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91.
分析5例纵隔结核的CT表现.探讨淋巴结核的CT特征以及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分析了与其它类似淋巴结病变的CT鉴别。  相似文献   
192.
舒灿  朱小华 《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31-1433
目的:探讨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05-06收治的11例(共11眼)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术前及术后详细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巩膜外环扎,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术中9眼行硅油充填,2眼填充长效惰性气体。术后随访12~66mo。结果:术后11眼均获视网膜良好复位及视力增进。随访期中有7眼于6~12mo取出硅油,硅油取出后2眼因周边部PVR或葡萄膜炎复发导致视网膜脱离复发,未取硅油的4眼(包括2只再手术眼)视网膜平伏。结论: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尤其存在周边部纤维及血管膜的牵引时,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效果确切,周边部PVR和葡萄膜炎复发是术后限制视网膜复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3.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thermotherapy,TT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12眼脉络膜血管瘤患者行TTT治疗的临床疗效,根据瘤体的大小选择不同大小的光斑(1.0~3.0mm)和能量(300~1000mW),照射时间1分钟。观察视力、视网膜下液、瘤体、脉络膜血管渗漏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12~14月,平均13.6月。结果12例脉络膜血管瘤患者中伴局限性或广泛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11例。经TTT治疗后,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12例瘤体萎缩,FFA显示瘤体渗漏明显减轻,未见明显并发症。视力提高者9例,不变者2例,下降者1例。结论TTT是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伴明显视网膜脱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4.
外照射后肿瘤摄取99Tcm-MIBI与其死亡和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监测肿瘤放疗后细胞活力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105只荷Ehrlich癌的雌性昆明小鼠按不同剂量(0、5、10、15、20Gy)行^60Co单次照射,并于照射前6h及照射后24、72和144h分别进行①^99Tc^m-MIBI显像及测量肿瘤组织放射性计数,计算肿瘤微分摄取率(DUR)及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②测定肿瘤凋亡指数(AI)、肿瘤坏死面积百分比(P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积分吸光度(PCNA-IA)结果 照射后DUR、T/NT随剂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24h DUR、T/NT分别与增高的AI、PNA呈负相关,与减低的PCNA-IA呈正相关,r分别为-0.849、-0.829;-0.883、-0.855;0.789、0.742(n =33,P<0.01)。  相似文献   
195.
196.
197.
198.
目的比较兔眼跨巩膜持续给药、静脉给药与结膜下注射治疗实验性表皮葡萄球菌性眼内炎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雌雄不限, 体质量2.0~2.5 kg, 随机分成3组:静脉给药组、结膜下注药组及跨巩膜持续给药组, 每组各10只。均在兔右眼接种0.1 mL 100 CFU表皮葡萄球菌后24 h开始进行治疗。静脉给药组每天静脉滴注20 mg去甲万古霉素, 平均滴注持续时间1 h以上;结膜下注药组隔天一次结膜下注射浓度为20 mg/mL的去甲万古霉素0.3 mL;跨巩膜持续给药组每天以流速0.1 mL/h, 浓度20 mg/mL在眼球筋膜囊下持续给药7 h。接种后每天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前段检查及眼底镜检查, 并记录炎症评分。第8天处死动物摘除眼球, 做石蜡包埋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三组症状炎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93.53, P<0.001;F组别=4.07, P=0.028), 跨巩膜持续给药组症状炎症峰值为(19.8±4.3)分与静脉给药组(24.3±4.08)分, 结膜下注射组(24.3±6.77)分相比, 炎症评分明显降低(t=4.81, 5.00;P=0...  相似文献   
199.
目的:评价鲍恩样丘疹病(Bowenoid populosis,BP)皮损中p21和CDK2的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石蜡包埋标本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IMS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分析p21和CDK2蛋白表达。冰冻标本采用煮沸法提取DNA,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作HPV分型检测。结果:在28例BP中p21和CDK2阳性细胞数百分比分别为(31.6±10.5)%和(49.9±13.8)%,显著高于包皮对照组的(22.5±5.4)%和(17.3±8.5)%,P0.05。HPV阳性组p21和CDK2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0.56±11.78)%和(54.42±13.69)%;HPV阴性组p21和CDK2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3.3±8.36)%和(43.15±11.55)%。p21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K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CDK2直线相关分析无相关性(P0.05)。结论:BP中存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高表达,HPV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使细胞周期紊乱,继而导致非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200.
细胞凋亡早期,磷脂酰丝氨酸从细胞膜脂双层的内层迁移至外层。根据磷脂结合蛋白V高度亲和PS的特性,利用^99Tc^m标记的annexinV可以进行体内凋亡细胞的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