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17篇
综合类   294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21篇
  2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致病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STPs)。方法:在前期工作已证实HCV核心蛋白激活NF-κB介导的细胞内STPs这一结论的基础上,对核心蛋白活化NF-κB的机制和作用位点进行了测定。用0.4μg pCXN2-core与pNF-κB共转染Hela细胞3h后分别加入5mmol IKKβ的抑制剂乙酰水杨酸和25μmol消炎痛(作为对照)各0.5ml,继续转染33h,测定荧光素酶比活性,以此检测乙酰水杨酸对NF-κB介导的STPs的抑制作用。以pCXN2-core转染Cos-7细胞36h,收获细胞溶解液,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IκBα表达,确定IκBα的降解情况。用pCXN2-core、pMEKKΔ(表达非活性MEKK的质粒)、pNF-κB共转Hela细胞36h,测定荧光素酶比活性,确定HCV核心蛋白是否通过MEKK活化NF-κB介导的STPs。结果:(1)HCV核心蛋白活化NF-κB介导的STPs被乙酰水杨酸抑制;(2)pCXN2-core转染后的细胞溶 解液中IκBα的量较pCXN2转染后的少;(3)HCV核心蛋白活化NF-κB介导的STPs的作用不被MEKKΔ阻断。结论:(1)乙酰水杨酸通过抑制KK的IκBα磷酸化作用,抑制IκB降解,阻断NF-κB的活化,表明核心蛋白作用位点可能在IKK或其上游某个部位;(2)在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存在IκBα降解的增加,造成NF-κB的活化;(3)核心蛋白的作用位点处于MEKK作用点下游。(4)HCV核心蛋白可能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是:HCV核心蛋白直接作用于IKK→IKK磷酸化IκBα→IκBα降解→NF-κB脱离抑制从胞浆转入胞核,与DNA结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2.
朱峰  阚雪  朱嘉 《现代养生》2014,(22):235-235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诱导期给予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诱导期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诱导期,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诱导期给予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诱导期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诱导期,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单独尾状叶切除肝肿瘤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2006年8月,我科共完成单独尾叶切除5例,现总结经验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为32~70岁.1例血管瘤(4.5 cm×4.5 cm×4 cm),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4 cm×3 cm×3 cm~8 cm×8 cm×8 cm),其中Spiegle叶2例,尾状突1例,腔静脉旁2例.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2例,中-低分化腺癌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  相似文献   
65.
糖皮质激素在药物性肝病(DILD)治疗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论,临床实践中激素的使用也非常混乱。本试验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评估了激素在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病中的作用,总结了我院治疗此类疾病的一些经验,供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胸腺瘤中消化系统异常的发生率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结合文献,对北京协和医院1985年1月至2002年6月138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例胸腺瘤患者中消化系统症状总发生率12.3%(17/138),其中以慢性腹泻最多(7.2%,10/138),大多数腹泻原因不明确。胸腺瘤患者具有突出的自身免疫倾向,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10例慢性腹泻患者中7例检测出自身抗体。胸腺瘤切除后有6例慢性腹泻症状基本缓解。结论胸腺瘤伴随消化系统异常比较常见,其中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最多。胸腺瘤患者具有突出的自身免疫倾向,推测自身免疫性肠病可能是此类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基因多态性及尿液中含量与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203例膀胱癌患者,分为术后尿路感染组(n=38)和无尿路感染组(n=165),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析SP-A及SP-D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比较两组尿液中SP-A及SP-D含量。结果 尿路感染组SP-A1基因Ala19Val位点Val/Val基因型频率、19Va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79%、48.68%, SP-A2基因Lys223Gln位点Lys/Lys基因型频率、223Ly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6%、14.47%, SP-D基因Thr11Met位点Met/Met基因型频率、11Me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6.32%、53.95%,均低于无尿路感染组(P<0.05);尿路感染组尿液中SP-A及SP-D含量均低于无尿路感染组(P<0.05)。结论 SP-A1基因Ala19Val位点19Val等位基因、SP-A2基因Lys...  相似文献   
68.
临床上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预后较差。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者,通常选择内镜下置人胆道支架以解除梗阻,然而该技术对进展期肝门部肿瘤的疗效报道不一。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对肝门部胆管癌和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82例接受ERCP下置入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引流治疗的恶性胆道狭窄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肝门部胆管癌组和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组,对其ERCP参数和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随访期间急性胆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与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组相比,肝门部胆管癌组术后1周总胆红素降低显效率较低,术后6个月内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增高,初次发生时间提前,支架再狭窄率增高(P=0.000)。ERCP术中括约肌切开为随访期间发生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P=0.004,OR:8.196)。结论: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不及肝外恶性胆道梗阻,且更易早期发生急性胆管炎和支架再狭窄,术中括约肌切开可增加术后急性胆管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比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唇龈沟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9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A组给予鼻内镜揭盖术治疗,B组给予唇龈沟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C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三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A组、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B组(P<0.05),但A组、C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P<0.05),但A组、C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A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均是有效的,且效果相当,但是考虑到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仪成本更高,不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因此可将鼻内镜下揭盖术作为首选治...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胆囊后-前三角联合解剖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246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5~120 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量5~80 ml,平均20 ml。其中2例各因合并胃癌和胆囊结肠瘘中转开腹手术,2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全组术后均无腹腔出血、胆漏及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囊后-前三角解剖法有助于辨认Calot三角内的解剖结构,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胆管损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