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关节镜下缝线套扎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缝线套扎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2009年11月,对19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髁间嵴撕脱性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缝线套扎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9~48个月,平均25.7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查示骨折均愈合.17例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查...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中异体骨植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1年8月我科行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24例,其中采用同种异体骨填充关节间隙13例,未植骨填充11例。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美国足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进行评价。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患者步态改善,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术后1年VAS评分为(1.7±0.5)分,与术前的(7.2±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OFAS评分为(80.7±5.2)分,与术前的(49.5±9.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在12周内融合12例,未植骨组在12周内融合8例。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是踝关节融合的理想方法,术中异体骨植入可以缩短融合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干预组患者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髋支具在关节镜下髋关节盂唇缝合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19年10月行关节镜下髋关节盂唇缝合术后的7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给予支具治疗,35例无支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和疼痛程度.[结果]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锻炼依从度均显著改善(P<...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病情观察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行髋关节镜手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预防并发症的针对性措施.[结果]本组124例髋关节镜手术患者,出现患肢皮肤苍白14例、青紫4例;术后患肢感觉运动异常16例;女性会...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应用后踝关节镜治疗踝关节后方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采用后踝关节镜治疗患者17例,其中后踝关节撞击征7例,距骨骨软骨损伤4例,后踝关节游离体2例,Haglund畸形4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对踝关节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3.6个月。VAS评分从术前平均(6.7±1.3)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2±0.6)分,P0.05。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从术前平均(49.8±6.9)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87.5±7.3)分,其中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结论后踝关节镜治疗踝关节后方疾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不同高强度缝线及不同缝合位点缝合固定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猪(雌性,月龄5~9个月,平均7个月)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标本48个,采用Mason-Allen缝合方法建立实验模型。根据缝合位点不同随机分为红区固定组、红-白区固定组,每组24例。再根据固定材料不同将每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8例,分别采用Ethibond缝线、Ultrabraid缝线、FiberWire缝线固定。采用万能电磁力学试验机,先给予1 000次的循环载荷后行拔出试验,直至拔出失败;测量并计算标本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拔出刚度及循环位移。结果:所有标本顺利完成生物力学测试。Ethibond缝线组失败模式均为缝线断裂。Ultrabraid缝线组失败模式:6例为缝线断裂,均属红区固定组;10例为缝线拔出,其中2例属红区固定组,8例属红-白区固定组。FiberWire缝线组失败模式均为缝线拔出。生物力学结果:(1)在缝线强度比较方面,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及拔出刚度:Ethibond缝线组Ultrabraid缝线组FiberWire缝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500、1 000次循环位移:Ethibond缝线组Ultrabraid缝线组FiberWire缝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FiberWire缝线强度最优,Ultrabraid缝线次之,Ethibond缝线最差。(2)在缝合位点比较方面,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及拔出刚度:红区固定组红-白区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500、1 000次循环位移:红区固定组红-白区固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红区缝合强度优于红-白区缝合。结论:Mason-Allen缝合方法可有效固定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并满足术后早期部分负重要求。术中采用FiberWire缝线并将缝合位点置于红区可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有利于半月板愈合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早期病变进行麻醉下推拿活动联合关节镜清理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全身麻醉下推拿活动及关节镜下探查清理、滑膜切除、软骨修整手术治疗2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早期病变患者,其中男6例,女16例;年龄17~35岁,平均24.7岁;病程10~41个月,平均22.1个月。经6个月正规保守治疗髋部受限疼痛等症状无缓解。通过患侧髋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m HHS评分、NAHS评分对比进行术前和术后随访评估。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时间26~44个月,平均30.2个月。患髋屈伸、内收外展、伸直位及屈曲90°位的内外旋角度范围分别由术前的(78.2±10.2)°、(36.3±6.4)°、(31.1±9.2)°及(37.3±10.5)°升至术后的(113.5±8.4)°、(55.7±8.4)°、(58.7±2.1)°及(60.1±9.8)°;VAS评分由术前的8.5±9.4降至术后的5.5±7.1;改良的Harris和NAH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0.8±6.9及56.9±6.25升至术后的88.1±10.4及84.6±5.4。结论:全身麻醉下髋关节推拿活动及关节镜手术能够有效恢复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症状,延缓关节畸形及强直,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