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类新的肝癌高表达基因HCCA3的克隆、鉴定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并探索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肝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谱,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断作为探针,筛选胎盘cDNA文库,以获得全长cDNA序列。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分析所获得的新基因在42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和病理学意义。结果 克隆了一个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命名为HCCA3,该基因的全长cDNA 1706 bp,编码一个26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在人类肝癌中广泛表达(78.6%,33/42),并与肝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HCCA43是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在肝癌中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和方法:本文以131I—BSA和99mTC-DTPA分别作为混合餐固、液体食物的标记物,检测35例慢性胃炎病人和10名健康志愿者的胃排空,其中2例受检者一周内进一步用99mTc-SC复查固体排空,比较两次固体排空过程的相关性。在体外对上述三种放射性标记物在胃液、1mol/LNaCl和0.1mol/LHCl溶液中消化2小时,检测其稳定性。结果:131I—BSA和99mTc-SC标记的固体食物经消化后的脱标率分别<2.87%和4.63%99mTc-DTPA吸附于固相的吸附率<8.36%。固/液体排空曲线明显不同,固体排空有明显的延迟期,半排空时间较长,慢性胃炎病人固、液体排空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两种固体标记物的排空曲线相似,相关性为γ=0.989(P<0.01),前、后两次排空相比,最大差值为9.2%,最小差值仅为0.8%。结论:131I—BSA作为固体标记物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供临床选择用于胃排空的检测。 相似文献
33.
大黄素诱导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视黄醇X受体的转录激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素(emodin)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配体-受体竞争结合实验以及报告基因检测了大黄素对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 alpha,RXRα)的结合和转录活性的调控,并研究了大黄素对肺癌细胞H460和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和凋亡的作用。结果发现,大黄素对两种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加入RXRα的天然配体9-顺式视黄酸(9-cis-retinoid acid,9-cis-RA)共同处理可显著缓解这种抑制作用。大黄素能浓度依赖地引起两种癌细胞系的凋亡,使细胞核出现碎裂和染色质浓染。报告基因实验发现大黄素对RXRα同源和异源二聚体的转录激活有显著抑制作用。体外的配体竞争结合实验发现,大黄素不直接结合RXRα的配体结合区。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发现,大黄素不影响RXRα的蛋白表达。结果提示,大黄素具有诱导肺癌细胞H460和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和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大黄素抑制9-cis-RA对RXR转录激活作用以及9-cis-RA具有一定程度拮抗大黄素对肺癌细胞H460和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提示大黄素的抗癌作用可能与细胞内RXR的功能有关,并以RXR转录非依赖性的方式起作用。配体竞争结合实验结果提示大黄素可能间接作用于RXR。 相似文献
34.
131I白蛋白用于胃排空固体食物的临床研究曾锦章彭武和张万岱郑普德吴湖炳周殿元本研究用131I牛血清白蛋白(BSA)检测胃固体排空,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检测对象。正常对照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0~48岁,平均30... 相似文献
35.
作者应用闪烁技术观察了13名健康成人液体灌注入盲肠后结肠各节段传输功能的变化,并对粪便成分作了相关性分析。 方法:所有志愿者连续6天进标准餐,其中第3天进早餐至少5小时后吞下一导管,藉放射线将其顶端定位于盲肠,第4天上午8:00空腹状态下将放射标记物(固体物含~(111)In,液体含~(99m)Tc)注入盲肠,然后轻轻移去导管。受试者依 相似文献
36.
37.
胃粘膜上皮每3天全部更新一次,覆盖在胃粘膜表面的这样一群具有极快更新能力的上皮细胞,对胃粘膜的抗损伤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维持胃粘膜完整性的一个最重要的屏障,其修复能力的下降,可能成为某些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胃粘膜上皮的这些生长、更新和修复的过程是受到... 相似文献
38.
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中医理论将胃癌、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各30例进行中医分型,分别为寒热夹杂21例,肝胃不和22例,胃阴不足29例,脾胃虚寒48例。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病例标本的c-myc、p21、p53,以改良Giem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结果表明,脾胃虚寒型HP阳性率(72.9%)与寒热夹杂型(38.1%)、肝胃不和型阳性率(40.9%)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myc、p21、p53阳性表达与HP感染、胃粘膜病变程度呈平行关系,各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胃不和>寒热夹杂。提示HP感染、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医分型有一定关系,有利于辨证辨病分型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39.
胆汁返流是胃部疾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和疾病,本文就此进行综述。一、概念的提出自从 Wolfler(1881)和 Billroth(1885)相继成功地施行胃切除术以后,随之而来的一个一直困扰着医师们的临床难题是某些病人在术后 相似文献
40.
核糖体蛋白L26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克隆和分析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方法 应用差异显示技术获得24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表达差异的目标基因片段,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并在基因数据库中检索进行同源性比较,应用印迹法(Northern)杂交技术研究其正常组织分布和肝癌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肝癌中获得一目标基因片段经测序证明其来源于一已知基因核糖体蛋白L26(RPL26),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83.3%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中RPL26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结论 RLP26可能是肝癌进展的有用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