.
【目的】研究香附四物汤挥发油(XSDO)经β-环糊精包合后,其主要活性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采集雌性SD大鼠分别灌胃香附四物汤挥发油及香附四物汤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XSDO/β-CD)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血浆中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藁本内酯、去氢木香内酯、α-香附酮的浓度,以DAS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XSDO/β-CD中各指标成分的C_(max)、T_(1/2)、平均滞留时间(MRT)、AUC0-24h较香附四物汤挥发油有显著增加,而除藁本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外,T_(max)值均有所减小,2组的药动学参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将香附四物汤挥发油制成β-CD包合物可显著提高其主要活性成分的口服吸收及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48.
目的:探讨分析骨肉瘤患者使用高剂量甲氨蝶呤(MTX)发生严重延迟排泄的解救措施。方法:通过控制在MTX化疗结束后2472 h有效的解救时机。采取有效剂量的甲酰四氢叶酸钙及给药时机、采取有效的血液净化措施和及时的支持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加解救成功的机会。结果:成功救治2例骨肉瘤高剂量MTX化疗延迟排泄的患者。结论:应制订高剂量MTX延迟排泄解救的临床路径,加强治疗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49.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不同产地黄芩茎叶指纹图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快速鉴定共有峰,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为黄芩地上茎叶资源循环利用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100mm×2.1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模式,电压3.0kV,离子源温度120℃,雾化温度400℃,雾化气800L/h。通过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UPLC-QTOF/MS对黄芩茎叶共有峰进行鉴定。结果 确定了不同产地黄芩茎叶药材的19个共有峰,建立了UPLC指纹图谱。10个产地11批黄芩茎叶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各产地黄芩茎叶药材的相似度较高,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相似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黄芩茎叶UPLC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的识别可更好的评价其质量,为黄芩地上部分资源价值的利用与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0.
目的通过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评价晒干、阴干、红外干燥(50、60、70、80℃)、微波干燥(50、60、70、80、100℃)和热风干燥(50、60、70、80℃)等1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药材品质的影响,并优选出适宜的益母草产地加工方法。方法运用UPLC-QTRAP?/MS2法测定益母草中3个生物碱类成分(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葫芦巴碱)、4个酚酸类成分(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5个苯丙素类成分(红景天苷、毛蕊花糖苷、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11个黄酮类成分(芦丁、异槲皮苷、金丝桃苷、汉黄芩素、山柰酚-3-O-芸香糖苷、芫花素、芹菜素、山柰酚、异鼠李素、橙皮素、槲皮素)和1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益母草苷)的含量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逼近理想值排序法(TOPSIS),综合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得到的益母草样品的品质。结果不同干燥方式对益母草中24个化学成分的含量影响显著,基于此进行PCA并将15种干燥方法分为3类;另外采用TOPSIS法对15种干燥方法进行评分,前3位为热风70℃、热风60℃和微波100℃干燥,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益母草中活性成分。结论结合实践,优选热风70℃干燥为益母草产地加工工艺,为益母草的品质提供保障,为全国益母草生产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