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54例经PCI治疗的中老年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将69例发生ISR的患者纳入再狭窄组,其余185例患者纳入非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生化指标,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术后1年内该疾病患者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CHD家族史、未规律服药、血尿酸异常及血胆红素异常均可能是CHD患者PCI后支架内ISR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P 0. 05)。结论糖尿病、CHD家族史、未规律服药、血尿酸异常以及血胆红素异常均可能会提高中老年CHD患者PCI后支架内ISR发生率,故临床中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积极制定早期预防对策,以预防术后ISR发生。  相似文献   
22.
报道阿达木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成功治疗一例儿童Stevens-Johnson综合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女,6岁。全身散在红斑、水疱伴发热4天。入院后第一天开始给予甲泼尼龙40 mg/d、人免疫球蛋白(10 g/d×5)治疗,一周后皮损改善不明显,入院第7天、第14天分别给予阿达木单抗40 mg、20 mg治疗,皮损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补肾益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肺功能Ⅲ、Ⅳ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补肾益肺胶囊;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共治疗26周。观察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肺功能等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3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等级评定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结论:补肾益肺胶囊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减轻气流受限,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4.
三分支传导阻滞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必须紧急处理。我厂门诊一患者未经特殊处理,能存活2年并能从事简单劳动,实属少见,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邱××,男,72岁。昏厥、抽搐短暂发作2年,于1977年11月6日就诊。高血压史10年余。自1975年10日以来曾多  相似文献   
25.
小儿肾上腺皮质癌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肾上腺皮质癌手术的麻醉处理朱慧英杨瑞兰吕红作者单位:100045北京儿童医院麻醉科近年来我院收治肾上腺皮质癌患儿4例,现将手术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儿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1~5岁,体重11~23.5kg,ASAⅠ~Ⅱ级3例,Ⅳ级1例。...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常住居民血脂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山街道抽取街道8个居委会,共6 938名18~74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检测空腹血清血脂4项指标: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血脂水平异常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血脂总异常率为58.78%,其中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以及低HDL-C血症异常率分别为39.6%、39.0%、20.6%和14.6%。调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和慢性病史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脂异常率的相关因素为超重(OR=1.572,95%CI:1.405~1.760),肥胖(OR=1.963,95%CI:1.658~2.324)和腰臀比(OR=1.615,95%CI:1.445~1.805)。【结论】上海市中山社区居民血脂异常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血脂异常的筛查及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感染致新生大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最佳应用时机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2日龄(P2)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脂多糖(LPS)感染组(B组)、早期EPO干预组(C组)、晚期EPO干预组(D组).A、B、C组P2新生大鼠连续5d(P2-P6)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等容积9 g/L盐水+等容积EPO空白对照品、0.6 mg/kg LPS+等容积EPO空白对照品、0.6mg/kg LPS+5 000 IU/kg EPO;D组P2新生大鼠连续5d(P2-P6)腹腔注射0.6 mg/kg LPS,P7开始连续腹腔注射5 000 IU/kg EPO 5 d(即P7-P11).A、B2组分别于P2(腹腔注射第1次药物后6h)、P7、P12,各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只新生大鼠取脑,以矢状缝为标志分为左右半脑,右侧脑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EPO受体(EPOR)水平,左侧脑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POR mRNA水平;A、B、C3组于P7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新生大鼠灌注取脑,余续养,4组均于P12灌注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EPOR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1.HE染色示B组海马锥体细胞界限不清、层次紊乱,细胞数目减少,脑室扩张,周围白质有囊性软化区域形成;EPO干预组较B组病理改变减轻,早期干预组更明显.2.B组较A组EPOR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随日龄的增加EPOR与EPOR mRNA表达有下降趋势.3.B组MBP表达(107.46±3.65)较A组(146.78±3.13)明显减少(P<0.05),EPO干预组较B组表达增加,且C组(126.25±4.42)较D组(117.35±3.42)增加更明显(P<0.05).4.B组GFAP表达(P7、P12分别为141.46±11.92、149.48±13.59)较A组(P7、P12分别为120.63±13.32、119.74±12.48)增加(P<0.05),P12时EPO干预组表达较B组降低,C组(134.59±12.19)与D组(137.27±1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对出生后感染所致的脑白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甲期应用优于晚期,其机制可能与感染可使新生大鼠脑组织EPOR表达增加及EPOR表达随日龄增加而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上海市郊区成年居民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17年5—9月期间在上海市松江区某社区接受体检的20~74岁常驻居民,开展常规体格检查、B超影像学检查、临床血液学检验及问卷调查,根据B超结果诊断脂肪肝,根据体格检查和临床血液指标诊断代谢综合征,分析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分析6 608人中,脂肪肝患病率为38.29%(男性31.29%,女性42.67%,P0.001),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6.40%(男性32.94%,女性38.56%,P0.001)。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均更易发生在女性、高年龄段、超重或肥胖、既往曾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中,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和过轻的体质指数则为两者的保护性因素。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互为高危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松江区脂肪肝的患病率远高于文献报道,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维持在高位,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200例小儿外科病儿用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PI组,n=100)或氯胺酮静脉麻醉法(KT组,n=100)PI组用异丙酚2 mg/kg静脉注射至患儿入睡后,再通过Bain's回路或加压面罩半开放吸入吸氧和异氟醚至手术结束。KT组用地西泮0.1~0.2 mg/kg,氯胺酮1~2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患儿睡后,再以0.1%的氯胺酮液,术中维持直至术毕前10 m in停掉。比较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期间的循环,呼吸变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或副作用。结果:PI组麻醉时间与KT组相似。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T组(P<0.05),呼吸抑抑较明显,麻醉期间血压、心率明显低于KT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烦噪、精神副作用等并发症明显低于KT组(P<0.05),麻醉效果优于KT组。结论: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可替代氯胺酮静脉法应用于小儿麻醉,尤其是婴幼儿的手术,提高了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减少了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李静  庄丽燕  黄铖  朱慧英  黄丹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4):2904-2909
目的 描述2015—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大肠癌筛查情况,探索影响肠镜检查顺应性及其异常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工作规范,于2015—2017年纳入50~74岁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常住居民。第1年纳入全部符合标准的居民,后2年分别纳入前1年初筛阳性者和当年新入50岁人群。对社区居民进行危险度评估问卷和便隐血试验(FOBT)相结合的大肠癌初筛,任意阳性者即为初筛阳性。建议初筛阳性者进一步至定点医院进行肠镜检查以确诊。结果 2015—2017年,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共计筛查6 994例次,2015年筛查4 132例次、2016年筛查1 604例次、2017年筛查1 258例次。总体初筛阳性率为25.25%(1 766/6 994),FOBT阳性率为5.96%(417/6 994),问卷阳性率为21.12%(1 477/6 994),FOBT与问卷双阳性率为1.83%(128/6 994)。接受肠镜检查者239例次(13.53%),肠镜检查结果异常者124例次(51.88%),肠镜检查异常病变中,腺瘤检出率较高,肠炎次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一FOBT阳性〔OR=42.967,95%CI(22.019,83.844)〕、FOBT与问卷双阳性〔OR=30.059,95%CI(11.723,77.074)〕是首次初筛阳性者肠镜检查顺应性的影响因素(P<0.001);年龄〔OR=3.104,95%CI(1.177,8.189)〕是首次肠镜筛查者肠镜检查异常病变的影响因素(P=0.022)。结论 2015—2017年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大肠癌筛查初筛阳性率与上海市其他社区相仿,但是高危人群肠镜检查顺应性明显低于上海市其他地区。初筛阳性和年龄是影响社区居民肠镜检查顺应性及其异常病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