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我们用维斯第负压引流专用敷料结合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创面20例,疗效满意.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59岁,平均34岁:损伤原因:车祸或机床碾挫伤16例,高处坠落至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4例.  相似文献   
42.
髋臼骨折主要由于压砸、撞挤、轧辗或高处坠落等损伤致,多系闭合伤,由于这种损伤较少见,故以往治疗髋臼骨折多采用保守的闭合牵引治疗方法,科手术只是针对保守治疗失败工际旧性骨折才使用,然而,保守治疗的某些结果复位不完全,出现股骨头坏死或骨关节炎等很难令病人满意,因此,这种深部关节骨折要达到解剖复位,非手术是无法达到这种要的,外科手术治疗髋臼骨折也就成为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1997年1月-2000年1月,我院对24例髋臼骨折采用Letournel分类法^[1]进行分类,其中1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我们用维斯第负压引流专用敷料结合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创面20例,疗效满意.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59岁,平均34岁:损伤原因:车祸或机床碾挫伤16例,高处坠落至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4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吻合浅静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吻合头静脉的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4例,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踝周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静脉通畅.随访3~2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转移范围大,切取容易,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较好地解决了同类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的问题,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45.
曾剑文  朱庆生 《医学信息》2002,15(7):468-469
桡神经由于其解剖结构 ,在外伤以及手术时极易导致损伤 ,临床上比较常见 ,本文就以下几方面对桡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 神经损伤的修复进展早期桡神经损伤的治疗主要是神经松解和神经修复 ,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1 对于单纯桡神经挫伤以及术后粘连血肿压迫等 ,一般采取神经探查松解术 ,此种方法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通常可以达到满意效果。黄耀添 〔1〕等报道儿童桡神经损伤 78例 ,行神经松解术 38例 ,疗效满意。特别提出 ,伤后 3个月处理比伤后 6个月处理疗效显著。徐建光、顾玉东〔2〕等报道16例周围神经损伤病例 ,其中…  相似文献   
46.
曾剑文 《医学信息》2002,15(7):463-463
目的 从理论上讲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方法优于开放复位法 ,据我们所知 ,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对神经血管损伤的危险性还不曾有过研究 ,我们通过尸体模型试图给这种危险性定量。方法  10具新鲜冰冻的尸体肩部 ,在 X线机引导下用同样的方法向完整的肱骨近端穿针 ,每具尸肩共穿 5枚直径2 .5 mm的 AO螺纹针 ,其中 2枚从侧方穿入 ;1枚从前方穿入 ;2枚从肱骨大结节穿入。然后 ,将标本解剖以便测定每根针与神经血管结构的距离以及主要的解剖关系。结果 经侧方穿入的螺纹针距腋神经前方分支的…  相似文献   
47.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固定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的固定效果。方法 2010-02至2012-08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2例,男20例,女12例。其中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事故伤 20 例,左髋18例,右髋14 例。PauwelsⅠ型12例,Ⅱ型20例,并发同侧股骨干骨折3 例。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全部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2个月。1 例于术后 6 个月复查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面塌陷,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余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 6~12个月,平均8.2个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患肢短缩等并发症。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为(90.26±5.38)分与术前(38.63±8.2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6,P=0.02)。结论 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钢板具有抗旋转力、抗剪切力、稳定性好、微创置入、骨质损失较少、股骨头血供破坏少、再血管化效果好等优势,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8.
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 :5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1例 ,左侧 2例 ,右侧 3例。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4 5岁 ,平均年龄3 4岁。所有病例均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NFH) ,按照Ficat与Arlet氏分期 ,X线分期为Ⅲ期 2例 ,Ⅳ期 3例。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 ,侧卧位 ,髋关节后切口 ,逐层切开 ,顺肌纤维方向分开臀大肌 ,显露股方肌 ,将其以上诸外旋肌止点切断 ,于股方肌止点周围切开骨膜并钻孔 ,用骨刀凿下一长方形骨块约 5.0cm× 2 .0cm× 1 .0cm ,连同股方肌成为一肌蒂骨瓣。切取肌骨瓣时 ,将旋股内侧动脉深支的大转子支也一并…  相似文献   
49.
[目的]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了10例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小头和冠状突骨折("恐怖三联征")病人的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尽可能的固定冠状突骨折,固定桡骨小头,修复相关的关节囊和外侧韧带损伤,必要时修复内侧副韧带和辅助外固定。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肘关节Mayo评分平均得分75%,优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0%。[结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损伤机制的充分认识,并重建其稳定性可以获得更好的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P WBC)数及中性粒细胞(PMN)比例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3例60岁以上的粗隆间骨折患者入院时PWBC数与PMN比例,根据病情或预后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骨折程度严重者的PWBC与PMN比例比骨折程度轻者显著增高;功能恢复一般组与良好组相比,PWBC数显著增高。结论:入院时PWBC数及PMN比例可作为评估患者伤情、创伤耐受及预后的一项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