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4 毫秒
51.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治疗胫骨骨髓炎并骨缺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并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1990~2001年对36例胫骨骨髓炎并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健侧(19例)和患侧(17例)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治疗,术后随访1~11年。参照Enneking系统对患肢进行功能评价,以正常肢体功能的百分数表示,对移植腓骨的转归,参照国际挽救肢体讨论会上制定的“同种及带血管骨移植放射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取健侧腓骨移植的患肢功能平均恢复86%,移植腓骨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骨髓炎复发1例,骨折及骨延迟愈合2例,平均41周移植骨明显变粗;取患侧腓骨移位的患肢功能平均恢复78%,移植腓骨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骨髓炎复发1例,骨折及骨延迟愈合3例,平均43周移植骨明显变粗;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41)。结论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是治疗胫骨骨髓炎并骨缺损的较好方法,健侧腓骨移植功能恢复优于患侧。  相似文献   
52.
断肢再植中骨固定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断肢再植中骨固定方法的选择曾剑文吴景华蔡锦方断肢再植骨折固定方法有多种,选择哪种固定方法最适合于断肢再植手术,目前尚有争议。为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总结1990年12月至1995年12月120例断肢再植资料,提出我们的看法,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0例...  相似文献   
53.
谷康泰灵对预防四有折骨不连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康泰灵预防四肢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50例,54处骨折;术后给予谷康泰灵肌肉注射。对照组50例,52处骨折;常规手术治疗。结果: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预防组发生骨不连1例,占1.8%;对照组发生骨不连4例,占7.7%;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谷康泰灵肌肉注射对预防四肢骨折骨不连有疗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髓内钉、多枚钉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1997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178例。行手术内固定治疗128例,96例获得12~83个月(平均41.5个月)的随访,通过病例复习和随访,获得以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助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按手术方式、年龄分组比较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计算发生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对手术风险性进行预测。[结果]本组96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79例,可及差17例;良好率82.3%。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11.5%,其中术后早期诱发原有合并症3例。DHS内固定组和髓内钉内固定组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多枚钉内固定组(P〈0.05);70岁以上年龄组功能恢复明显差于70岁以下年龄组;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1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2岁。其中术后早期诱发原有合并症的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92岁.[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因合理选择内固定材料,动力髋螺钉、髓内钉为首选,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发症发生原因并预测手术危险的高危因素. 方法:1995-03/2001-06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8例. 行手术内固定治疗136例,83例获得12~75(平均37.8) mo的随访,通过病历分析获得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是否输血以及输血量、伤前生活自理能力、伤前身体状况、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按手术方式、骨折类型以及年龄分组比较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计算发生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早期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手术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数W值,预测手术危险的高危因素. 结果:本组83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67例,可9例,差7例;优良率80.7%. 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平均年龄为82岁,发生率12.0%,术后早期诱发原有合并症3例,平均年龄为92岁. 动力髋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比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以及输血量比其他两组明显增多;髓内钉内固定组住院天数比其他两组明显缩短;年龄大于70岁组功能恢复较差;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各组并发症发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早期诱发原有合并症的3例患者,手术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数W值分别为6, 7和8. 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DHS、髓内钉、多枚钉可满足各种不同类型和年龄的骨折,尤其是髓内钉适用范围较广;年龄可能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危险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对兔骨折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制作双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采取自身双侧对比法,随机选择一侧行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另一侧作为对照,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外固定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21天随机各取8只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骨折端IGF-Ⅰ的表达。结果钢板内固定组和石膏外固定组IGF-Ⅰ表达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术后第7、14、21天IGF-Ⅰ表达石膏外固定组明显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P〈O.01)。结论石膏外固定有利于促进骨折端IGF-Ⅰ的表达。  相似文献   
57.
曾剑文  吴景华 《中原医刊》1997,24(3):F004-F004
矩形髓内钉临床应用的并发症及防治曾剑文,吴景华,唐道峰中国人民解放军154医院(464000)矩形髓内钉是截面呈矩形的新型可屈性髓内钉,这种由我国自行设计的新型髓内钉,无论从生物力学以及机械性能方面都优于目前国内流行的En-der氏钉、Rush钉,现...  相似文献   
58.
骨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及髁间骨折曾剑文吴景华蔡锦方自1994年6月~1996年6月,作者应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及髁间骨折共22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单纯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单纯股骨髁间骨...  相似文献   
59.
小腿桥式交腿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组织移植而受区又无可供吻合血管时的解决办法. 方法 采用以健侧胫前或胫后血管为蒂桥式携带游离皮瓣移植修复11例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结果 采用健侧胫前血管形成顺行皮瓣桥式携带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肢创面缺损6例,皮瓣全部成活.采用健侧胫后血管形成顺行皮瓣桥式携带游离皮瓣5例,其中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行清创植皮术后,创面修复良好.其余3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结论 以健侧小腿胫前或胫后血管作为游离组织移植时的供血血管,是解决患侧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且受区又无可供吻合血管时的一种理想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0.
股骨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称为复杂股骨骨折[1] 。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7月 ,我们采用闭合复位重建型交锁钉固定上述复杂股骨骨折 9例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7例 ,女 2例。年龄 2 1~ 5 5岁 ,平均年龄 35 6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5例 ,高处坠落伤 3例 ,重物砸伤 1例。左侧 5例 ,右侧 4例 ,合并胸腹部外伤 2例 ,合并颅脑外伤 1例。骨折类型 :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 4例 ,股骨干骨折合并转子间骨折 4例 ,股骨转子下至股骨干上 2 /3段长斜型粉碎性骨折 1例。急诊手术 2例 ,择期手术 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