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 利用肺通气/灌注显像预测肺癌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及评价手术适应证.方法 2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21例行肺灌注/通气显像,其中13例行手术治疗;5例行肺灌注显像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1周左右行肺功能检查,其中18例手术治疗患者于术后2个月再次行肺功能检查.采用Neuhaus公式计算术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预测值(ppoFEV1).对通气、灌注显像2种方法计算所得的ppoFEV1值进行t检验,并分别与术后2个月肺功能实测值进行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通气法ppoFEV1为(1.347±0.539)L,灌注法ppoFEV1为(1.410±0.543)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2,P>0.05);13例手术者其中术前通气ppoFEV1为(1.545±0.588)L,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50±0.521)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2,P>0.05).所有18例手术者术前灌注ppoFEV1为(1.697±0.546)L,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57±0.488)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7,P>0.05).13例肺通气法ppoFEV1与术后2个月实测值显著相关,r=0.950,P<0.01;肺灌注法ppoFEV1值与术后2个月实测值也显著相关,r=0.937,P<0.01.18例肺灌注法ppoFEV1与术后2个月实测值也显著相关(r=0.922,P<0.01).结论 肺通气/灌注显像结合肺功能测定有利于判断肺癌患者尤其合并低肺功能患者能否进行手术及确定手术部位和范围,能用于预测肺癌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2.
免疫球蛋白G4(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几年新发现和确定的一种复合性免疫系统疾病,其特征为血清IgG4水平升高、受累组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该病累及范围广,包括泪腺、唾液腺、肺、胰腺、肝脏、胆管、肾脏、前列腺和后腹膜等,临床表现为同时或不同时间各脏器肿大、结节或肥厚。全面、准确地诊断有利于该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改善。18F-FDG PET/CT显像在IgG4相关性疾病中的诊断、疗效评估与随访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对18F-FDG PET/CT在IgG4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3.
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灿  朱小华 《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31-1433
目的:探讨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05-06收治的11例(共11眼)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术前及术后详细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巩膜外环扎,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术中9眼行硅油充填,2眼填充长效惰性气体。术后随访12~66mo。结果:术后11眼均获视网膜良好复位及视力增进。随访期中有7眼于6~12mo取出硅油,硅油取出后2眼因周边部PVR或葡萄膜炎复发导致视网膜脱离复发,未取硅油的4眼(包括2只再手术眼)视网膜平伏。结论: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尤其存在周边部纤维及血管膜的牵引时,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效果确切,周边部PVR和葡萄膜炎复发是术后限制视网膜复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4.
脉络膜新生血管伴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描述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伴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疗效。方法:CNV伴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3例3眼,男性,年龄58~75(平均62岁)。玻璃体脉络膜积血病程6~12d(平均8±4.3d)。术前视力2眼手动,1眼无光感。眼压16~28mmHg(平均19±4.8mmHg)。2眼伴前房红褐色积血,3眼伴重度玻璃体混浊。FFA显示既往均有黄斑区CNV,其中1例健眼有玻璃膜疣。屈光力正常。眼轴22~24mm,双眼无显著性差异(P>0.05)。B超均显示玻璃体积血、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并脉络膜脱离。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脉络膜上腔放血、巩膜外环扎、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切开、血管膜和积血块清除、视网膜复位及眼内硅油充填术。追踪观察6~34mo。结果: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手术即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术中发现脉络膜下液为黑红色血性积液,玻璃体积血呈灰黑色,术毕脉络膜和视网膜平复。术后2眼发生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nterior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aPVR),1眼再次手术。最终在取出硅油后,2眼(67%)视网膜获得解剖复位,术后视力0.05~0.1,1眼无光感。结论:CNV所致的自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伴出血性视网膜脱离非常少见,这类患者眼部病变发展迅速,脉络膜上腔积血可渗透到前房,眼压正常或偏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讨18 F-FDG PET影像组学对结节性或肿块性肺结核(PTB)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18 F-FDG PET/CT的PTB 40例与NSCLC 17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按照1:1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Python软件从PE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早期表达蛋白感染细胞蛋白(ICP)27强制泛素化的DNA疫苗表达质粒。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人基因组DNA和HSV-2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泛素全长基因和HSV-2、ICP27 377-459,PCR鉴定后酶切连接获得融合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载体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Ub-ICP-pcDNA3.1,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Ub-ICP-pcDNA3.1克隆基因插入方向正确,与预期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HSV-2早期表达蛋白ICP27强制泛素化DNA疫苗。  相似文献   
187.
大血管炎(large-vessel vasculitis,LVV)主要分为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TA)和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t,GCA).TA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通常延迟到血管闭塞期才能明确诊断.GCA 可伴发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  相似文献   
188.
王文靖  赵仓焕  谢步霓  盛佑祥  朱小华 《针刺研究》2006,31(3):131-135,F0003
目的:观察累加电针对炎症痛大鼠模型不同间隔时间的镇痛效果,从而探讨针刺镇痛的最佳治疗间隔时间。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分别以3、6、12、24h作为电针治疗间隔时间。选用“昆仑”和“悬钟”穴,电针频率15~100Hz,疏密波,电压2~4V,留针20min,连续治疗6d后观测大鼠疼痛级别、痛阈、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组的疼痛级别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24h电针组的痛阈高于模型组(P<0·01),各电针组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在不同间隔时间电针治疗中,以间隔24h治疗更能明显降低炎症痛大鼠的疼痛级别并提高其痛阈,促进下丘脑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P<0·05或0·01)。结论:电针对炎症痛大鼠模型具有非常明显的镇痛作用,间隔24h重复治疗可显著提高其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9.
何林  李小明  朱小华 《当代医学》2021,27(20):114-116
目的 分析外源性类脂性肺炎病例的诊治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少见疾病的认识,以提高治愈率及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例确诊外源性类脂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随访情况.结果 该病多见于男性,常有油脂类物质接触史,以咳嗽、胸痛、咳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常以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病变为主,病变性质以感染病变多见.发病早期常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RP、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增高,经常规抗感染及静脉激素抗炎治疗,病变可完全吸收,短期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外源性类脂性肺炎需详细询问并获得有油脂类物质误吸史,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可做出诊断,可依据病理及气管镜灌洗液查见大量吞噬油脂的巨噬细胞最终确诊.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及支气管镜灌洗等治疗可缓解该病,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