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目的探讨gp96多肽复合物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液相层析技术从胃癌组织中提取gp96多肽复合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性质鉴定,将提取的gp96多肽复合物加入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DCs,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s的表型变化,用3H-TdR掺入法检测DCs诱导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结果从1 g湿重的胃癌组织中可提取gp6多肽复合物30~50μg,用gp96多肽复合物诱导培养的DCs其表面分子的表达明显增高,并具有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从胃癌组织中可以提取出gp96多肽复合物,gp96多肽复合物可促进DCs分化成熟,使其具有更强的抗原提呈能力.  相似文献   
7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结及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的表达情况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结、外周血及对照组中Treg表达情况分别以冰冻切片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合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分析.结果健康成人对照外周血Treg表达率为(4.1±5.7)%,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显著增高(16.8±7.9)%.胃癌组织Treg表达为(6.5±7.2)%,胃癌周围淋巴结Treg比例为(8.4±7.2)%,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胃癌外周血和淋巴结Treg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率和TNM分期有着负相关性,淋巴结转移阳性和TNM分期越晚,Treg表达率越高.结论Treg在胃癌患者的瘤组织、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与临床病理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来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首次切除术后复发时间为3个月至9年,首次复发平均时间为术后30.2个月;腹膜、原病变局部和肝脏是主要的复发部位.10例再手术患者中7例完整切除肿块,2例姑息性手术,1例行活检术.首次复发后再手术切除率70.0%(7/10).1例术前、3例术后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7年,复发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1.7%,2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易复发,手术切除仍然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再次术后仍需辅以伊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74.
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胃癌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负载患者自体胃癌抗原后的树突状细胞 (DC)在体外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CTL)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以组合酶消化法从胃癌手术标本中获取胃癌细胞 ,冻融制备胃癌抗原。GM -CSF、IL - 4体外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获得DC并负载胃癌抗原 ,继而以其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胃癌抗原特异性CTL ;用CytoTox 96 TM检测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负载胃癌抗原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的杀伤率达 88 17% ,显著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细胞的杀伤率 ,P <0 0 5。且其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GC80 3、MNK2 8也有较高的杀伤效应 ,而对LOVO及HepG2 肿瘤细胞无显著杀伤作用 ,P<0 0 1。结论 :负载胃癌抗原的DC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 ,揭示以DC为中心的肿瘤生物治疗可望提高胃癌综合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微创胃肠外科中心2010年3月~2012年5月完成的60例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成A、B、C3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机器人安装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A组机器人安装时间(66±6)min,显著长于B组(35±5)min和c组(32±4)min(q=27.365,P〈0.05;q=30.013,P〈0.05),B、C2组无统计学差异(q=2.648,P〉0.05)。3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F=1.28,P=0.286),总手术时间差异(F=8.82,P=0.000)主要由于机器人安装时间差异,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为20例。3组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熟练掌握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外科医生,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约为20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2例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随访资料。结果42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手术切除率为90·5%,其中根治性手术达78·6%。病理类型均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淋巴瘤30例,占71·4%,T细胞淋巴瘤12例,占28·6%。随访30例手术加化疗或放疗患者,其中24例术后生存超过5年(5年生存率80·0%),9例术后生存超过10年(10年生存率30·0%),6例死于淋巴瘤复发,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感染性休克等。结论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术前误诊率较高;内镜下多次多点活检、深凿活检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本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7.
患者女,36岁.因体格检查发现脾脏占位病变,于2008年2月14日入院.患者无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和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无咳嗽、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患者否认有结核病史.体格检查:颈软,胸骨无压痛,心肺功能检查无异常,肝脏肋下未扪及,脾肿大(甲乙线4 cm)、质地中等、表面不光滑、深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检查无异常.腹部彩超检查:(1)脾肿大,脾内多处减弱回声占位病变,考虑肿瘤、淋巴瘤.(2)脾门部多个淋巴结.(3)肝、胆、胰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拖出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西南医院21例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拖出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70~260(216±25)min,术中出血80~250(140±49)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88(65±14)h,术后住院时间7~11(9.4±1.0)d.随访15~28(22±4)个月,6例出现轻中度吻合口狭窄,1例局部复发,1例肝转移,无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拖出切除吻合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9.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诱导胃癌细胞早期凋亡的效果。胃癌患者17例,术前1周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治疗组),术中取胃癌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术(AV与P1双参数法)检测其凋亡;并与18例术前未化疗(对照组)的胃癌患者进行比较。术前化疗组胃癌细胞凋亡比例为28.53%明显高于术前未化疗组的13.59% P<0.05。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可通过促进胃癌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胃癌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总结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的经验,分析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5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侧腹股沟疝437例(斜疝281例、直疝86例、股疝15例、复合疝16例,复发疝39例),双侧腹股沟疝75例(含复发疝3例),其中包括急性腹股沟嵌顿疝41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9±12)个月.结果 512例中,507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修补,完成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 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TAPP)238例(292侧),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 269例(290侧);5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TAPP(69±19)min、TEP (58±15)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0±1.5)d;术后2周和4周恢复非限制活动人数分别为95.7%( 485/507)、99.0%(502/507);术后并发症依次为血清肿9.7% (49/507)、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4.1% (21/507)、术后慢性疼痛0.8%(4/507).术后复发率0.6% (3/507).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